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背什麽科目的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過度學習。
什麽是過度學習呢,就是在讀10遍我們把這個東西背下來之後,當時還要多背幾遍。這樣背下來的東西,不容易遺忘,就像我們小學的時候曾背過的壹些古詩,為什麽壹輩子都不會遺忘呢,就是因為當時重復過度的學習。
這就是教育學上講的最科學的學習方法。各科當然有各科的方法,文言文背誦要手筆並用,因為文言文有很多生僻或通假字。
這就要求我們要不僅是會背還要會寫。化學方程式的背誦亦是如此。
生物知識要勤翻書,沒事的時候就翻開看看政治知識其實最容易,看有幾個重點。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勤翻書,勤思考,各科成績壹定會有質的飛躍。
2. 化學 初中復習與能力訓練1.已知反應3A+2B=3C+2D,生成物C、D 的質量比為9:8,若A、B的混合物34 g充分混合後,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物C的質量是 ( ) A.8 g B.16 g C.9 g D.18 g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1 L氫氣和1 L氧氣反應能生成2 L水
B.蠟燭完全燃燒後,蠟燭沒有了,著違背了質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體、液體間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D.鐵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質量等於參加反應的鐵絲與氧氣的質量之和
3.現有化學反應:X+Y==Z,若將a gX和b gY 在壹定條件下充分反應,生成物Z的質量 ( )
A.等於(a+b)g B.小於(a+b)g
C.大於(a+b)g D.不大於(a+b)g
4.化學反應前後,壹定不變的是 ( )
①分子種類 ②原子種類 ③分子數目 ④原子數目 ⑤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5.在反應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對原子質量比為22:9,當1.6 gX與Y完全反應後,生成4.4 gR,則在反應中Y與M的質量比為( )
A.12:9 B.23:9 C.32:9 D.16:9
6.已知在壹定條件,硫酸銨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3(NH4)2SO4=xNH3↑+SO2↑+N2↑+6H2O,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上式中x為( ) A.1 B.2 C.3 D.4
7.下列關於化學方程式:2H2+O2 2H2O的讀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氫氣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了水
B.每兩個氫分子和壹個氧分子反應生成兩個水分子
C.每四份質量的氫氣和32份質量的氧氣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
D.兩個氫分子加壹個氧分子等於兩個水分子
8.已知化學方程式;4A+2B2=2AxBy ,可推知x、y的值為 ( )
A.4 6 B.2 2 C.2 3 D.3 2
9.現將A、B兩種物質各10 g混合加熱,A完全反應,生成8 gC和4 gD,則參加反應的A與B的質量比是 ( )
A.1:1 B.2:1 C.4:1 D.5:1
10.根據化學方程式:3AB+C2B3=2C+3X,確定X的化學式為 ( )
A.AB2 B.A3B2 C.A2B3 D.AB3
11.黑火藥是我國四大發明之壹,黑火藥的爆炸可用2KNO3 +3C+S=K2S+N2+3X表示,則X的化學式為 ( )
A.CO B.CO2 C.NO D.SO2
12.在反應3X+4Y=2Z中,已知X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2,Z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02,則Y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
A.27 B.70 C.108 D.172
13.等質量的三瓶氧氣,分別與氫氣、甲烷(CH4+2O2 CO2+2H2O)、碳完全反應,消耗三種物質的質量比為 ( )
A.1:2:3 B.3:2:1 C.1:4:3 D.1:8:6
14.有A、B、C、D四種物質,它們能發生下列反應:A+B=C+D,已知12 gA與14 gB物質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8 gC和壹定量的D,若要獲得12 gD,需要參加反應的A物質的質量為 ( )
A.12 g B.14 g C.18 g D.15 g
15.1.6 g某物質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3.6 g水,關於該物質的組成有下列判斷:①壹定含有C、H元素 ②壹定不含O元素 ③可能含O元素 ④壹定含O元素 ⑤分子中C、H原子個數之比為1:2 ⑥分子中C、H原子個數之比為1:4;正確的是( )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①④⑤
DDDCDADBDABAACA 我從網上找的啊
3. 高中化學知識總結高考化學知識點歸納Ⅰ、基本概念與基礎理論:壹、阿伏加德羅定律1.內容:在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氣體含有相同的分子數。
即“三同”定“壹同”。2.推論(1)同溫同壓下,V1/V2=n1/n2 (2)同溫同體積時,p1/p2=n1/n2=N1/N2(3)同溫同壓等質量時,V1/V2=M2/M1 (4)同溫同壓同體積時,M1/M2=ρ1/ρ2註意:①阿伏加德羅定律也適用於不反應的混合氣體。
②使用氣態方程PV=nRT有助於理解上述推論。3、阿伏加德羅常這類題的解法:①狀況條件:考查氣體時經常給非標準狀況如常溫常壓下,1.01*105Pa、25℃時等。
②物質狀態:考查氣體摩爾體積時,常用在標準狀況下非氣態的物質來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③物質結構和晶體結構:考查壹定物質的量的物質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時常涉及希有氣體He、Ne等為單原子組成和膠體粒子,Cl2、N2、O2、H2為雙原子分子等。
晶體結構:P4、金剛石、石墨、二氧化矽等結構。二、離子***存1.由於發生復分解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存。
(1)有氣體產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揮發的弱酸的酸根與H+不能大量***存。
(2)有沈澱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與SO42-、CO32-等大量***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與OH-大量***存;Pb2+與Cl-,Fe2+與S2-、Ca2+與PO43-、Ag+與I-不能大量***存。
(3)有弱電解質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與H+不能大量***存;壹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與OH-大量***存;NH4+與OH-不能大量***存。
(4)壹些容易發生水解的離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條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須在堿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須在酸性條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這兩類離子不能同時存在在同壹溶液中,即離子間能發生“雙水解”反應。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於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不能大量***存。(1)具有較強還原性的離子不能與具有較強氧化性的離子大量***存。
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存。(2)在酸性或堿性的介質中由於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存。
如MnO4-、Cr2O7-、NO3-、ClO-與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存;SO32-和S2-在堿性條件下可以***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由於發生2S2-+SO32-+6H+=3S↓+3H2O反應不能***在。H+與S2O32-不能大量***存。
3.能水解的陽離子跟能水解的陰離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存(雙水解)。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與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存。
4.溶液中能發生絡合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存。如Fe2+、Fe3+與SCN-不能大量***存;Fe3+與 不能大量***存。
