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銅,別名:藍礬、膽礬、石膽,為藍色透明結晶性顆粒,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具金屬味,在空氣中易風化,可溶於水(1∶3),微溶於乙醇(1∶500)。水溶液呈酸性(5%水溶液pH 3.8)。作用與用途對寄生於魚體上的鞭毛蟲、纖毛蟲、斜管蟲以及指環蟲,三代蟲等均有殺滅作用。其殺蟲機制是遊離的銅離子能破壞蟲體內的氧化還原酶系統(如巰基醇)的活性,阻礙蟲體的代謝或與蟲體的蛋白質結合成蛋白鹽而起到殺滅作用。此外還可抑制池塘繁殖過多的藍藻及絲狀綠藻。
用法與用量
1、浸浴:8毫克/升濃度浸浴20~30分鐘,可防治魚類魚波豆蟲、車輪蟲病、斜管蟲病和鐘形蟲病等;對鱉等水生物的鐘形蟲病,水體中硫酸銅的用量可提高到10克/米3。
2、全池潑灑:常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其比例為5∶2,使水體中濃度分別達0.5克/米3與0.2克/米3。若防治蝦、蟹擬阿腦蟲病,使水體中硫酸銅濃度提高到1.0克/米3。防治淡水鯧的原蟲病,可使水體中硫酸銅濃度達1.5克/米3。
3、食場掛袋:每個食臺掛3~5袋,每袋裝硫酸銅100克,但用藥的總量不應超過全池潑灑藥的劑量,發病季節,每周使用1次。
4、硫酸銅可與其他藥品混合使用:8毫克/升硫酸銅與10克/米3漂白粉(含有效氯30%)合用,浸浴20~30分鐘(10~15℃)或15~20分鐘(15~20℃),可防治魚類原蟲病;硫酸銅與生石灰合用,兩者分別溶解後混合配成波爾多液,使水體中濃度分別達0.675克/米3和15克/米3,並立即全池潑灑,可防治魚類多種寄生蟲病。
註意事項:
1、硫酸銅的藥效與水溫成正比,並與水中有機物和懸浮物含量、鹽度、pH成反比。因此,要根據池塘的水溫、有機物和懸浮物含量、溶氧、鹽度、酸度及堿度確定其合適的用藥濃度。本藥在各種水質中的推薦用量為:軟水(總硬度40~50毫克/升),使水體中濃度達0.25毫克/升;中度硬水(總硬度50~90毫克/升),使水體中濃度達0.5毫克/升;硬水(總硬度100~200毫克/升),使水體中濃度達1毫克/升。以上三種情況下,均可在第3天以同劑量減半再用1次。
2、硫酸銅對魚等水生動物的安全濃度範圍較小,毒性較大(尤其是對魚苗),壹般淡水魚的用量較海水魚為低,因此要謹慎測量池水體積和準確計算出用藥量(水體中銅離子濃度壹般保持在0.15~0.2克/米3為宜)。
3、溶解藥物時,勿使用金屬容器,溶解藥物的水,溫度不能超過60℃,以防藥物失效。
4、壹般選擇晴朗的清晨(魚不浮頭)用藥,投藥後,應充氣增氧,防止死亡藻類消耗溶氧,影響水質。
5、硫酸銅應貯存於幹燥通風處。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保護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