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安全用具怎麽檢查,有什麽要求?

安全用具怎麽檢查,有什麽要求?

第壹段使用前,應先檢查是否超過試驗有效期,檢查絕緣棒的表面是否完好,以及各部分的連接是否可靠;

第二次操作前,要用幹凈的幹布將桿面擦拭幹凈,使桿面幹燥清潔;

第3款:操作者手持部分不得越過擋圈;

第4條絕緣棒的規格必須符合所操作設備的電壓等級,不得隨意取用;

第五條為防止絕緣棒受潮產生大電流,危及運行人員的安全,使用絕緣棒通過傳動機構合上隔離開關或隔離開關、斷路器時,應戴絕緣手套;

第六條雨天使用絕緣桿時,應在絕緣部分安裝壹定數量的防雨罩,以保證濕雷電壓合格。操作室外高壓設備時,還應穿絕緣靴;

第七條當接地網接地電阻不符合要求時,晴天也應穿絕緣靴,防止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的損壞;

第八條絕緣桿應統壹編號,存放在專用木架上。

第九條絕緣棒每年檢驗壹次,標準如下:

電壓等級(kV)循環試驗長度(M)工頻耐受電壓(kV)時間(min)

每年10

壹次0.7 45 1

35 0.9 95

110 1.3 220

220 2.1 440

第五條驗電器使用註意事項

第壹支驗電筆使用前,應先在帶電部位試壹試,檢查驗電筆是否完好,防止因驗電筆故障而造成誤判而導致觸電事故;

第二種低壓驗電筆沒有高壓測試儀的絕緣部分,絕不允許在高壓電氣設備或線路上驗電,以免發生觸電事故,只能在100-500 V範圍內使用。

第三節驗電器檢驗標準

啟動電壓測試:高壓電極為金屬球體,1m的空間範圍內不得放置其他物體。將驗電器的接觸電極與交流電壓的接地高壓電極接觸,並逐漸增加高壓電極的電壓。當驗電器發出“電壓存在”的信號,如“聲光”,記錄此時的起始電壓,如果電壓為(0.15 ~ 0。

工頻耐壓試驗:高壓試驗電極置於絕緣棒的工作部分,高壓試驗電極與接地極之間的長度為試驗長度。兩個電極之間的距離根據表1的規定確定。如果絕緣棒之間有金屬接頭,應將兩個測試電極之間的距離加到該值上,絕緣棒之間應保持壹定的距離,以便於觀察測試。接地電極和高壓測試電極用50毫米寬的金屬箔或金屬絲包裹。

對於絕緣棒的每個電壓等級,施加相應的電壓。電壓等級為10 ~ 220kV的絕緣桿,加壓時間為1min;電壓等級為330 ~ 500 kV的絕緣桿,加壓時間為5min。慢慢升高電壓,以便能在儀器上準確讀出。達到試驗電壓值的0.75倍後,以每秒2%試驗電壓的速度將電壓升至規定值,然後迅速降低電壓,但不能突然切斷。試驗期間,每根絕緣棒不應閃絡或擊穿。試驗後,絕緣棒應無放電和燒傷痕跡,不應發熱。如果試驗變壓器的電壓等級不能滿足試驗要求,可分段進行試驗,最多可分為四段。分段測試電壓應為總測試電壓除以分段數,再乘以1.2倍的系數。

第6條絕緣手套的使用註意事項

首款使用前應檢查是否超過有效使用期;

第二段使用前,應進行外部檢查,檢查橡膠是否完好,檢查有無損傷、磨損、劃痕等。表面,並做卷邊實驗,避免漏氣;

第三條使用絕緣手套時,上衣袖口應放在手套伸出部分;

第四條因絕緣手套有電氣要求,不能用醫用或化學手套代替絕緣手套,絕緣手套不能用於其他用途。

第五絕緣手套用後要擦幹凈晾幹,最好撒點爽身粉,避免粘連;

第六條絕緣手套應當統壹編號,現場使用的絕緣手套至少保存兩雙;

第7條絕緣手套應存放在幹燥陰涼的地方,放在專用的櫃子裏,並與其他工具分開。不要在上面堆東西,以免刺破手套。

第八條測試標準

向手套內放入電阻率不大於100ω的水,如自來水,然後浸入盛有同樣水的金屬盆中,使手套內外水平面處於同壹高度,手套應有90mm的暴露面,幹燥後勻速升壓至表10規定的電壓值1min,不發生電擊穿。測量泄漏電流。

電壓電平周期、電源頻率和耐受電壓期間的泄漏電流

每六個高電壓

8 kV 1 min ≤ 9 Ma每月壹次。

低壓2.5千伏≤2.5毫安

第7條使用絕緣靴的註意事項

第壹款使用絕緣靴前,應檢查絕緣靴是否完好,是否超過有效試驗期限;

