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類胡蘿蔔素的種類:
自然界中類胡蘿蔔素的種類很多,按其結構可分為類胡蘿蔔素和類胡蘿蔔素的含氧衍生物兩大類。β-胡蘿蔔素是類胡蘿蔔素家族中的典型代表,可分裂形成兩分子維生素A,是動物
體內不可缺少的類胡蘿蔔素。類胡蘿蔔素分子的重要****,它們的結構相似,都含有壹條帶有九個雙鍵異戊烯的鏈,鏈的兩端各有壹個B-a-嘌呤酮環,可能以異構、取代、開環等形式存在。
鏈***中雙鍵的數量和雙鍵的數量可表明其抗氧化能力。
壹般來說,在家畜體內沈積的類胡蘿蔔素中,β-胡蘿蔔素的含量最高;在家禽體內沈積的類胡蘿蔔素中,葉黃素的含量最高。研究發現,人體內的類胡蘿蔔素主要存在於脂肪組織中
,而動物體內的類胡蘿蔔素主要存在於肝臟中,少量存在於脂肪組織、腎臟和皮膚中。不同動物物種的類胡蘿蔔素含量不同。(1992)認為,綿羊和山羊脂肪組織和血清中的類胡蘿蔔素主要是葉黃素,但肝臟中沒有葉黃素,β-胡蘿蔔素含量較高;牛血清和脂肪組織中以β-胡蘿蔔素含量最高,脂肪組織中葉黃素含量較高,但肝臟中沒有β-β-胡蘿蔔素。牛血清和脂肪組織中的β-胡蘿蔔素含量較高,脂肪組織中的葉黃素含量也較高,但肝臟中的含量較低
胡蘿蔔素含量。類胡蘿蔔素在動物不同生長階段的分布各不相同。在生長初期,類胡蘿蔔素主要存在於肝臟、脂肪組織、血液、皮膚和羽毛中,隨著成熟,類胡蘿蔔素逐漸轉移到卵巢等生殖器官中
。在鮭魚中,類胡蘿蔔素在幼魚階段主要存在於肌肉和皮膚中,性成熟後主要沈積在卵巢中。
1類胡蘿蔔素在動物體內的吸收
類胡蘿蔔素只能由植物合成,動物體內無法合成,只能從飼料中獲取。飼料中的類胡蘿蔔素,在動物胃腸道消化酶的作用下,與其蛋白質共軛物分離,在十二指腸中與其他脂類
物質壹起被膽汁乳化形成輔酶顆粒,被小腸粘膜上皮細胞吸收。類胡蘿蔔素主要在小腸粘膜中轉化為維生素 A,不同物種的轉化效率不同。也有人認為,淋巴循環是 β 類胡蘿蔔素的主要吸收途徑,只有少數極性代謝物(如維甲酸)通過門靜脈。然而,Wang 等人(1994 年)發現,雪貂的β-類胡蘿蔔素大多通過肝門靜脈吸收,其中不僅包括極性代謝物
,還包括視黃醇酯。關於類胡蘿蔔素的吸收機制,許多學者通過實驗證明類胡蘿蔔素是以被動擴散方式吸收的。Scitur等(1992)利用離體大鼠小腸細胞和人肺成纖維細胞進行了
體外實驗。周光宏(1996)發現牛小腸粘膜細胞對β-胡蘿蔔素和葉黃素的吸收與濃度有關,溫度的變化不影響牛對這兩種
類胡蘿蔔素的吸收,這說明牛小腸粘膜細胞對類胡蘿蔔素的吸收是通過被動擴散的方式進行的。
2影響類胡蘿蔔素吸收的因素
2.1動物種類不同動物對β-胡蘿蔔素的吸收和轉運各不相同,大鼠、豬、羊、兔、水牛等幾乎全部吸收了β-胡蘿蔔素。水牛等幾乎所有的β-胡蘿蔔素在腸道中都會被分解代謝,很少有β-胡蘿蔔素儲存在身體的其他部位,
但馬、牛和鯉魚可以將未降解的β-胡蘿蔔素運輸到肝臟、脂肪等組織中儲存。
2.2脂肪和脂肪酸 飲食中的脂肪量會影響類胡蘿蔔素的吸收。這主要是因為類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的,脂肪起著運輸類胡蘿蔔素的作用,食物中的脂肪經胰酶和膽鹽作用形成顆粒,
類胡蘿蔔素溶解在其中壹起被吸收。據報道,當脂肪占膳食總熱量的7%時,類胡蘿蔔素的吸收率僅為5%,而添加油脂後,吸收率可提高到50%。許多研究表明,脂肪酸能促進人體對類胡蘿蔔素的吸收
原因是脂肪能加速細胞內類胡蘿蔔素分解成維生素A,從而加速類胡蘿蔔素的擴散,促進吸收。
2.3 腸道狀態 腸道pH值的變化可影響類胡蘿蔔素的擴散和吸收,pH值的變化主要引起細胞電位的變化,從而促進類胡蘿蔔素的吸收。
HOllan-der報道,將腸道pH值由7.4調整到5.3和
8.3,對促進類胡蘿蔔素的吸收均有十分顯著的作用。此外,腸促凝劑的流速較快,可減少水層厚度,有利於類胡蘿蔔素的吸收。
2.4 膽汁酸和膽鹽 Moori(1954 年)發現膽汁可加速類胡蘿蔔素的吸收,並將其歸因於膽汁對脂肪的乳化作用。膽汁使脂肪乳化形成微小顆粒,這些微小顆粒很容易在小腸的液體環境中被吸收,並促進類胡蘿蔔素在顆粒中的溶解。膽汁對類胡蘿蔔素的吸收沒有種間特異性,所有動物的膽汁都能促進類胡蘿蔔素的吸收,其中膽汁酸和膽汁鹽是活性物質。類胡蘿蔔素的最佳濃度為
