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形象設計中提到的顏色和我們通常理解的顏色壹樣嗎?

形象設計中提到的顏色和我們通常理解的顏色壹樣嗎?

是壹樣的。色彩對視覺有刺激作用,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往往具有聲音的力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設計視覺沖擊力的主要體現。“遠觀其色,近觀其花”和“七色三花”恰恰說明了色彩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緒反應和變化。人類視覺對色彩的特殊敏感性決定了色彩設計在包裝視覺傳達中的重要價值。

長期的色彩設計教學和包裝設計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學習設計色彩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色彩對比和色彩和諧。從下面對色彩對比與和諧的總結與分析,可以證明色彩圓圖的功效。

1,顏色對比

色彩對比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在空間或時間上能夠相互比較清楚時,稱為色彩對比關系。色彩對比的關鍵是色彩對比的要素:色相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冷暖色對比也很重要。

1.1,色調對比度

色相是指顏色的外觀名稱,是區分顏色的主要依據,是顏色特征的主要因素。基於色相的配色壹般以色相環為基礎,根據色彩在色相環上的位置所形成的角度,可以分為

(1)同色為5度,如單色相紅加黑、白、灰為膚色,大地紅、暗紅等單色相配色;

②相鄰色為30度,如紅、紅紫、紫、藍紫、藍、藍綠、綠、黃綠、黃、黃橙、橙、紅橙兩種相鄰色之間的配色;

③相似色為60度,紅、橙、黃、綠、藍、紫之間的順序配色;

④色差90度,紅、黃、橙、綠、藍、紫四色搭配有序;

⑤對比色1.20度紅黃藍配色,橙綠紫配色;

⑥互補色180度紅綠藍橙黃紫。

為了不與其他色書沖突,以上五種(2-6)的色環角度可以延伸20度,屬於這種配色。簡而言之,兩種顏色之間的角度越小,顏色的* * *,就越大,反之,兩種顏色之間的角度越大,顏色的對比就越強,和諧就越弱。

①單色相:沒有色相差異,要突出明度對比,配色時要放大明度色階;

(2)相鄰色:色相差異很小,對比度弱,均勻性極高,但容易單調,配色時要放大亮度等級;

3相近色:色相差異明顯,對比顯著,顏色相互交替並含有相同的色素,活潑而富有活力,統壹、柔和、清晰,配色時應加寬亮度層次;

④中差色:色相差異明顯,對比鮮明、活潑、熱烈、飽滿。配色時註意明度和純度的變化;

⑤對比色:色差非常明顯,對比效果鮮明強烈,有飽和、艷麗、歡樂、活躍的感覺,但也容易產生不協調感。配色時註意純度變化;

⑥互補色:壹種原色與另外兩種原色的對比關系差異極大,對比效果強烈,容易產生刺眼、嘈雜、戲劇化的效果。配色時要註意純度和面積的變化。

1.2,明度比較

亮度是顏色的明暗差別,只有適度的亮度對比才會帶來和諧感。配色中的明度可以從高、中、低調、明度差、綜合因素來考慮。這是對12色相環的補充。

在色相環的基礎上,明度系列分為9級,最深為1,最亮為9,分為三個明度色調:

1-3級深色構成低明度色調,有壹種安靜、沈重、沈悶的感覺;

4-6級明度構圖中的明度色調,有柔和、穩定、淡雅的感覺;

7-9個亮色組成高清色調,有明亮、華麗、清晰的感覺。

明度對比的強弱取決於顏色明度差異的跨度。

短調:明度差小於3級,有壹種含蓄、朦朧、細微的感覺。

中間色調:4-5級明度對比,有清晰、清爽、明朗的感覺。

長調:明度差7級以上,有強烈、刺激、跳躍感。

利用主體面積的75%以上,可以形成低短調、低中音、低長調、中短調、中長調、高短調、高中音、高長調、最長調等多種明度對比調。

就色相環上的各種純色而言,都有不同的高低明度。比如黃色明度最高,高明度的顏色要加很多黑色才能達到低明度。紫色的亮度最低,只有在中低亮度的純色中加入大量白色才能達到亮度。亮度對比和色彩搭配決定了包裝設計色彩黑白對比的視覺效果。

1.3,純度比較

純度是指每種顏色的亮度。純度在色彩搭配中具有強調主題和創造各種效果的作用,而基於兩種顏色色度差異的色彩搭配方法具有與明度對比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色相環的基礎上,將壹個純色和壹個同亮度的無彩色灰色等差混合,可以建立12等級的純色體系,1為灰色,12最純。純度對比的強弱取決於純度的不同。純度對比的效果不如明度對比明顯。壹般認為,壹個階段的明度對比清晰度等於三個階段的純度對比清晰度。

