發展林業不僅可以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美化環境、凈化空氣、保障健康,而且可以提供大量的木材、林產品、土特產和藥材。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采取了壹系列發展林業的政策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改善生態環境、加快經濟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治理水土流失,恢復生態平衡,保護農業生產。西北黃土高原、華北和東北西部地區是我國植被稀疏、風沙大、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長期處於缺糧、缺肥、缺柴的境地。從1978年開始,到2000年底,已完成前三期工程,全區營造各類防護林2200萬公頃,"三北 "地區農田林網初具規模,2130萬公頃農田得到保護。據調查,北方荒漠化地區通過種草種樹治理水土流失面積近14萬平方公裏,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約占40%。
平原地區還有3256萬公頃農田實現了森林化,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期的1.1%提高到15.7%,初步形成了帶、片、網相結合的農田防護體系,促進了糧食作物的增產。此外,還在1.8萬公裏海岸線上營造林帶5672公裏,有效減輕了臺風的危害。
2.為經濟建設提供了大量木材,為人民生活提供了豐富的糧食。木材是工業生產和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物資,主要由林業生產部門提供,農民建房和生產生活用材,要有農民經營的山林提供,這幾年,僅農村建築用材就有2500萬立方米左右。
我國木本糧油樹種多,營養豐富,是山區群眾的寶貴食糧,也是出口創匯的重要物資。木本糧食種植面積約80萬公頃,總產量約100萬噸;木本油料總面積460萬公頃,其中油茶350萬公頃,核桃100萬公頃,總產量20萬噸。木本油料具有壹年種植、多年采收、投資少、見效快、收益高、不與農作物爭地等優點。林業的發展還提供了豐富的藥材資源,人參、天麻、鹿茸等名貴藥材均產於林區。林區還盛產木耳、竹筍、香菇、金針菜等土特產。
3、美化城鄉環境,保護物種資源。連續多年開展造林綠化祖國活動,我國林業面積大幅增加,森林覆蓋率顯著提高,城鄉環境明顯改善和美化。壹些地區利用森林眾多、環境優美的有利條件,開辟了旅遊勝地,如長白山、泰山、黃山、張家界、峨眉山、武夷山、九寨溝等。為保護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珍稀動植物資源,全國已建立自然保護區 1699 個,總面積 18 億畝,保護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 12.49%,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7 個,許多瀕危珍貴樹種和珍稀動物得到了保護。1.人均森林資源占有量少。我國是壹個少林缺材的國家,森林資源嚴重短缺。2005 年,全國森林面積 1.75 億公頃,林木總蓄積量 124.56 億立方米。中國是人工林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工林累計保存面積 5330 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 1/3,木材蓄積量 15.03 億立方米。全國森林覆蓋率為 18.21%。25 年來,參加義務植樹的人數超過 99 億,植樹 471.1 億株。全國商品林年采伐量約 1.5 億立方米,生產木材 0.99 億立方米。年木材供應缺口超過 1 億立方米。2004 年木材進口額達 186.48 億美元。2005 年木材進口額 54.9 億美元,木制品出口額 102.6 億美元。從絕對數量上看,我國森林總面積和總蓄積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按人口和國土面積計算,則遠遠落後於世界水平。按人均占有森林面積計算,我國僅為2.02畝,為世界人均15.6畝的1/7,居世界第121位;按人均占有森林蓄積量計算,我國為9.58立方米,為世界人均83立方米的11.5%,居世界第57位。森林覆蓋率僅為18.21%,為世界平均水平22%的82.7%,居世界第120位。
2.森林地理分布極不均衡。中國的成熟林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南的偏遠山區。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東北部、四川三州、雲南和西藏東部,土地總面積僅占全國總面積的1/5,森林面積卻占全國的近壹半,森林蓄積量占全國的3/4。沿海內陸森林較少,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北京、河南、安徽、山西等10個省市,森林覆蓋率僅為10%左右。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和西藏中西部的森林數量更少,森林覆蓋率不足 10%。即使在壹個省內,森林覆蓋率也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壹些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由於森林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沿海省市木材用量大,自給率低,絕大部分*長途運輸,造成運輸緊張,成本增加。