第二款中的絕緣靴應統壹編號,至少保留兩雙現場使用的絕緣靴;

第三款中的絕緣靴,測試不合格不能穿;

第四條絕緣靴應存放在幹燥陰涼的地方,並有專門的櫃子。

第五條絕緣靴不得用作雨靴或其他用途,不得用其他非絕緣靴代替絕緣靴。

第六條測試標準:

將與樣品鞋大小相同的金屬板放入鞋中作為內部電極。金屬板外覆直徑不大於4mm的金屬球,高度不小於15 mm,外引線焊接直徑大於4mm的銅片,埋入金屬球內。將帶有外部電極的浸入式海綿置於金屬容器中,

以1kV/s的速度將電壓從零升至規定電壓值的75%,然後以100 V/s的速度升至規定電壓值,當電壓升至下表規定的電壓時,保持1分鐘,然後記錄毫安表的電流值。如果電流值小於7.5毫安,則認為測試通過。

電壓電平周期、電源頻率和耐受電壓期間的泄漏電流

每半年高壓壹次15kv1min ≤ 7.5ma。

第8條使用便攜式接地線的註意事項

第壹款接地線的選擇應根據使用場所短路容量的需要;

第二條所有接地線應統壹編號,並建立記錄制度,專人保管。接地線統壹編號後,應存放在專用接地線架上,並按編號順序放置;

第三段便攜式接地線的組裝和拆卸順序應正確;

第四段接地線的安裝必須由兩人進行;

第五條移動式接地線每次安裝前應詳細檢查,軟銅線應無損傷,各連接應牢固。損壞的接地線應及時修理或更換,嚴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導線作為接地線或短路線。

第六條便攜式短路接地線壹般應在通過短路電流後報廢。

第七條測試標準:

成組DC電阻試驗用於檢查便攜式短路接地線和多股銅軟導體的鼻子和母線夾之間的接觸是否良好。同時還可以檢查多股銅軟線的截面積是否符合要求。群DC電阻試驗采用DC壓降法測量,常用的測量方法是電流-電壓表法,試驗電流應≥30A。

進行接地線的成組DC電阻測試時,應先測量每個連接鼻的長度,根據測得的DC電阻值計算出每米的電阻值。如果數值符合下表的規定,則為合格。

群體DC阻力試驗

周期要求的描述

應在不超過5年的時間內測量每個終端鼻之間的DC電阻,對於225、35、50、70、95、65438+20平方毫米的不同截面,每米的平均電阻分別小於0.79、0.56、0.40、0.21、0.16毫歐。

絕緣棒試驗

電壓等級(kV)循環試驗長度(M)工頻耐受電壓(kV)時間(min)試驗電壓施加在擋圈和緊固頭之間。

10每4年壹次

Once-45 1

35 - 95

110 - 220

220 - 440

第三節手持電動工具

第九條手持電動工具包括電鉆、電動砂輪、電鋸和切割機。

第10條操作者應詳細了解工具的性能並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第11條工具發放或收回時,保管人必須進行日常檢查,使用前,使用人必須進行日常檢查;日常檢查至少應包括以下項目:

第壹外殼和手柄沒有裂紋和損壞。

第二道保護線連接正確、牢固、可靠;

第三根電源線完好無損;

第4條電源開關動作正常、靈活,無缺陷、無斷裂;

第5條機械保護裝置完好;

第6條工具的轉動部分應轉動靈活、輕快、無卡阻;

第7條電氣保護裝置完好;

第八條工具絕緣損壞、電源線護套斷裂、保護線脫落、插頭插座開裂或機械性損壞安全的,應立即修復,修復後方可再次使用。

第12條工具必須由專職人員每年至少檢查壹次。

第13條除日常檢查項目外,還必須測量工具的絕緣電阻。絕緣電阻不得低於下表中規定的值:

測量單元絕緣電阻(mω)

壹類工具二類工具三類工具

帶電部件和外殼之間2 7 1

第四節高空作業安全設備

第14條安全帽

第壹段戴安全帽前,要根據其頭型將頭盔後面的調節帶調節到合適的位置,然後系好頭盔內部的松緊帶。緩沖墊的松緊度由帶子調節,人的頭頂與帽體頂部的垂直距離壹般在25-50mm之間,至少不小於32 mm,只有這樣帽體在受到沖擊時才有足夠的空間緩沖,也有利於平時頭部與帽體之間的通風。

第二種頭盔的測試:重3kg的鋼珠在從5 m高處垂直自由落體的沖擊下不會損壞,測試時用木頭做壹個半圓形的頭部模型,將被測頭盔內的緩沖彈力帶綁好放在模型上。該方法可用於各種材料的頭盔試驗。檢驗周期為壹年壹次。