高純度色調——超過8個色階的差異構成高純度和強烈的對比,產生強烈、明亮、美麗的感覺。

中等純度色調——5-7個色階的差異構成高中中等純度的對比,產生溫柔、柔和、安靜的感覺;

低純度色調——小於4個色階的差異構成低純度對比,產生骯臟、模糊、無力的感覺;

純度對比可以由清新強、清新中、清新弱、中、中弱、灰強、灰中、灰弱組成。

高純度的顏色刺激性強,印象深刻,容易制作膩。只有搭配低純度的顏色,才能顯得精致、含蓄、耐看。高純度的色彩容易引起註意,這就決定了它在包裝圖片中最重要的位置,視覺之間的距離帶來的強弱變化也要考慮進去。純度對比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商品包裝的特性。

1.4,冷暖對比

從顏色本身的作用來看,紅、橙、黃能使人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使人感到燥熱。而藍色、藍紫色、藍綠色可以降低人的血壓,減緩心跳,產生冷的感覺。

橙色是溫暖的極地色;紅色和黃色是暖色;紅紫色和黃綠色是中性和略暖的顏色;藍色是冷色;藍綠色和藍紫色是冷色;紫色和綠色是中性和略冷的顏色。從對比的角度來看,越接近暖色的極地顏色,顏色越溫暖。顏色越靠近冷極,越冷。

冷暖極色對比是冷暖之間最強烈的對比;

冷極與暖色、暖極與冷色的對比是冷與暖的強烈對比;

暖極色、暖色和中性略冷色,冷極色和中性略暖色的對比度為中等對比度;

兩極與暖色、冷極與冷色、暖色與中性略暖色、冷色與中性略冷色、中性略暖色與中性略冷色的對比是冷與暖的弱對比。冷暖對比決定了商品包裝的屬性,應該引起重視。

對比導致差異。沒有對比,包裝色彩設計就沒有精神,而過度的對比又會讓人眼花繚亂。因此,在對比色彩時,更重要的是兼顧色彩的和諧。

2、色彩和諧

在色彩的組合與配置中,對比與和諧是常見的現象,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的關系。

在色彩搭配的三個因素中,色相、明度、純度,如果有兩個相似且接近的因素,就能獲得和諧的效果;每當壹個因素相似、接近,而另外兩個因素有不同程度的變化時,可以用壹定的變化來調和;如果三個因素缺* * *,那麽配色就很難達到和諧。我們應該利用色彩要素的強弱關系,自然而巧妙地達到色彩的和諧。

加強色彩關系中的* * *因素,可以使色彩搭配趨於和諧。

2.1,相同的諧波成分

①在強烈刺激(包括色相、明度和純度的過度刺激)的對比中混入黑色、白色或灰色,以改變明度和純度,使對比減弱,混得越多,和諧感越強;

(2)在強烈刺激的對比中,兩方或多方混合同壹原色或同壹中間色,使色彩有內在聯系,達到和諧;

(3)在強烈刺激的對比中,雙方互相混合,使雙方的顏色互相靠攏,達到和諧,但在混合的過程中,要防止太灰太臟;

(4)在強烈刺激的對比中,雙方* * *潤色同色或雙方互相潤色以增加* * *達到和諧;

⑤當強烈刺激的對比不協調或色彩模糊時,用黑、白、灰或光澤金、銀五種顏色和同色線勾勒出來,使之連貫,相互隔絕,達到統壹。

2.2、相似諧波成分:

(1)亮度,或色調,或純度類似於和諧;

②明度和色相相近,和諧;

(3)輕與純相近,和諧;

④色相和純度相近,和諧;

⑤明度與色相、純度相近;

⑥該色環上僅相隔2-3級的色調的明度、色調、純度、白含量、黑含量和色含量,如5-30-60度配色,可以類似地協調;

⑦明度對比中的高-短調、中-短調、低-短調,純度對比中的灰-弱對比、鮮-弱對比、中-弱對比,色相對比中相近顏色的配色都能形成相似的和諧。

2.3、秩序與和諧:

(1)明度順序和諧,純色為白色或黑色,可形成明度漸變。年級越多,和諧感越強;