3、林齡結構不合理。林區偏遠,森林成熟,產量低。在全國可劃分齡組的75億立方米森林蓄積中,成熟林52億立方米,其中分布在東北、西南邊遠林區達44億立方米,占成熟林的84.6%。由於地處偏遠,交通閉塞,采伐更新不及時,每年自然損失量在 2500 萬立方米以上。在南部和沿海林區,成熟林較少,僅有 5 億多立方米,約占森林蓄積量的 10%;中幼林較多,約占 90%。這些地區海拔低、氣溫高、雨量充沛、立地條件好,森林生長較快,但*靠近大中城市,木材需求量大,交通條件較好,早伐嚴重。林齡結構不合理,帶來生長與消耗的矛盾,不利於森林的永續利用。
4、森林綜合利用率低。長期以來,我國由於重原木生產,輕綜合利用,木材綜合利用率很低,大量加工利用的采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白白浪費掉,沒有物盡其用。據測算,如按伐區65%出材、70%加工出材計算,每年的采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達300多萬立方米,而真正利用的不到10%,其余90%都浪費掉了。許多山區農村的能源主要靠*柴,據湖南等地的典型調查,農村平均每人每年燒柴0.4立方米,如按全國至少有1億人燒柴計算,每年損失森林4000萬立方米。
5、森林權屬復雜,經營管理水平低。我國森林由國有林、集體林、自留山等多種形式組成。東北、西南成片林區多為國有林區,南方林區主要是集體林區。改革開放以來,為了調動千家萬戶植樹造林、綠化荒山的積極性,農民劃分自留山的現象十分普遍。為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林業的發展,煤礦、造紙廠、鐵路等用材量大的部門都劃出壹定面積的荒山,供自己生產和使用。這些部門資金充足,管理細致,種植的多為速生豐產林樹種,生產周期短,利用率高,效益好。有的林區幾種所有制並存,經常發生林權糾紛,特別是東北林區,除村莊周圍的耕地外,全部為國有,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多種經營的發展,農民群眾與國有林區的糾紛時有發生。在南方林區,少數民族與國營林場之間也存在類似情況。為了解決這壹矛盾,不少林區采取了場組聯營、興林富民的辦法,效果很好,既保護了森林,又使周邊農民迅速致富。
從總體上看,我國森林經營管理水平還比較低,全國邊遠地區還有30%的林區無人管理,自生自滅;已開發的林區,由於管理不善,每年火災、病蟲害損失嚴重。
黨中央、國務院采取了許多發展林業、保護森林的重大政策措施,林業生產有了很大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國家計劃到201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0%以上,要求全國生態狀況總體惡化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林業生產結構趨於合理。到 2020 年,森林覆蓋率達到 23%以上,要求全國生態狀況明顯改善,林業產業實力明顯增強。到 2050 年,森林覆蓋率穩定在 26% 以上,基本實現山川秀美,生態狀況步入良性循環,林產品供需矛盾得到緩解,建成比較完備的森林生態體系和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要實現這壹宏偉目標,必須改革林業管理體制,實行分類經營。實行分類經營是林業發展的捷徑
1、林業分類經營的內涵
林業有經濟、社會和生態三大效益,不同的林業追求的主導效益是不同的。林業分類經營的內涵是根據國民經濟發展對林業的不同主導需求,對各種不同的森林資源確定經營方向和經營措施。根據森林具有多種功能,但主導利用方式可以不同的規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將森林劃分為用材林、防護林、經濟林、薪炭林、特種用途林五大林種。發展用材林主要是為了保障國家建設和民間的用材需求。發展防護林主要是為了保護大江大河的水源,防風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發展經濟林,主要是利用我國豐富的水果、木本糧油、桑蠶、竹木、茶葉等資源,滿足人民生活需要,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薪炭林主要是為了解決農民和部分小城鎮居民的燃料問題。發展特種用材林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家社會對林業的特殊需求。