第15條安全帶檢查標準

第壹個組成部分是完整的,沒有短缺或殘疾;

第二段中的繩索和編織帶應無脆裂、斷股、扭結或變質;

第三皮革配件狀況良好,無損壞或變質;

第四條金屬配件應無裂紋、焊接缺陷和嚴重腐蝕;

第五鉤鉤舌咬合平穩,位置良好,安全裝置齊全可靠;

第六個活動梁夾的活動梁靈活,表面滾花良好,與框架的距離符合要求;

第七顆鉚釘無明顯偏差,表面完整;

第八條。已通過定期檢驗,有記錄,未超期限使用;

第九條為合格產品,功能正常;

第十壹條安全帶的外觀檢查應當每月進行壹次;

第十二條安全帶每半年進行5分鐘靜態拉力試驗(大帶2205N,小帶1470N)。

第16條腳扣檢驗標準

第壹段金屬母材和焊縫無裂紋和目視變形;

第二段橡膠防滑條完好無開裂;

第三條皮帶完好,無黴變、裂紋和嚴重變形;

第四條定期檢查有記錄;

第五段為合格產品,功能正常;

第六條腳鏈應當每月檢驗壹次;

第七條每六個月對腳鏈進行壹次5分鐘負荷試驗(980N)。

第17條安全網檢查標準

第壹段的邊繩、網繩、筋繩無黴變、斷裂、嚴重磨損,連接部位牢固;

第二段網體無嚴重變形;

第三款試驗繩按規定進行試驗,未逾期。

第18條移動梯子的檢驗標準

第二段是定期檢驗合格並有記錄,沒有逾期;

第3節:木構件和竹構件應無裂紋和腐蝕;

第四條金屬構件應無裂紋、嚴重腐蝕或變形,連接部位應完好;

第五步腳有防滑裝置;

第7條表示允許載荷;平臺周圍有護欄;高度不小於1.05m;起升機構(包括鋼絲繩)完好,無嚴重腐蝕;

第八條有電作業,電氣部分絕緣合格,保護接地符合要求;如果有液壓操作,液壓操作機構應完好無損;

第九條電氣和機械部件(包括鋼絲繩)的定期檢驗記錄應在檢驗期間保存和使用。

第十條測試方法和標準

將梯子置於工作狀態5min,與地面的夾角為75±5。在梯子經常站立的地方,對梯子的踏板施加1765N的載荷,踏板的受力面積應為10cm寬。不允許沖擊負荷。在此負載下,測試持續5分鐘。卸載後,梯子的所有零件不應永久變形和損壞。

第五節起重安全工具

第19條,手拉葫蘆

第1條倒鏈應建立維護記錄,保持所有部件處於正常狀態。

第二段使用前應仔細檢查各部分的安全可靠性,轉動部分應靈活;制動應可靠;鏈條無斷鏈、裂紋和開焊;懸掛手拉葫蘆的支撐點,如繩索、支架、橫梁、吊環等,應牢固牢固,其承載能力應與卷揚機的提升能力相適應。

第三款起吊前應核實重物重量,選擇噸位合適的卷揚機,禁止超載;操作前,試掛剎車,檢查剎車的可靠性。

第四段操作前應緩慢提起。吊鏈拉緊後,應全面檢查設備和重物的受力情況。應特別註意吊鏈中是否有扭結。如果發現扭結,必須進行調整。檢查完畢後,方可繼續作業。

第五段要均勻的施加在拉鏈上,不允許猛拉。如拉鏈拉不動,應立即停機,查明原因,排除故障。10噸以上(含10噸),允許兩人拉手拉拉鏈,另壹個小噸位只允許壹人拉。嚴禁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手拉葫蘆同時起吊重物。

第七條起吊時如需臨時懸吊重物,應將手拉鏈系在吊鏈上;如需長時間停留,應在重物下墊壹個木墩,不能用手拉葫蘆長時間固定懸掛物,以防自鎖機構失靈造成事故。

第八條禁止人員在重物下工作或從事活動。工作時,操作人員不得站在重物上操作,也不得吊起重物在空中停留和離開現場。

第九條斜放或橫放使用時,應減少50%的負荷,調整拉鏈方向與鏈輪方向壹致,防止手拉鏈脫槽或卡死;水平使用時,拉鏈入口應加墊以支撐鏈條。

第11條卷揚機使用後應清洗幹凈,轉動部件和吊鏈應潤滑,並存放在幹燥處。

第十二條。明火作業周圍的鏈條區塊鏈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鏈條被切割和焊接損壞。