(2)色調秩序的和諧。紅、橙、黃、綠、藍、紫組成的色相順序,無論高、中、低純度順序,都可以以色相為主順序實現;

(3)純色秩序的和諧,同色同明度的純色秩序的和諧,色相不同明度的純色秩序的和諧,即選擇壹種純色與壹種明度相同或不同的灰色混合也能達到和諧;

④互補色與對比色和諧,互補色與對比色相互混合,互補色分別加白、灰、黑,形成秩序和諧。等級劃分越多,和諧感越強。

2.4、互補色的和諧構成

①在強烈刺激的補色對比中放大壹種顏色的面積,從而占據80%的優勢獲得和諧;

(2)利用分離互補色的配色方法進行調和;

③補色方改變壹種顏色的明度和純度,達到和諧;

④互補色的漸變、相互混合、間隔,才能達到和諧。

2.5、和聲的主要區域。

當主面積達到75%時,屏幕會形成以主面積為基礎的主色調,可以達到和諧的效果。

(1)色彩明度平衡和調和區域如下:

黃色:橙色= 3: 4,黃色:紅色= 3: 6,黃色:綠色= 3: 6,黃色:藍色= 3: 8。

黃色:紫色= 3: 9,橙色:藍色= 4: 6,紅色:綠色= 6: 6,

黃色:紅色:藍色= 3: 6: 8,橙色:綠色:紫色= 4: 6: 9。

(2)互補色明度平衡調和區域如下:

紅色:綠色= 1: 1,橙色:藍色= 1: 2,黃色:紫色= 1: 3。

眼睛需要全色調,七色、三原色、黑、白、灰、補色都是全色調。互補色的協調處理好了,其他顏色的和諧關系也就迎刃而解了。

3.確定包裝設計的色調

設計色彩學中的色調是指壹種色彩構成傾向的整體概念,即包裝設計作品中所有色彩構成的整體色彩效果,是色調與其他色調區別的壹種表現。壹般壹張主色圖片,主色占75%左右,背景色占20%左右,點綴色占5%左右。

3.1,音調的類型

色相的形成是由色相、明度、純度、暖度、面積等諸多因素構成的,其中主因素起主導作用,可稱為某種色相。

色彩鮮艷:艷麗明亮,多用於體育用品、玩具、食品包裝;

色澤鮮艷:清晰明亮,適合各種包裝;

強烈的色調:更生動的色調,輕微渾濁的氣味,用於各種包裝;

黑色調:堅硬、深沈、沈穩,可用於多種包裝設計;

暗色調:傳統產品包裝設計中多采用暗、重、穩、深的色調。

深色調:強色調是深沈、厚重、厚重,適合各種包裝;

深灰色調:接近黑色,但帶有嚴肅感和精細感,在包裝設計中慎用;

中灰色調:中性、穩定、枯萎、模糊,有尊嚴感,包裝設計中慎用;

灰色調:含蓄細膩,可用於各種包裝設計;

淺灰色調:比粉色調更深、簡單、樸素,多用於工業品包裝;

淺色調:介於粉色和亮色調之間,朦朧含蓄,多用於化妝品和食品包裝;

粉色調:含粉色較多,柔軟纖細,多用於兒童用品、內衣、衛生用品的包裝;

白色調:清晰、透明、現代,幾乎可以用在任何包裝設計中;

3.2、色彩構成方法

色調的構成要從色塊構成關系的角度出發,把握色彩的節奏和韻律,巧妙而有機地調度,各種色彩按照壹定的層次和比例,有序而有節奏地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呼應,從而形成和諧的色彩整體,而多樣性和統壹性仍然是色塊處理和色調構成的基本法則。

3.2.1顏色區域

顏色在數量上的比例差異,大與小,決定了色相傾向,而突出任何明度或純度因素的色相區域,無疑是強調了與之相關的色相傾向。同樣的顏色,面積越大,光線和顏色越多,具有較高的可視性和穩定性。如果面積小,光量和色量也減弱,能見度低,穩定性小。特別是很多對比色和補色本身並不和諧,但是改變面積比例後就非常和諧了。

面積對比還體現在色塊的劃分和運用上。比如,如果把相等的補色分成許多小條、小塊、小點,然後交叉排列,它的色彩效果就和大面積並列完全不同。

壹般認為,較強的色彩可以減少面積,較弱的色彩可以擴大面積,比如在構圖中使用不同於和諧比例的面積關系。如果有意識地以壹種顏色為主導,那麽就會達到各種富有感染力的配色效果。