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為解決我國林業發展的機制和政策問題,更合理地發揮森林的三大效益,原國家體改委和林業部於1995年在《林業經濟體制改革總體綱要》中提出了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現林業產業特點的林業經濟體制的要求。要求按照森林的用途和不同的生產經營目的,將森林劃分為公益林和商品林,實行分類經營。公益林包括五大林種中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包括少量具有生態效益的經濟林和薪炭林),為滿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益需要,改善生態環境而經營;國家鼓勵營造公益林,限制采伐公益林,並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用於公益林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商品林包括五大林種中的用材林、經濟林和薪炭林。作為基礎產業,由經營者以市場化方式依法自主經營,國家給予必要扶持。
二、實行林業分類經營的意義
實行林業分類經營是林業經濟體制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對於提高林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合理調整林業產業結構布局,更好地發揮林業三大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壹是實行分類經營,有利於保護國家生態環境。國家將發揮國土安全、改善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納入公益林的重要作用,並對其實施嚴格保護和管理,嚴禁亂砍濫伐。對於禁伐、禁采帶來的經濟損失,國家通過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給予合理補償。這樣既保證了經營者的經濟收入,調動了愛護森林的積極性,又保護了森林資源,改善了生態環境。
二是實行分類經營,有利於發展林業經濟。把以生產木材、幹鮮果品、薪炭材為主要用途的用材林、經濟林、碳匯林改為商品林,允許林場和林業經營者按照市場需求和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依法自主經營,國家逐步放寬對商品林經營的限制,鼓勵發展商品林經營。這不僅調動了林農和林業經營者開發經營商品林的積極性,滿足了社會對木材、林產品和幹鮮果品的需求,而且活躍了林業經濟,促進了林業發展。
三是實行林業分類經營,有利於 "四荒 "地造林綠化。我國荒山、荒坡、荒灘、荒沙面積很大。實行林業分類經營後,國家可以采取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由國家投資、經營者營造和管理,重點抓好 "四荒 "地造林綠化。鼓勵經營者在風沙區、水源涵養區和水土保持區大力營造防風固沙林、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這樣既綠化了 "四荒 "地,增加了林產品,又起到了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
四是實行林政管理,有利於理順林業政策和機制。實行林業分類經營,把林業明確劃分為公益性和產業性兩大類,國家對這兩大類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有利於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理順林業政策和機制。可以說,實行林業分類經營是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林業發展的壹條捷徑,也是土地整理和環境保護的客觀需要。
三、實施林業分類經營的做法和措施
第壹,做好森林區劃界定工作。森林分類經營工作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壹階段是通過森林資源調查,劃定公益林和商品林,並通過與森林經營者簽訂協議,將公益林和商品林確定到每個地塊;第二階段是將森林分類經營成果逐級上報國務院,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批;第三階段是實施森林分類經營戰略,按照森林分類方案,對不同類型的森林采取不同的經營方式和經營措施。
二是廣泛宣傳動員。森林分類區劃界定工作涉及林農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需要廣大林農的積極參與。為提高廣大基層幹部職工和林農對森林分類區劃界定工作的認識,各級政府和林業部門要大力開展廣泛的宣傳發動。要大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宣傳森林分類區劃界定、深化林業分類改革是貫徹落實《森林法》、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舉措,是提高林業經濟效益、增加林農收入、利國利民、造福子孫後代的大事。針對壹些林農怕界定公益林後林不能采伐、怕政策變化、怕出現新的林權糾紛等現實問題,各級人民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除利用媒體、會議和培訓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外,還應組織人員深入農村林區開展現場宣傳講解,使林木經營者消除顧慮,積極配合林業分類經營工作。
