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男性雙乳肥大是什麽原因

男性雙乳肥大是什麽原因

病因 引起男性乳房肥大癥的原因常見有以下幾種:(1)生理性:多見於新生兒、青少年發育期及中年以後的乳房肥大,與雌激素絕對或相對增多,或乳腺組織對雌激素敏感性增高有關 [2] 。本組病例中有5例,年齡大都在15歲以下,未經處理,2年內自行消退。(2)藥物性:很多藥物可導致此癥,如雌激素治療前列腺癌,洋地黃具有雌激素效應,海洛因也具有植物性雌激素作用。有些藥物是通過降低雄激素效應而相對提高雌激素活性,使雌/雄激素比率增高,如抗真菌藥酮康唑、腫瘤化療藥物等。另壹類藥物依靠阻礙雄激素對靶組織的活性作用而提高雌/雄激素比值效應。臨床用於治療消化道潰瘍的H 2 受體阻滯劑、奧美拉唑等具有抗雄激素效應,大劑量使用可並發乳房肥大 [4] 。本組6例是藥物因素所致,說明藥物也是導致男性乳房肥大癥的常見原因之壹,其中3例服用嗎叮啉40mg/d,2月後出現乳房肥大癥,嗎叮啉是外周多巴胺受體阻滯劑,能阻斷結節-漏鬥通路中的多巴胺受體,減少丘腦釋放催乳素抑制因子,而使催乳素分泌增加,擾亂了體內激素平衡,使乳房肥大 [2] 。其他許多藥物與此癥有關,但其引起乳房肥大癥的機制尚不明確,可能系這些藥物損傷肝臟,影響肝臟對雌激素滅活所致。(3)其他疾病所伴發:如甲亢、垂體腫瘤、某些腎上腺皮質腫瘤、垂體及下丘腦疾病、睪丸腫瘤、兩性畸形、肝硬化、慢性活動性肝炎等。本組1例有明顯的甲亢表現,經抗甲亢藥物治療,隨著甲亢癥狀的控制,乳房肥大癥也隨之消失,顯然是甲亢導致激素分泌及代謝紊亂而致病 [5] 。(4)家族遺傳:遺傳因素所致,有明顯家族史。(5)特發性,原因不明。

2.2 臨床特點及類型 [6] (1)女性型:外觀頗似肥大的少女乳房,特點為雙側乳腺呈對稱性肥大,無明顯結節,擠壓乳房時可見白色乳汁樣分泌物,故稱女性型。本組有5例。(2)彌漫型:乳房呈彌漫性增生、肥大,無明顯孤立性結節,或伴有輕微壓痛。本組有7例。(3)腺瘤型:呈孤立性結節,活動良好無粘連,周圍界限清楚無壓痛。屬此型本組26例,其中3例為男性乳癌,結節形狀不規則,界限不甚清楚,可早期出現皮膚粘連及凹陷,伴或不伴有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

2.3 診斷與鑒別診斷

2.3.1 病史 乳房快速或進行性增大、或伴有性功能不全及相關疾病史,如肝炎、肝硬化、甲亢、腎衰、服藥史等。體格檢查應仔細,註意乳房腫大是單側還是雙側,乳頭下圓盤狀組織,邊界清、光滑、質實而不硬。乳癌腫塊常偏離乳暈, 邊界不清、質硬,可早期出現皮膚粘連,乳頭凹陷,可與胸大肌筋膜固定。對於年齡>40歲,單側無痛性腫塊的尤應警惕乳癌的發生 [7] 。還應仔細檢查睪丸、腹部有無腫塊。

2.3.2 輔助診斷 乳房X線攝片可提高診斷準確性,采用細針穿刺抽吸術進行細胞學檢查,對乳房各類腫塊的鑒別診斷有較好的實用性。此外對其他疾病伴發的乳房肥大癥檢查,如腹部CT或MRI對腎上腺腫瘤有發現作用,睪丸B超對睪丸腫瘤的診斷有價值。激素水平的檢測如甲狀腺功能、肝腎功能檢測、性激素測定等對診斷有價值。

2.4 治療 病程較短、增生較輕的病例可用非手術治療,包括激素療法:口服甲基睪丸素或註射丙酸睪丸酮,近年來非類固醇抗雌激素藥物三苯氧胺較廣泛地應用,它的抗雌激素作用與男性乳房肥大癥的根本原因吻合,且男性ER陽性率較女性為高,均取得較好的療效;病因療法:由於藥物治療後的副作用所致的乳房肥大癥患者應立即停藥,停藥後可自愈。對於增生明顯,病程較長的,且非手術治療3~6個月無效者均應手術治療,預防增生惡變。本組手術方式為保留乳頭腫物切除術16例,單純乳房切除術7例,3例合並乳癌行乳癌根治術,治療效果滿意。

  • 上一篇:2010助理物流師資格考試《技能操作》真題
  • 下一篇:市場上假藥泛濫,如何識別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