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1.青黴素 G 類。如青黴素G鉀、青黴素G鈉、長效西林等。
2.耐酶青黴素類。如芐基青黴素(新青黴素 II)、氯唑青黴素等。
3.廣譜青黴素類。如芐青黴素、羥芐青黴素等。
4.抗綠膿桿菌廣譜青黴素。如羧基芐青黴素、氧哌嗪青黴素、呋喃芐青黴素等。
5.阿紮黴素。如甲氧西林及其酯類匹美西林等,其特點是較耐酶,對某些陰性桿菌(如: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菌和沙門氏菌)有效,但對綠膿桿菌效果差。
青黴素類抗生素是β-內酰胺類抗生素中的壹大類,由於β-內酰胺作用於細菌的細胞壁,而人體細胞只有細胞膜而無細胞壁,因此對人體的毒性較小,此外還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在壹般劑量下其毒性不是很明顯,但它不能耐受耐藥菌株(如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酶,容易被破壞,其抗菌譜比銅綠假單胞菌更有效。不過,它對耐藥菌株(如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酶沒有抵抗力,容易被其破壞。青黴素 G 有鉀鹽和鈉鹽,鉀鹽不僅不能直接靜註、靜脈滴註,而且要仔細計算鉀離子的用量,以免註入人體後形成高血鉀而抑制心臟功能,導致死亡。
青黴素類抗生素的毒性很小。它是化療指數最大的抗生素。但其青黴素類抗生素常見的過敏反應在各種藥物中居首位,發生率可達5%~10%。對於皮膚反應,表現為皮疹、血管性水腫,最嚴重的為過敏性休克,多在註射後數分鐘內出現呼吸困難、發紺、血壓下降、昏迷、四肢強直等癥狀,最後出現抽搐,搶救不及時可致死亡。各種給藥途徑或各種制劑的應用均可引起過敏性休克,但以註射藥物的發生率最高。過敏反應的發生與藥物劑量的大小無關。對於高度過敏的人來說,即使是非常小的劑量也會引起休克。註射到鞘內可引起癲癇樣發作。長時間大劑量註射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毒性(如引起抽搐、昏迷等),停藥或降低劑量後即可恢復。
使用本品前必須進行皮內試驗。青黴素過敏試驗包括皮試法(簡稱青黴素皮試)和體外試驗法,其中皮內註射法更為準確。皮試本身具有壹定的危險性,過敏性休克死亡的患者中約有 25% 死於皮試。因此,在皮試或註射給藥時,應做好充分的搶救準備。換用不同批次的青黴素時,也需要重復皮試。註射劑和皮試液不穩定,應選擇新鮮制劑。且因腎臟排泄、腎功能不全,劑量應適當調整。另外,局部應用致敏機會多,且細菌易產生耐藥性,故不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