三是組織專業隊伍。森林分類區劃界定工作技術要求嚴格,為確保按時高質量完成任務,各地必須組織壹支專業隊伍,具體負責完成森林資源調查和森林分類區劃界定工作。在開展調查工作前,首先對外出調查人員進行政策和技術培訓,要求每個調查隊員熟悉森林分類經營政策,熟練掌握實施細則規定的技術要求和工作方法,經考試合格和現場實踐後方可參加外業調查。
四是開展林權證審查核實工作。結合森林分類類型區劃界定工作要同時開展林權登記和復查核實工作。森林分類類型區劃界定工作既需要森林經營者簽字認可,又涉及森林、林木、林地權屬的確定。在森林分類類型區劃界定過程中,應同時開展林權登記和復核確認工作。
五是建立和落實基金補償制度。林業分類經營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和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林業分類經營,把改善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納入公益林範疇,嚴格控制采伐,給森林經營者帶來經濟損失。為了保證森林經營者和林農的收入,調動他們愛林護林的積極性,國家必須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實行專款專用,並落到實處。
六是因地制宜,適地適樹。我國幅員遼闊,地理、土壤、氣候類型多樣,必須從本地實際出發,種植適合本地生長的樹種。這方面的前車之鑒很多。比如,不分地理氣候條件,北方地區到處栽楊樹;南方地區到處栽杉樹,群眾把這種植樹造林現象稱為 "楊家將"、"沙家浜"。再如泡桐樹在河南中東部、安徽北部、山東西南部生長得較好,木材質量也不錯,山西絳縣領導到這裏考察時,不顧該縣地勢高、風大、氣溫低的條件,盲目引進泡桐樹,把原來長勢好的楊樹全部砍掉,全部栽在泡桐樹上,結果長得又矮又彎、分枝多。當地人諷刺說"絳縣泡桐有禮貌,見人矮又彎"。可見,從當地實際出發,種植適合當地生長的樹種是非常重要的。牧區在自然、經濟、社會條件等方面,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地處邊疆,少數民族多。我國牧區多分布在陸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從東北大興安嶺向西向南,沿陰山、賀蘭山、阿爾泰山、天山、祁連山,到青藏高原,邊境線漫長。在這片遼闊的草原上,居住著蒙古、藏、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裕固、鄂溫克等 10 多個少數民族。畜牧業是牧區各族人民的主要產業,是廣大牧民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主要來源,也是社會經濟的支柱。
2、牧區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復雜。牧區可利用草場面積34.7億畝,占全國草場總面積的57.8%。草原類型多樣,***有 7 大類、22 個亞類,有各類牧草 3000 多種,人工栽培牧草數十種。牧區還有屬於國家壹、二級保護的珍稀野生動植物數十種,名貴藥材和珍貴經濟植物數百種。牧區還有豐富的森林、礦產和水資源。
牧區大多地處高海拔、高緯度地區,高寒、幹旱、風雪、災害多。青藏高原牧區是我國最大的高寒牧區,總面積約200萬平方公裏,海拔3000多米。這裏氣候寒冷多變,無霜期不足 150 天,有些地方全年幾乎沒有絕對無霜期。新疆牧區是以山地牧場為主的牧區,氣溫受高緯度和地形高差的雙重影響,冬春寒冷季節對牲畜影響較大。北方牧區以內蒙古為主體,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形成我國主要的幹旱半幹旱地區。
3、自然災害多,生產不穩定。牧區在可利用草場中,除河谷平原區約占20%的草甸草原外,大部分地處高寒地帶,受大陸性氣候的制約,冬季漫長,降水少,風沙大,無霜期短,自然災害頻繁。傳統畜牧業靠天吃飯,往復畜牧業 "夏壯、秋肥、冬乏、春缺 "的惡果,生產很不穩定。內蒙古從1947年到1987年,40年間畜牧業出現了5次大起大落,5次小起小落。1952年至1986年,全區死亡大小牲畜8357.4萬頭(只),出售9631.5萬頭(只),自養9341.3萬頭(只),大致各占三分之壹,足以說明牧區牧業生產的不穩定性。
4、畜牧業歷史悠久,商品經濟不發達。廣大牧民,長期以來在利用天然草原發展牛、羊、馬、駱駝等草食動物的歷史進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牲畜和利用、建設草原的經驗。但是,由於歷史、社會和自然條件的限制,牧區基本上是遊牧半遊牧的生產方式,單純經營畜牧業原料,經濟結構單壹,產品生產以自給自足為主,屬於封閉、半封閉的經濟形態,商品經濟很不發達。建國後,這種狀況有所改變,但其基本特征至今依然存在。
