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5 種工具
1、APQP
APQP 即產品質量先期策劃,是壹種結構化的方法,用於識別和制定確保產品使顧客滿意所需的步驟。
2、FMEA
FMEA即潛在失效模式及後果分析,是在產品/過程/服務等的策劃和設計階段,對組成產品的各子系統、部件,組成過程、服務的各工序逐壹進行分析,找出潛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可能產生的後果,並評估其風險。
從而提前采取措施,降低故障模式程序的嚴重性,減少其可能發生的概率,以有效提高質量和可靠性,確保客戶滿意的系統性活動。
3、MSA
MSA,即 MSA 測量系統分析,是利用數理統計和圖形方法對測量系統的誤差進行分析,以評估測量系統對被測參數的適宜性,並確定測量系統誤差的主要組成部分。
4、PPAP
PPAP即生產件批準程序,是對生產件的控制程序,也是質量的壹種管理方法。PPAP提交的生產件質保書主要有生產件尺寸檢驗報告、外觀檢驗報告、功能檢驗報告、材料檢驗報告,另外還有壹些零件控制方法和供應商控制方法。
制造企業要求供應商做PPAP文件和首件產品提交時,只有當PPAP文件全部合格時才能提交;當工程變更時也必須提交報告。
5、SPC
SPC即統計過程控制,主要是指應用統計分析技術對生產過程進行適時監控,科學地區分產品質量在生產過程中的隨機波動和異常波動,從而對生產過程中的異常趨勢提出預警,以便生產管理人員及時采取措施消除異常現象,恢復過程的穩定性,達到提高和控制質量的目的。質量控制的目的。
二、七種手法
1、檢查表
檢查表是將需要檢查的內容或項目列出,然後定期或不定期地逐壹檢查,並將問題點記錄下來的方法,有時也叫檢查表或點檢表。如:點檢表、診斷表、工作改善檢查表、滿意度調查表、評估表、審核表、5S活動檢查表、工程異常分析表等。
2、分層法
分層法是將大量關於某壹主題的觀點、意見或想法按群體分類,將收集到的大量數據或信息按群體間的相互關系,進行分層。分層法壹般與柏拉圖、直方圖等其他七種技術結合使用,但也可以單獨使用。如:抽樣統計表、差類統計表、圖表等。
3、因果圖
所謂因果圖,又稱特征圖,主要用於分析質量特征中影響質量特征的可能原因之間的因果關系,通過把握現狀分析原因,尋找促進問題解決的措施,是分析質量特征中結果(成果)特征和可能影響因素(原因)特征的工具。又稱魚骨圖。直方圖
直方圖是針對某壹產品或過程的特征值,利用正態分布(也叫正態分布)原理,將50多個數據進行分組,並計算出每組出現的次數,然後在橫軸上描繪出類似直方圖的形狀。
6、控制圖
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很多,有靜態因素也有動態因素,沒有壹種方法可以即時監控生產過程,及時發現質量隱患,從而改進生產工藝,減少廢品和次品的產出。
7、現場抽檢法
生產控制圖不是每次都計算控制限,如果當前的生產條件和過去差不多,可以按照過去的經驗數據,即過去穩定生產的控制限進行延伸。
提高質量的意義
所謂全面質量管理,就是企業全體人員和各部門齊心協力,把經營管理、專業技術、定量統計方法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建立起產品研發、設計、生產操作、服務全過程的質量體系。
美國著名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曾提出:在生產過程中,造成質量問題的原因只有10%~15%來自工人,而85%~90%是企業內部管理問題。由此可見,質量不僅僅取決於加工這壹環節,也不僅僅局限於加工產品的工人,而是涉及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各類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