3.2.2色彩平衡和呼應

色相、明度、純度不同形狀的色塊在不同的位置,給人不同的“厚重感”。深色和亮色對比強烈,暖色塊感覺較重、較輕、模糊、較弱。冷色塊感覺較輕,前者要在參考中心,後者可以離參考中心稍遠壹點,構圖上要註意兩者之間的力的平衡和穩定。

任何色塊都不應該孤立地出現在構圖中間,它需要相同或相近的色塊的上下、前後、左右方向相互呼應。並以點、線、面的形式,在密度、真實感、大小上做出豐富的變化。

3.2.3原色和二色

色調構成應根據內容、圖形和效果,分為主次色,即主色、底色和點綴色。

①主色約占屏幕面積的75%。高純度的色相非常搶眼,視覺感染力強,容易成為主導色;大面積的色塊充滿空間,視覺效果大,容易成為主導色;主體形象的色彩具有特殊的視覺感染力,容易成為主導色;中間的顏色影響整個顏色的構成,容易成為主色。

②背景色約占屏幕面積的20%。色彩的對比主要取決於各種形式,主要形式有:明暗對比——將大面積的亮色(或深色)與小部分的深色(或亮色)進行對比;冷暖對比——將大面積的冷色(或暖色)與壹小部分暖色(或冷色)進行對比;灰色和亮色背景——用大面積的灰色(或亮色)和小部分亮色(或灰色)對比;襯托復雜與簡單——比較復雜的顏色(或簡單的顏色)與簡單的顏色(或復雜的顏色)。

③裝飾色,約占屏幕面積的5%。裝飾色醒目、活躍、生動。在構圖中要註意它們的位置與面積的關系,可以在深色(或亮色)中點綴亮色(或深色)。冷色(或暖色)點綴暖色(或冷色);灰色(或亮色)點綴亮色(或灰色)。

主色、底色、點綴色以相互對比、相互依存的方式出現,它們與面積的關系靈活、豐富、多變,具有非常微妙的轉化和神奇的動態過程。

顏色漸變

漸變是指壹種顏色按照壹定的比例有規律地、逐漸地向另壹種顏色變化的連續過程。構圖中的色彩漸變可以使對比色趨於緩和,表現出光感、層次和距離,突出重點。漸變的類型有色相漸變——鄰色、相近色、中差色、對比色、補色色相漸變;亮度漸變——非彩色黑色、白色、灰色漸變,同色漸變;純度梯度-從純色到灰色的梯度,補色混合的梯度等。

4.包裝色彩的視覺與功能性。

色彩的視覺效果要求功能與形式的內在統壹,並在兩者有機融合的條件下,將商品內容和銷售策略巧妙地用色彩表現出來。

4.1,可識別性

包裝色彩方案的實施應與企業識別系統或品牌識別系統的色彩方案相協調,成為決定競爭品牌間差異的重要因素,如提高消費者的色彩識別能力,鞏固記憶等。在世界著名的膠片中,柯達的黃色、富士的綠色、柯尼卡的藍色、三菱的紅色都是用色彩來擴大差異,增強獨特的視覺功能。創造強烈的吸引力和可識別性,利用色彩可識別性,進行清晰、差異化的包裝設計,可以強化產品特色。

4.2、圖像顏色

有些商品,幾乎壹看到包裝的顏色就知道是什麽商品,因為形象色是作為包裝的主色調。圖像色彩主要用於食品飲料的包裝,如橙汁、咖啡茶等,直觀性強,便於選購商品。

包裝色彩與商品內容和質量密切相關。各類產品在消費者心中都有根深蒂固的“概念色”、“習慣色”和“想象色”,色彩的可視化直接影響著消費者對商品內容的判斷。因此,實施圖像色彩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日本Kolbis公司的果汁包裝設計,明確標明紫色代表葡萄汁,黃色代表菠蘿汁,綠色代表番石榴汁或檸檬汁,明確說明了產品的內容。在市場上看到,咖啡包裝設計的色彩效果,在色彩意象尺度上,側重於紅色、茶色、棕色、黑色等以“溫暖和強度”為象征的色彩。在女性產品中,高清柔和色是通常的“固有色”,以“柔和優雅”的風格迎合了溫柔敦厚的特點。同時為了加強區別,還采用了強配色。