5、交通、通訊不便,文化、教育、科學、衛生落後。大部分牧業縣(旗)不通鐵路,有的鄉(蘇木)連公路、電話、電視都沒有。交通不便,運輸困難,運費高,信息不靈,流通不暢,嚴重制約了牧區商品經濟的發展。
牧區文化設施少,群眾文化生活貧乏。辦學條件差,校舍不足,師資缺乏,質量不高,適齡兒童入學率底,畢業率低。現有科研、技術推廣、經營管理體制不健全。牧區各類人才奇缺,特別是科技人才不足。服務機構不健全,直接為牧業生產服務的草原管理站、畜牧獸醫站、動物品種改良站和經管站,許多處於癱瘓、半癱瘓狀態,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由於科技人員少,"四站 "癱瘓,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牲畜品種改良、疫病防治、草原建設等都受到嚴重影響。牧區醫療網點少,衛生條件差,嚴重缺醫少藥,傳染病、地方病發病率高。牧區是重要的牛羊生產基地。畜牧業是全國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約 1/5 的牛肉和 2/3 的羊肉產自牧區。長期以來,對解決部分大中城市的牛羊肉供應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牧區是毛紡、皮革等工業原料和出口畜產品基地。五大牧區的綿羊毛、山羊毛產量分別占全國的54.75%和23.56%。駝毛和牦牛毛全部產於牧區。牧區為皮革業提供的牛、羊皮占全國為皮革業提供的牛、羊皮總量的 50%和 40%以上。牧區每年為國家提供的出口畜產品達140多種,其中有冷凍牛羊肉、活牛、活羊、羊絨、駝絨、裘皮大衣、山羊板皮和牛、羊肉罐頭以及毛紡織品等,在出口創匯中占有重要地位。牧區每年還向農業區出售大量活畜。
牧區是工業產品的廣闊市場。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牧民生活的提高,牧區對工業品的需求量增大,除日常必需的糧食、食鹽、布匹、食糖、茶葉、百貨、五金等外,牧業機械、獸藥、飼料添加劑吉、化肥、風力發電設備、畜產品加工機械、家用電器、塑料薄膜以及文化生活用品等,牧區都有廣闊的市場。這對於啟動市場、擴大內需、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牧區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國牧區面積遼闊,全國人均草原面積約4畝,遠遠超過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充分開發利用草原潛力,發展草原畜牧業,以草供肉、奶、毛、革,對於增加畜產品供給,提高工業原料產量,發展牧業經濟,擴大出口創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發展牧業經濟是加強民族團結、鞏固邊防的基礎。我國牧區多為內陸邊疆地區或貧困山區。發展牧業經濟,有利於開發邊疆、建設邊疆,有利於繁榮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有利於加強各民族的團結,有利於鞏固國防,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繁榮。抓住機遇,加快牧區發展
牧區發展面臨著許多有利條件:壹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制定了壹系列有利於牧區經濟發展的政策,國家的綜合實力大大增強,積累了比較雄厚的物質基礎,中央和地方有能力加大對牧區經濟發展的投入。二是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牧區已經具備了壹定的自我發展能力,創造和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三是國家發展戰略重點轉向中西部地區,西部大開發成為下世紀發展的重點。四是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牧區發展創造了條件。五是我國農業連年豐收,糧食等農產品豐富,為牧區停止開荒、退耕還草、保護生態環境提供了良好機遇。六是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要抓住上述有利時機,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牧區經濟發展。
正確認識牧區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國牧區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寶庫。牧區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各種畜產品。雖然牧區在全國肉類總產量中所占份額不大,但它在解決大中城市優質牛羊肉供應方面,卻占有重要地位。牧區為毛紡業和皮革加工業提供了大量原料,也為國家提供了大量創匯產品。現有牧區仍為天然草場,如果加以改進、建設,發展潛力很大。據測算,如能將我國 1/3 的草場利用成人工草場,牧肉產量可提高 10 倍。因此,國家應對牧區的發展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必要的扶持。