0.004-0.008摩爾/升,濃度過高可能會抑制類胡蘿蔔素的吸收。
2.5其他因素 膳食中蛋白質含量的增加有利於類胡蘿蔔素分解形成視黃醛,有利於維持類胡蘿蔔素的擴散梯度;膳食中維生素E含量的增加有利於類胡蘿蔔素的吸收。
3類胡蘿蔔素的生理功能
3.l β-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前體thony(1985)報道,β-胡蘿蔔素缺乏會引起維生素A缺乏癥,使角膜上皮脫落、增厚和角質化,使原來透明的膜變得不透明,造成角膜潰瘍
角膜潰瘍後,晶體脫落致失明,輕者夜盲;還會損害上皮組織細胞的生長和分化,使皮膚變得肥厚、幹燥、癡呆或出現皺紋,所以維生素A可治療毛囊角化癥。β-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
初級,人體攝入後可分解為兩分子維生素A,從而對人體缺乏的維生素A起到補充作用。而且人體內的β壹胡蘿蔔素可以較多地儲存在肝臟中,根據需要逐漸轉化為維生素A,不會造成維生素A生成過多而中毒。國外把β壹胡蘿蔔素稱為無毒維生素A,用於維生素A的大部分應用領域。
3.2類胡蘿蔔素能提高動物的繁殖能力 類胡蘿蔔素是壹種生理抗氧化劑,能阻礙脂質過氧化,從而保護卵泡和子宮類固醇生成細胞免受氧化損傷;另壹方面,類胡蘿蔔素
可調節耙組織中細胞核的活動。田雲波(1991)研究發現,β-胡蘿蔔素影響公牛精液的質量,血液中β-胡蘿蔔素的含量與牛的繁殖性能密切相關,血液中β-胡蘿蔔素含量高則繁殖機能旺盛
,β-胡蘿蔔素含量低則導致胚胎早死、不發情、受胎率降低和胎衣不下。湘亮等人(2000)研究發現,β-胡蘿蔔素對胚胎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作用。項亮等(2000)認為,類胡蘿蔔素能促進花鳉魚性腺的發育、類胡蘿蔔素在雌魚卵巢中的沈積以及卵黃在生長過程中的成熟。項占勇等(1997)報道,在種雞日糧中分別添加50、100和150毫克/千克β-胡蘿蔔素,種雞的產蛋率比對照組分別提高2.15%、5.07%和2.73%,受精
率和孵化率也有所提高。日糧中添加30-60 mg/kg的β-胡蘿蔔素對提高蛋雞的產蛋率有較好的效果。
3.3類胡蘿蔔素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機體的免疫系統有兩大功能:壹是保護機體免受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侵襲,二是抑制癌細胞,防止癌細胞的生長
。Bendiab(1991)指出:l)類胡蘿蔔素能增強免疫系統中 B 細胞的活力,B 細胞能在體內循環,使機體能消除外源性人體侵入性病原體;2)類胡蘿蔔素能增加 CD4 細胞的能力,協助 B 細胞產生抗體,並提高其他免疫成分的活性;3)類胡蘿蔔素能增加中性粒細胞的數量,中性粒細胞能包圍細菌和病毒,並能阻止癌細胞的生長。類胡蘿蔔素還能增加自然殺傷細胞(NK)的數量,清除體內受感染或癌變的細胞。TjoeLKer 等人的體外試驗結果表明,10-6moI/L 類胡蘿蔔素可刺激奶牛在幹燥期前後腹膜巨噬細胞(PMN)的吞噬能力和殺菌活性;而視黃醇可刺激奶牛在幹燥期前後腹膜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和殺菌活性。SChwartz等人在小鼠PMN培養物中添加了角黃素、β-胡蘿蔔素和a-胡蘿蔔素,它們能提高細胞色素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的活性。即使濃度很低,
類胡蘿蔔素也能刺激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3.4類胡蘿蔔素具有抗氧化功能 類胡蘿蔔素分子結構中含有多個****-共軛雙鍵,可減少自由基對細胞遺傳物質(DNA、RNA)和細胞膜(如蛋白質、脂類和碳水化合物)的損傷。