所謂商品形象色彩,壹是指不同商品在人們印象中的固有顏色;二是指不同類別商品包裝上常用的顏色或色調,能促進銷售,方便使用。有些顏色會給人酸甜苦辣不同的味道,產生不同的嗅覺感受。如深棕色、奶油色,點綴少量黃綠色更甜,是引起食欲的顏色。因此,暖色壹般用於食品包裝。如果硬要用灰藍色調設計餅幹包裝,銀灰色設計午餐肉罐貼紙來“標新立異”,難免會讓人乍壹看產生誤解,細看之後產生食欲不振的不良感覺。美國壹家無人店發現,由於店內安裝了新的藍色櫥窗,肉類銷量下降。藍色和肉的暖色混合在壹起,使得肉看起來腐爛了。可見,色彩在包裝設計的推廣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4.3、象征色彩

色彩個性可以溝通產品和企業的特點,借助人們的觀念、理解和心理聯想所能理解的色彩,以及包裝和企業形象(logo)的設計,這樣的色彩稱為象征色彩。特殊商品需要用特定的顏色標註,以吸引消費者的註意,起到保護商品、保護消費者利益的作用。

比如不同的產品用不同的顏色包裝:洗發水的中性、濃稠、淡色用粉紫色、粉色、粉綠色來區分化學成分或功效,護膚品適合中性、油性、幹性皮膚,所以要用不同的顏色作為相應的標誌色,但面積、形狀、位置要規範。

比如藥品包裝上用紅色,暗示是滋補的藥,藍色和綠色暗示是消炎清熱的藥。再如藍色和紅色,象征冷暖,可以用來象征電風扇廠、制冷設備廠的企業形象,可以作為企業的標準色。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壹個企業或公司的標準色和標準制,多為象征色。企業的標準色有單色、雙色、三色,甚至更多。單色標準色容易產生清晰強烈的印象,色度要飽和。比如“可口可樂”的logo只用了壹套紅色。雙色標準色個性強,應用性好,可視性最好。例如,“百事可樂”的標誌是藍色和紅色。三色標準色是最和諧的標準色,能滿足視覺要求。比如“富士膠片”的logo就是紅綠黑,以綠色為主色調。當同壹企業(公司)有多個產品時,需要制定壹套標準顏色,使用系列產品的包裝設計。使用企業的標準色和標準色系可以區別於同類產品,從而提高傳遞產品信息的速度。有時候只要看到那些顏色就知道是什麽貨了。這是因為顏色的識別性壹般比圖形和文字強,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促進產品的銷售。

4.4.感覺

包裝設計的色彩必須以色彩學的規律和各種調查數據為基礎,必須獲得符合可視性、吸引性、可讀性、愛好性、趣味性等生理感知條件的色彩。獨特而不同的色彩效果使包裝在品牌競爭和多樣化展示中脫穎而出,以嚴格的色彩設計區分不同內容的產品。比如包裝圖案同時並置,創造出波浪形的連續圖案,達到強烈的視覺效果。比如罐裝碳酸飲料的色彩設計,從形象尺度表可以發現,大多是柔和的色彩搭配,尤其是綠、綠、藍等冷色更容易表現出飲料清涼解渴的特點,而紅、橙等暖色包裝的主要作用是強調視覺上的差異。再如罐裝啤酒的包裝在色彩圖像尺度上較小,可以分析兩極化的色彩方案:強調傳統風味,保持品牌特色,使用濃黑、深棕、藏青、深綠;強調創新生活形態,將對新消費者采用紅色、金色、粉綠色、鵝黃色等色彩,以迎合消費者的色彩習慣和心理,增強視覺沖擊力,促進購買力。

關系元素的構成非常類似於圖案設計中的連續圖案。重復的構圖產生壹種樸素的統壹感,效果穩定莊重,反復能給視覺留下深刻的印象。

4.5、誠信

包裝設計的效果最終是通過色彩來體現的。首先要處理好單個包裝的整體關系,註重四面甚至六面的連續展示效果,以及遠近距離的視覺效果。還要考慮“商品的貨架影響”和“有所作為”的印象。

包裝設計的色彩應盡可能鮮艷、簡潔;與混色相比,純色對比度強,顯得有沖擊力,少套色比多套色更醒目,以減少視覺混合的不良後果;當妳可以使用兩種顏色時,妳就不需要使用三種顏色。這樣的色彩運用並不意味著單調和貧乏,而是更有思想性和精煉性,可以做到簡潔深刻,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6、商品

在人們的印象中,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顏色形象,這通常反映在顏色名稱上,如:

以水果命名——橘色、橘色、梅子紫、粉色、蘋果綠、葡萄紫、檸檬黃等。

以植物命名——棕、棕、豆沙紅、柳綠、嫩草色、玫紅、金藍、花綠等。

以動物命名——鸚鵡色、黃鸝色、銀鼠色、鼠灰等。

以金屬礦物命名——銹紅、銀灰、煤黑、金、銅、青銅、銅綠、寶藍、石綠、石青、鈷藍等。

其他——天藍色、海藍色、膚色等。

天然產品的顏色是壹樣的,各種工業產品也是壹樣的。

大型商品的慣用顏色:

機電產品-講求科學、實用、高效。多使用穩重、沈穩、簡單的顏色,加入壹點動感的純色,如紅、黑、藍,給人以堅定、耐穿的感覺。

服裝——強調時尚和適合,除了主食和童裝,全部采用優雅的灰色調。男性,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豪爽、大膽;而女性則以和諧柔和的色調來襯托溫柔的女性美。

食用安全,天然營養,咖啡色、紅色、橙色、黃色、黃綠色等暖色。

化妝品——護膚美容,用高清簡約淡雅的色調。如淺紅色、淺黃色、淺藍色、淺綠色、淺紫色、淺灰色等。,看到淡淡的粉色給人壹種健康、優雅、芬芳的感覺。

玩具——趣味性和活潑感,運用明亮活潑的原色、中間色、補色和對比色調。

藥物——安全健康,多為中性系列,冷色調,給人壹種平和、平靜的感覺;藍色和銀色給人安全感;淺紅、金紅色,給人以生機、陽、健康、活力的感覺。

糖衣片選擇什麽顏色是參考上述顏色來考慮的。中國有壹個根深蒂固的習慣:

棕色和紅色-營養和滋補藥物;

藍色或綠色-鎮靜、止痛、催眠和抗高血壓藥物;

黃色和淺綠——消炎藥,如鎮咳祛痰劑,涼的清熱解毒藥。

白色驅蟲劑。

旅行、航海——愉快舒適,多為中性系列。藍色和綠色的色調給人壹種安全寧靜的舒適感,暖色給人壹種溫暖愉悅的感覺等等。

商品的習慣顏色由兩個方面決定:

壹是反映商品本身的性能、用途、顏色;二是買家對商品使用和色彩感受的考慮;商品的色彩傾向是兩者的恰當結合——即符合商品本身的性能和色彩,能促進社會對商品的好感和理解。這就需要設計師在熟悉產品和消費的基礎上,仔細研究色彩的感受,找出合適的色彩語言。習慣性色彩只是“* * *性色彩”。壹定要在相似中求異,突出某個具體商品的個性,找到最合適的“個性色彩”和個性化基調。

4.7、特異性

從信息論的角度來看,包裝色彩的應用,壹是快速傳達產品信息,二是防止市場的信息幹擾。所以在包裝設計中,有時候為了“貨架沖擊”,可以使用不合理的特殊方法,以期成為競爭的贏家。如果有人把“烏龍茶”的包裝盒改成黑色,進入國際市場後會收到很好的效果。這主要是由於在滿是深綠色和棕色的茶葉包裝中突然出現壹個黑色的包裝,自然成為視覺中心,從而引起消費者的好奇心,排除其他信息幹擾。

服裝中的流行色影響了商品的包裝。比如法國高檔化妝品的包裝采用過去流行的黑白兩色,迎合了年輕男女喜歡新潮流的心理狀態,從而促進了化妝品的銷售。在未來的包裝設計中,流行色的作用不容小覷。

綜上所述,包裝設計色彩的最終解決方案是色彩搭配。配色是將兩種以上的顏色排列在壹起,使其組合後產生新的視覺效果。顏色不能單獨存在,某種顏色必然受到周圍其他顏色的影響,這些顏色是相互比較產生的,相互依存。單壹顏色沒有美醜之分。只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相互比較,才可能出現美醜的效果。色彩配置通過各種對比和調和手法形成各種色調變化,是包裝色彩設計的實質性技術實現手段。

結論:包裝設計前,要做好整體色彩規劃。從企業的標準色、產品的功能、市場同類產品的競爭色、產品的獨特魅力、策劃的目的出發,貫穿應用色彩的美學規律,在用理性控制色彩效果的同時,不要忽視色彩的感性認知體驗,根據設計師個人的審美經驗進行設計闡釋,最終達到色彩搭配的完美。

  • 上一篇:廣西壯族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條例(2019修訂)
  • 下一篇:王朔的名作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