正確對待牧區經濟發展。多年的實踐證明,牧區經濟發展必須堅持以牧為主、草業先行、多種經營、綜合開發的方針。這樣的方針符合牧區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和特長,有利於發揮牧區的自然優勢,有利於保護草原和生態環境。半農半牧區壹般與牧區相鄰,自然條件、交通能源條件優於牧區。因此,半農半牧區應把畜牧業放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牧農結合的優勢,多種經營,綜合發展。突出畜牧業,可以利用當地有利條件,加強與牧區的資源互補交流,發揮農牧區與生態保護的中介作用。
進壹步完善牧業生產責任制。壹是努力辦好雙聯企業,積極做好產前、產中、產後社會化服務。二是積極發展養畜專業戶,組織有經驗、有技術的牧民專門飼養改良牲畜和種畜;鼓勵牧民自願互助、分工協作,通過合作、聯合的方式走專業化、社會化的道路,逐步將混群放牧向分群放牧過渡。三是因地制宜,實行草場承包責任制,固定草場使用權,提倡以草定畜。四是加強財務管理。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本著取之於草場、用之於草場,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原則,做到專款專用。
加大牧業投入,加強草原建設,增強發展後勁。牧業投入重點是加快人工草場建設和天然草場改良,積極完善草原水利設施,建立牧草良種繁育基地;加強道路、能源建設,改善交通、運輸、電力、通訊條件;積極開展草原鼠、蟲、病害防治。還要加強牧民定居點、牲畜棚圈、配種站、獸醫防疫站建設。
加強市場體系建設,疏通流通渠道。市場體系是市場經濟的載體。牧區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建立和完善統壹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農畜產品市場體系,包括集貿市場、批發市場、專業市場、期貨市場和零售網點。集貿市場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進行交易的場所,靈活方便,適應性強,在促進商品經濟發展、方便牧區群眾生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應大力發展。要在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壹批農畜產品專業批發市場。要把市場建設與城鎮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首先應對歷史上傳統的商路、集散地和縣(旗)城集鎮進行恢復和建設。要以縣(旗)、鄉(蘇木)所在地為基礎,逐步建設更多的小城鎮、鄉鎮企業、服務、文教衛生等設施,使之成為牧區分散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衛生等活動中心,繁榮牧區經濟,發展商品生產。要進壹步完善購銷體制,疏通流通渠道,積極推行工牧直通、工貿直達、工牧聯營,發展牧業產業化,減少中間環節,節約交易成本,使牧民得到更多實惠。
開展多種經營,加快致富步伐。為了使牧區盡快富裕起來,應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壹是在堅持以牧為主的基礎上,積極走牧、農、林、副、工、商、運、服壹體化發展的路子。二是加強橫向經濟聯系,實行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的方針。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有利時機,積極引進國內外資金、技術、人才,取人之長為牧區所用。積極與外商開展合資、獨資、合作和補償貿易。采取比內地更加優惠的政策措施,鼓勵兄弟省、市、區到牧區興辦牧場、畜產品加工廠、礦山、運輸、水利等開發性企業。
積極發展文化、教育、科學、衛生事業。大力培養地方民族科技人才,提高牧民的文化、科技素質,是發展牧區經濟的戰略之舉。要充分發揮現有人才的作用,采取鼓勵知識分子到邊疆工作的政策,積極引進各類人才,為牧區建設貢獻力量。牧區民族教育要從基礎教育抓起,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和鞏固壹批學生。邊境沿線和貧困牧區要實行公辦為主、補助為主、寄宿為主的辦學體制。重點辦好壹批民族中小學。積極辦好中等專業學校和職業中學,培養壹批發展牧區經濟所需的少數民族中級技術人才。積極發展牧區文化事業,活躍牧區文化生活。要積極改善牧區醫療衛生條件,重視加強對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和傳染病的防治。要搞好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