高活性、高破壞性的自由基壹旦在體內形成,就會靠近蛋白質、脂類和核酸等重要的細胞成分,對它們造成強烈的破壞。例如,羥基自由基可以破壞 90% 的 DNA,單線氧自由基和羥基自由基可以破壞 DNA 鏈。如果遺傳物質的損傷長期得不到修復,就會導致癌細胞的形成。自由基是在正常有氧條件下產生的,許多研究表明,在衰老、疾病和炎癥過程中,人體內的自由基
會增加,而類胡蘿蔔素可以抑制自由基的產生,從而延緩衰老,預防癌癥。
3.5類胡蘿蔔素具有著色功能 類胡蘿蔔素是天然的黃色或橙色,是壹種有效的著色劑。在家禽中,類胡蘿蔔素沈積在爪、象和皮下脂肪中著色,提高家禽胴體的質量。
在產蛋禽中,類胡蘿蔔素沈積在蛋黃中,使蛋黃呈黃色,提高蛋的質量。魚類自身體內不能合成類胡蘿蔔素,生長所需的類胡蘿蔔素來自飼料,魚蝦的顏色取決於攝入類胡蘿蔔素的量。Storebadden 等人的研究表明,類胡蘿蔔素可以沈積在動物的肌肉中,改善魚體的顏色。Okaguchi Shigeru等研究了養殖斑點蝦體色與類胡蘿蔔素的關系,發現蝦體內類胡蘿蔔素含量在2.3-
33.Indkg之間,壹般類胡蘿蔔素含量越高的蝦體色越濃。
3.6類胡蘿蔔素能增強細胞間質聯系的通訊能力 Bert.等(1991)用細胞模型試驗證明:類胡蘿蔔素等能增強細胞間質聯系的通訊能力,從而抑制或減少癌癥的發生
Yalnasaki等(1990)指出,細胞間質聯系是指相鄰細胞間存在壹串珍珠樣的聯系。Yalnasaki 等人(1990 年)指出,間質連接是相鄰細胞之間存在的珍珠串狀連接,由連接蛋白鏈形成,通過這種連接可以產生細胞間的通訊。處於轉化階段的癌細胞會通過
破壞通道來幹擾這種交流,而這種交流是控制生長的壹個因素。體外促癌物質可以通過連接蛋白的基因抑制這種交換,而連接蛋白的基因在癌癥加速階段的表達量大大減少。
Wolf(1992 年)證明,β-胡蘿蔔素和維甲酸可以激活或重新激活通過連接蛋白進行的信息交換,從而抑制癌癥誘導的細胞向惡化階段發展。
4 天然類胡蘿蔔素的生產方法:國外天然β-胡蘿蔔素的生產方法主要有三種:(1)從天然植物中提取;(2)大規模培養鹽藻;(3)通過微生物發酵生產。最近,劉家勇等(1999)針對
從鹽生藻類中提取天然β-胡蘿蔔素,以生產玉米澱粉的副產品玉米蛋白粉為原料,選擇合適的提取劑,采用色譜法提取天然類胡蘿蔔素,取得了較高的收率。其提取原理是
根據類胡蘿蔔素的分子結構,即以環己烯取代兩端基團,中間由兩個碳原子組成的直鏈***共軛鍵相連,按照 "相似相溶 "的原則,選用不同的有機溶劑進行提取。
眾所周知,合成β-胡蘿蔔素會導致染色體畸變,而天然β-胡蘿蔔素具有良好的抗染色體畸變作用。特別是近年來,天然類胡蘿蔔素抗癌、防癌、抗衰老、抗老化。抗輻射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新功效
發現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著色劑的應用已從轉向營養食品、保健品、藥品和添加劑等諸多領域,向飼料微生態制劑拓展。
二:科學的食用方法
科學合理的食用方法是:胡蘿蔔要煮熟了吃。保持胡蘿蔔營養的最佳烹調方法有兩種,壹是將胡蘿蔔切成塊,加入調料,用足量的油炒;二是將胡蘿蔔切成塊,加入調料,與豬牛羊肉壹起用高壓鍋燉15-20分鐘。
實驗表明,如果在烹飪時使用高壓鍋燉煮,由於減少了胡蘿蔔與空氣的接觸,β-胡蘿蔔素的保存率可高達 97%。實驗還表明,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率與烹調時所用油脂的多少密切相關,用足量的食用油烹調,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率可達90%。因為,β-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物質,只溶於油,不溶於水。
美國阿肯色大學最近的研究指出,煮熟的、糊狀的胡蘿蔔湯不會損失任何營養成分,而且比新鮮胡蘿蔔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劑。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