5、審題時應註意題中給出的附加條件。 ①酸性溶液(H+)、堿性溶液(OH-)、能在加入鋁粉後放出可燃氣體的溶液、由水電離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離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條件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S2O32-+2H+=S↓+SO2↑+H2O⑤註意題目要求“大量***存”還是“不能大量***存”。6、審題時還應特別註意以下幾點:(1)註意溶液的酸性對離子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影響。
如:Fe2+與NO3-能***存,但在強酸性條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存;MnO4-與Cl-在強酸性條件下也不能***存;S2-與SO32-在鈉、鉀鹽時可***存,但在酸性條件下則不能***存。(2)酸式鹽的含氫弱酸根離子不能與強堿(OH-)、強酸(H+)***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堿時進壹步電離);HCO3-+H+=CO2↑+H2O三、離子方程式書寫的基本規律要求 (1)合事實:離子反應要符合客觀事實,不可臆造產物及反應。 (2)式正確:化學式與離子符號使用正確合理。
(3)號實際:“=”“ ”“→”“↑”“↓”等符號符合實際。 (4)兩守恒:兩邊原子數、電荷數必須守恒(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中氧化劑得電子總數與還原劑失電子總數要相等)。
(5)明類型:分清類型,註意少量、過量等。(6)檢查細:結合書寫離子方程式過程中易出現的錯誤,細心檢查。
四、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1)根據元素的化合價物質中元素具有最高價,該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質中元素具有最低價,該元素只有還原性;物質中元素具有中間價,該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對於同壹種元素,價態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強;價態越低,其還原性就越強。
(2)根據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在同壹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氧化劑的氧化性越強,則其對應的還原產物的還原性就越弱;還原劑的還原性越強,則其對應的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就越弱。(3)根據反應的難易程度 註意:①氧化還原性的強弱只與該原子得失電子的難易程度有關,而與得失電子數目的多少無關。
得電子能力越強,其氧化性就越強;失電。
4. 求初中化學重要知識點化學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壹、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壹)、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堿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幹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二)、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壹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氣體。 二、初中化學之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質組成與構成的三種說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3)、壹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壹個碳原子和壹個氧原子構成的。
6、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7、造成水汙染的三種原因: (1)工業“三廢”任意排放, (2)生活汙水任意排放 (3)農藥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氣體的三種方法:排水法(不容於水的氣體),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9、質量守恒定律的三個不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10、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三種方法:增加溶質,減少溶劑,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
11、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的三個條件:生成水、氣體或者沈澱 12、三大化學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氣中的三種氣體汙染物:壹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燒發白光的物質:鎂條,木炭,蠟燭。
15、具有可燃性,還原性的物質:氫氣,壹氧化碳,單質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種氣體是:氫氣(理想),壹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種化學性質: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18、三大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
(全為混合物) 19、三種黑色金屬:鐵,錳,鉻。 20、鐵的三種氧化物: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
21、煉鐵的三種氧化物:鐵礦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見的三種強酸:鹽酸,硫酸,硝酸。
23、濃硫酸的三個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 24、氫氧化鈉的三個俗稱:火堿,燒堿,苛性鈉。
25、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的三種氧化物:氧化銅,水(氧化氫),二氧化碳。 26、實驗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種物質:硝酸,濃硫酸,碳酸鈉。
27、酒精燈的三個火焰:內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燈有三禁:禁止向燃著的燈裏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壹只酒精燈,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
29、玻璃棒在粗鹽提純中的三個作用:攪拌、引流、轉移 30、液體過濾操作中的三靠:(1)傾倒濾液時燒杯口緊靠玻璃棒,(2)玻璃棒輕靠在三層濾紙的壹端,(3)漏鬥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31、固體配溶液的三個步驟:計算,稱量,溶解。
32、濃配稀的三個步驟:計算,量取,溶解。 33、濃配稀的三個儀器:燒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種遇水放熱的物質:濃硫酸,氫氧化鈉,生石灰。 35、過濾兩次濾液仍渾濁的原因:濾紙破損,儀器不幹凈,液面高於濾紙邊緣。
36、藥品取用的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37、金屬活動順序的三含義:(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2)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裏的氫,排在氫後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裏的氫;(3)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38、溫度對固體溶解度的影響:(1)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3)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39、影響溶解速度的因素:(1)溫度,(2)是否攪拌(3)固體顆粒的大小 40、使鐵生銹的三種物質:鐵,水,氧氣。
41、溶質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 42、影響溶解度的三個因素:溶質的性質,溶劑的性質,溫度。
三、初中化學常見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氣:氮氣(N2)和氧氣(O2) 2、水煤氣:壹氧化碳(CO)和氫氣(H2) 3、煤氣:壹氧化碳(CO) 4、天然氣: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鐵/鋼:(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鐵銹:(Fe2O3) 四、初中化學常見物質俗稱 1、氯化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