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溫津貼每人每月300元。
據了解,如果室外溫度在35℃以上,或者室內工作環境不能低於33℃,勞動者就可以領取高溫津貼。
律師說高溫津貼是工資的壹部分,需要現金支付。不能通過發放夏貨來抵扣,必要時可以通過勞動仲裁維權。
用人單位在發放高溫津貼的同時,還應當提供足夠的符合高溫炎熱天氣勞動者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和必要的藥品,如綠豆湯、西瓜等防暑降溫食品或者相關藥品。
防暑降溫費與高溫津貼不沖突,已領取高溫津貼的員工不影響防暑降溫津貼的領取。但防暑降溫費屬於職工福利,單位可以現金支付,也可以發放物品。
高溫補貼政策實施以來,大部分人只聽說過,沒領過。
部分企業通過增加通風設備、錯開作業時間、減少高溫時段作業等方式,變相逃避繳納“高溫費”。此外,由於取證難等問題,勞動監察部門往往無奈投訴個別企業少交或拒交“高溫費”。
借用網絡上壹個流行的比喻,高溫費不是錢,而是“行業良心”。
2,高溫津貼沒拿:不好意思,我不配!
根據高溫津貼發放指南,勞動者只有在室外溫度在35℃以上或者室內工作環境不能低於33℃的情況下,才能領取高溫津貼。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從事互聯網行業。互聯網公司大多在室內工作,配備空調等降溫設備。所以很多上網的年輕人說沒收到也很正常。
不過相對於其他傳統行業,互聯網行業的待遇還是相當不錯的。除了在室內工作,溫度可以保證,互聯網公司的薪資待遇也在前列。
2020年,在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調查中,IT行業平均年薪達到1775.44元,領先其他行業從業人員壹大步。
以互聯網行業頭部企業騰訊為例。在2020年的統計中,鵝廠員工平均年薪高達81萬。不少網友表示:就這點工資,我還值300塊的高溫津貼?
很多人認為騰訊阿裏這樣的互聯網巨頭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就算學會了,也只是個碼農,加班加點更是雪上加霜。
事實上,包括騰訊阿裏在內的互聯網巨頭已經降低了對壹些新興崗位的要求。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了許多新興產業的發展,如大數據運營、VR虛擬現實技術、電子商務、人工智能等。,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
以騰訊視頻為例。鵝廠給有3-5年經驗的大數據開發工程師開出最高5萬的月薪。在其他大公司的招聘中,30-60 K的大數據開發工程師只需要1-3年的工作經驗。
除了月薪高,鵝廠對待大數據工程師等IT技術人員也很好。工資結構壹般是12+1+1 = 14,但壹般會拿到16-20。從offer上看,18的團隊很多,年終獎壹般是3個月。
近年來,中國IT行業人才需求增長率壹直保持在10%左右,領先所有行業。未來五年,我國信息人才總需求將高達654.38+05萬-2000萬。其中“軟件開發”、“雲計算”、“UI設計”、“大數據”等人才的短缺最為突出,因此成為了互聯網行業非常好的入口。這裏的完整信息給妳希望有所幫助。
希望我的回答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