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的原因是尿液中的血量超過正常量時出現血尿。如果1000 ml尿液中有1 ml煙霧,尿液肉眼看起來像血樣或洗肉水樣,稱為肉眼血尿。在尿常規檢查中,如果顯微鏡下高倍視野中有五個以上的紅細胞,或12小時尿液的艾迪計數超過10萬,肉眼無法檢出,則稱為顯微鏡下血尿。發現紅尿後,家長不要驚慌。首先要區分真血尿和假血尿。有些藥物可引起紅尿,如氨基比林、苯妥英鈉、利福平、酚紅等。應與真性血尿相區別。血尿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以下幾種;1、泌尿系統疾病如腎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病毒性腎炎、遺傳性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炎)、結石(腎、膀胱、尿道)、心腎結核、各種先天性畸形、損傷、腫瘤等。2、全身性疾病如出血性疾病、白血病心力衰竭、敗血癥、維生素C和K缺乏、高鈣尿癥、新生兒癥狀等。3、理化因素如食物過敏、輻射暴露、藥物、毒物、運動後。為了明確病因,確定血尿的部位,三杯尿檢可以了解血尿來源,方法很簡單。拿三杯。壹次尿中,第壹杯取前尿,第二杯取中尿,第三杯取後尿。如果第壹杯是血尿,說明血來自尿道;第三杯血尿為終末血尿,病變多在膀胱或後尿道;第壹杯、第二杯、第三杯都是血性的,即全程血尿,提示病變在腎臟或膀胱上方的尿路。需要明確血尿是由什麽樣的疾病引起的,或者根據癥狀和體征進行各種體驗、X線、CT檢查,甚至腎活檢才能確診。血尿與膀胱腫瘤沈文江教授最近公布的全國腫瘤調查顯示,膀胱腫瘤的發病率和致殘率明顯上升,膀胱腫瘤已成為我國十大腫瘤之壹。血尿是膀胱癌不可忽視的危險信號。肉眼可見的血尿原因可能很多,但90%以上是泌尿器官的疾病,尿路腫瘤,如膀胱腫瘤、腎臟腫瘤、腎盂輸尿管腫瘤、尿道腫瘤、男性前列腺腫瘤等。,應該是先想到的。肉眼血尿是指排出的尿液呈鮮紅色或粉紅色,有時甚至有小血塊。肉眼血尿約10%-15%為惡性腫瘤。隨著年齡的增長,泌尿系惡性腫瘤患者肉眼血尿的發生率增加。40歲以下肉眼血尿中,1/10為惡性腫瘤。50-59歲,1/4是癌;60-69歲的1/3以上是癌癥;70歲以上,70%是癌癥。中老年人血尿的發生必須引起重視。在肉眼可見的血尿發生之前,可能存在肉眼不可見,顯微鏡下才可見的血尿,體檢時只能通過尿檢發現。肉眼血尿是膀胱癌最早和最常見的癥狀。血尿有兩個明顯的特點。第壹,無痛。患者可有明顯血尿,無任何疼痛。二是間歇性血尿,腫瘤部位的血管破裂、潰瘍、壞死,引起血管損傷和血尿,凝固後止血,破壞後反復出血。膀胱癌患者從第壹次肉眼血尿到第二次肉眼血尿,很多患者有半年到壹年的間隔。用抗生素和止血藥治療,可暫時止住血尿,但切不可掉以輕心,否則會延誤診治。肉眼血尿的嚴重程度與膀胱腫瘤的大小、數目、惡性程度有關,但不壹定成正比,因此肉眼血尿的嚴重程度不能用來估計膀胱腫瘤的疾病分期。肉眼血尿,即使只有壹次,也應詳細檢查。早期膀胱腫瘤很少有尿路刺激癥狀。如果膀胱腫瘤被感染或生長在膀胱下部,早期可能會出現尿急、尿頻、排尿疼痛和排尿困難等尿路刺激癥狀。膀胱癌患者多在50歲以上,3/4為男性患者,且多為吸煙者。如果出現肉眼血尿,要檢查尿液中是否有癌細胞,還要做膀胱鏡、尿路造影等檢查。必要的話可以做CT,核磁共振,b超。如何確定血尿來源?在發現血尿時,首先要確定是否是真性血尿,即排除壹些原因引起的假性血尿和紅尿。前者是由於月經、痔瘡出血或尿道口附近的疾病引起的出血並混有尿液;後者如接觸某些色素或藥物如利福平、某些毒物(苯酚、壹氧化碳、氯仿、蛇毒)、藥物(磺胺、奎寧)、擠壓傷、瘧疾、輸錯血等引起的血紅蛋白尿或肌紅蛋白尿。壹過性血尿可由花粉、化學物質或藥物過敏引起,月經期、劇烈運動和病毒感染也可發生,壹般無意義。只有排除以上所有情況,重復檢查均為血尿時,才應引起重視,通過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等輔助檢查做出診斷。確診真性血尿後,應進行血尿的定位診斷,區分血尿來源於腎實質還是尿路:①如果尿沈渣中發現管型,尤其是紅細胞管型,說明出血來源於腎實質;②血尿伴嚴重蛋白尿幾乎都是腎小球性血尿的征象;③如果尿液中能找到含免疫球蛋白的管型,多為腎實質出血;④對於腎小球疾病引起的血尿,大部分紅細胞變形,形態不壹,大小差異明顯,但不是腎小球性血尿,大部分紅細胞大小正常,少數為變形紅細胞。非腎小球性血尿的病因非常復雜,應特別註意泌尿生殖系統惡性腫瘤。兩類血尿的對癥治療原則也是相反的。腎小球性血尿往往需要抗凝、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或活血化瘀,而非腎小球性血尿往往需要止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