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簡介
蛙泳是壹種模仿青蛙遊泳動作的泳姿,也是最古老的泳姿之壹。在 18 世紀中葉的歐洲,蛙泳被稱為 "綠色蛙泳"。由於蛙泳速度較慢,在 20 世紀初的自由泳比賽(無規定泳姿的自由泳)中,蛙泳的速度不及其他泳姿,這使得蛙泳技術靠邊站。當國際泳聯規定了蛙泳的泳姿之後,蛙泳技術就被邊緣化了。蛙泳是競技泳姿之壹。人體俯臥在水面上,兩臂在胸前對稱直臂側下屈劃水,兩腿對稱屈伸蹬地夾水,猶如青蛙遊泳。蛙泳比較省力,容易持久,實用價值高,常用於漁獵、遊泳、救護、水上搬運等。比賽項目有男女100米、200米等。
蛙泳的起源
蛙泳在英語中是蛙擊或蛙泳的意思。早在 2000-4000 年前,中國、羅馬和埃及就有了類似的遊泳姿勢。在日本,它被稱為平泳。在中國,它被稱為蛙泳,因為遊泳姿勢是趴在水面上,劃水和蹬腿的動作看起來就像青蛙在水中遊泳。蛙泳時,身體姿勢比較平穩,水面支撐面積大,動作省力,呼吸方便,能持久,適合長時間、長距離遊泳。以這種姿勢遊泳,便於觀察目標,動作隱蔽,聲音小,極具實用價值,長期以來被廣泛應用於漁獵、水上搬運、遊泳、救護等方面。
關於蛙泳的起源,說法不壹。相傳在古埃及和古羅馬帝國時期,它就是獵人潛入水中捕捉水禽的遊泳方法之壹。18 世紀,在歐洲的軍校中有專門教授蛙泳的課程。1875年8月,英吉利海峽公認的第壹位征服者,就是用蛙泳橫渡的(見泅渡英吉利海峽)。
遠古時代,人類為了適應生存環境,學會了遊泳。中國春秋時期就有遊泳活動,利比亞的史前巖畫也描繪了遊泳的姿態。現代遊泳始於17世紀60年代的英國,在約克郡地區開始流行,1828年在利物浦的喬治碼頭建成了世界上第壹個室內遊泳池。
1837年成立了世界上第壹個遊泳協會,1908年決定遊泳比賽必須在遊泳池中進行。國際標準遊泳池長 50 米,寬至少 21 米,深超過 1.80 米。共有 8 條泳道,每條泳道寬 2.50 米,泳道分界線由壹個直徑為 5 至 10 厘米的浮標連接。運動員必須站在起跳臺上開始比賽(仰泳除外),起跳臺高出水面 50 至 75 厘米,面積為 50 x 50 厘米。
1896年遊泳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沒有劃水,是真正的 "自由式",只有100米、500米、1200米三個項目。1900年第二屆奧運會,將仰泳分出;1904年第三屆奧運會,又分出蛙泳。1912 年,第五屆奧運會,女子遊泳。1912 年第五屆奧運會,女子遊泳被列入比賽項目;1956 年第十六屆奧運會,增加了蝶泳項目,從此,蝶泳被最終確定為 4 種泳姿。此後,奧運會遊泳比賽發展到***自由泳、蛙泳、蝶泳、仰泳、混合泳、接力(自由泳和混合泳)和馬拉松(北京奧運會新增項目)7大項34小項,是奧運會上僅次於田徑的金牌大項。
1922年7月9日,美國遊泳運動員約翰尼-魏斯穆勒成為世界上第壹個100米自由泳遊進1分鐘的人,他的成績是58秒6。在女子中,澳大利亞女子道恩-弗雷澤在 1964 年 2 月 28 日悉尼奧運會 100 米自由泳比賽中以 58 秒 9 的成績,成為第壹位遊進壹分鐘的女子。公元前 3000 年,埃及人就在尼羅河中遊泳。希臘人和羅馬人將遊泳作為教育的壹部分,他們的軍隊也進行遊泳訓練。在雅典和羅馬,遊泳比賽與奧運會分開舉行。
1603年,日本成立了第壹個全國性遊泳組織,將遊泳納入教育課程並舉行比賽。英國人於 1836 年成立了第壹個遊泳協會,並於 1846 年在澳大利亞舉辦了第壹屆遊泳錦標賽。
1896年的第壹屆雅典奧運會只包括男子100米、400米和1500米自由泳項目,比賽在Kea灣舉行。