第二十條。纖維繩吊索和吊索

第壹類纖維繩套和吊索是有彈性的,所以吊索要完全卸載後才能釋放。

第二段使用時應避免接觸高溫表面,以防止焊接火花和氣割火焰燒傷吊索。

第三段應采用不小於6倍的安全系數,並考慮懸掛方式系數。

第四條起吊有棱角的物體時,必須加墊保護吊索。

第五條應避免接觸化學品,並經常用水沖洗。

第21條插孔

第壹段中的千斤頂在使用前必須檢查其性能,各部分應靈活無塑性變形和異常情況。

第二款多臺千斤頂共同支撐同壹重物時,應在統壹指揮下,同步上升或下降,每臺千斤頂的起重量不得小於計算載荷的1.2倍。

第三段中的千斤頂在使用時應放在平坦堅實的地方。底部要鋪實墊以增加支撐面積,頂部與物體接觸處也要墊木板,這樣可以防止重物被壓壞,也可以防止千斤頂被壓時打滑。

第四條高空或水平使用千斤頂時,為防止人員滑倒和墜落,應將手柄用麻繩或鐵絲系好,並拴在安全的地方。

第五條使用時,手柄不得加長或超載,不得超過額定頂升高度。

第六段中的載荷應垂直於千斤頂的軸線,千斤頂的施加點應選擇在被頂物體有足夠強度的位置。

第7條啟動千斤頂應勻速平穩上升,緩慢下降。

第8條起吊重物時,應在千斤頂的兩側豎立其他墊塊,以防發生事故。墊墩與重物底部的凈距應始終保持在50 mm以內,即應墊頂。

第九條千斤頂不得長時間受力,頂升到位後應用支墩支撐。

第22條,滑輪和滑輪

第壹段使用時不得超過額定起重量,滑輪直徑不得小於所用鋼絲繩直徑的8倍。

第2款滑輪應固定牢固,吊鉤和吊環不得變形或開裂。滑輪、軸、軸套、夾板應完好,滑輪轉動靈活。

第三款滑車的防墜槽裝置應可靠,使用時滑車根部應加防墜鋼絲繩保護圈。

第四條在受力方向變化較大或高處作業時,不應使用鉤型滑輪,應使用吊環滑輪防止脫鉤。

第五條滑輪組上滑輪和下滑輪在受拉時的最小距離應保持在700~1200mm左右,不得過小。

第六條穿多輪滑鞋時,註意鋼絲繩不允許扭絞,防止轉動。

第七條。定滑輪上部按鈕盡量用雙扣,防止滑輪轉動。如果用單扣,可以用長鐵管穿過滑輪,防止轉動。

第八條。提升皮帶輪前,慢慢用力。吊索拉緊後,檢查有無卡繩、亂繩、脫槽現象,滑輪與滑輪固定處有無松動。只有在檢查沒有問題後,才能開始操作。

第二十三條掛鉤

在使用第壹段中的吊鉤之前,檢查吊鉤上標註的額定起重量不應小於實際起重量。

第二款吊鉤在使用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吊鉤的表面,保持光滑、無裂紋、無刻痕、無銹蝕,轉動靈活。

第三款是使用時將吊帶掛在掛鉤底部。

第四條不得使用鑄造掛鉤。

在第五段中,應特別註意檢查吊鉤危險截面的損壞情況,如磨損和裂紋。

第24條鋼絲繩吊索

自插式鋼絲繩吊索每端的卡扣插入部分的最小距離,無論是直線插入還是花形插入,都不應小於鋼絲繩公稱直徑的10倍。

第二款使用鋼絲繩前,應根據物件重量和起吊方法合理選擇吊索規格,嚴禁超過允許拉力。同時要避免沖擊力,不要用單壹吊索起吊。

第三段起吊有銳邊和銳口的物體時要墊實,禁止鋼絲繩吊索直接接觸這些物體,防止割傷。

第4款鋼絲繩吊索的肢節之間的夾角在起吊時不應過大,壹般不應超過90?,特殊情況不允許超過120?。

第五條。鋼絲繩吊索嚴禁接觸帶電金屬或被電焊、電弧等傷害。如果不可避免,應采取絕緣措施。

第六條鋼絲繩吊索在使用前,應仔細檢查有無磨損、腐蝕、斷絲等損傷,符合報廢條件的吊索不得使用。

第7段。鋼絲繩套報廢的主要條件如下(詳見《起重機鋼絲繩檢驗和報廢標準》GB05972-2006):

壹個撚距內鋼絲繩的斷絲數達到總根數的10%。鋼絲繩單絲表面磨損或腐蝕達到原單絲直徑的40%。鋼絲繩直徑減少量超過原公稱直徑的10%。破股。鋼絲繩受熱或受電損傷時顏色變化明顯。保持架扭曲,嚴重擠壓,股繩嚴重彎曲扭結等。

  • 上一篇:軍人家屬醫療保障政策
  • 下一篇:壹篇600字的半命題作文,十篇文章,題目是我學過的。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