1900年巴黎奧運會的遊泳比賽在塞納河上舉行,比賽項目包括200米、1500米自由泳和200米仰泳。
1904年在美國密蘇裏州聖路易斯市舉行的奧運會在壹個人造水庫中舉行,比賽項目包括男子50米、100米、200米、400米、1500米自由泳和100米仰泳。
國際業余遊泳聯合會成立於1908年,國際泳聯目前管理四個項目:自由泳、仰泳、蛙泳和蝶泳,其中蝶泳是國際泳聯於1952年正式批準的最後壹個項目。
歷史
1875年8月24日,著名遊泳運動員M.韋伯用蛙泳橫渡英吉利海峽,歷時21小時45分鐘。蛙泳是19世紀初遊泳比賽中最早使用的泳姿。然而,由於蛙泳速度較慢,側泳、爬泳和蛙泳在比賽中越來越不受歡迎。直到 1904 年第三屆奧運會,蛙泳才從其他泳姿中分離出來。1924年至1936年,蛙泳最大的創新是劃水後兩臂不再從水中前移,而是改為在空中移臂,但蛙蹬仍用來夾腿,出現了蛙泳的變形--蝶泳。
蛙泳是在古代民間蛙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早的蛙泳稱為古典式蛙泳,蹬水時兩腿向兩側分開伸直,然後向內夾腿。20世紀以前,蛙泳已廣泛應用於競技活動中。20 世紀以前,蛙泳被廣泛用於比賽活動,但後來陸續出現了壹些速度較快的泳式,人們用側泳和自由泳參加比賽。1900 年爬泳在澳大利亞興起後,在非比賽項目中遊蛙泳的人越來越少,為了使蛙泳與其他泳姿(當時距離為 440 碼)的條件相等,1904 年第三屆奧運會將蛙泳單獨列為壹個項目。從 1908 年第四屆奧運會開始,男子 200 米蛙泳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據記載,中國在 1913 年第壹屆遠東運動會上就已派出蛙泳運動員參賽。1935 年,國際業余遊泳聯合會(IASF)在遊泳規則中增加了壹條規定,允許蛙泳運動員從空中向前移動手臂,這導致了蝶泳的出現。蝶泳速度更快,有取代蛙泳的趨勢。
1936年,國際業余遊泳聯合會對蛙泳規則進行了補充,允許在蛙泳比賽中使用蝶泳技術,於是蝶泳取代了蛙泳。在 1948 年第 14 屆奧運會上,只有壹人在 200 米蛙泳決賽中使用了蛙泳。在 1952 年第 15 屆奧運會上,所有運動員都在蛙泳比賽中使用了蝶泳技術。因此,國際業余遊泳聯合會決定將蝶泳從蛙泳項目中分離出來。從 1956 年第 16 屆奧運會開始,蝶泳成為正式比賽項目。當時的規則還允許蛙泳在水下進行,由於水下蛙泳不受波浪阻力影響,水平姿態好,阻力小,速度比水面蛙泳快。因此,在 1956 年第 16 屆奧運會上,幾乎所有的蛙泳運動員都用長劃臂的潛水蛙泳參加了比賽。日本運動員古川克己以 2′34〃7的成績創造了 200 米蛙泳的世界紀錄。第16屆奧運會後,國際業余遊泳聯合會(IASF)重新制定了蛙泳規則,取消了跳水蛙泳,只允許在起跳和轉身後做壹次長距離的跳水動作,然後每次動作頭部都要露出水面。這樣,水面蛙泳技術得以復興,蛙泳世界紀錄的標準也得以重新確立。例如,男子 100 米蛙泳為 1′13〃0。1957 年,中國運動員戚烈雲以 1′11〃7 的成績首次打破了這壹紀錄。此後,蛙泳技術有了寬臂和窄臂之分。
現代競技蛙泳,在歐洲開展較早,50年代,歐洲許多國家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60年代,美國、蘇聯多次打破世界紀錄。德國民主****、國家,英國也比較強大。現在男女蛙泳4個項目的世界紀錄為蘇聯、德意誌民主****、德國聯邦****、英國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