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旅遊景點已開發:中江銅山景區、中江梅西湖景區、中江木羅山森林公園、中江雞光水庫、中江白塔寺、中江陽平關景區、中江黃繼光紀念館、中江壽寧寺、中江玄武廟、中江文廟。
中江銅山風景區
四川著名古文化景區。位於中江縣廣福鎮,因位於古銅山縣城而得名。它離縣城大約50公裏。景區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如柑橘亮子崖墓、東漢民主塔亮子崖墓、郁江石刻群、中江八景等,聞名全川。景區名人輩出,有五代天文學家趙,宋代學者,文學家,明代宰相王維賢,當代英雄黃繼光、等。
銅山風景區是壹處歷史遺跡。唐貞觀二十二年,在此設銅監署,收銅鑄錢,故稱“銅山”,又稱“古銅山”。據說這裏是前可汗鄧通賺錢鑄鼓的地方,至今仍有古礦洞。這裏被銅山和郁江環繞,是蘇易簡、北寧名臣、學者蘇舜欽和明代大學士王維賢的故鄉。它位於縣城以南約40公裏的廣福鎮。銅山有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柑橘顏良墓,距今約兩千年。有郁江摩崖石刻(其中美女秋日日光浴尤為罕見珍貴),分別產於唐、宋、明、清。
景區內的古雅庫什寧、光祿阪、梅坡、銅山八景,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前來參觀憑吊,留下了大量的碑刻、詩詞、碑刻、石刻。有司馬光寫的《風火家卦》古訓。有初唐書法家余士南寫的碑文《登臨金門》;有唐代詩聖杜甫途經雅庫什寧時所寫的著名詩句《光祿半行》。它不僅是古代石質遺跡集中的地方,也是人文景觀的風景區。
中江梅西湖風景區
四川中部的休閑勝地。位於中江縣興隆鎮龍泉山中段的西美山下,距縣城約20公裏。大型商務會議中心、休閑旅遊景點。景區依山傍水,風景優美,遊樂設施齊全。景區內有四川著名的白馬寺。
中江外羅山森林公園
四川省級森林公園。位於中江縣彭輝鄉龍泉山中段幹線上,距縣城約18km。景區內有數萬棵柏樹,被譽為“天然氧吧”。主體屬於龍泉山向東北延伸的壹支。山的最高高度是986米,最高海拔是698米。景區內,川北中部以佛教文化和長壽文化著稱,集豪氣、奇、剛、美、隱、強、險於壹身。地下礦泉水資源豐富,森林茂密,野生動植物眾多。以及清末張南征將軍的古戰場遺址和葬地,使景區具有悠久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森林公園總體規劃:總面積2500公頃,有8個主景區,186個景點,8個遊客服務功能區,48公裏的觀光車道,120公裏的人行道,8.6公裏的觀光索道,建築面積65公頃,2個水上遊樂園,1個礦泉水遊泳池。
森林公園基礎設施現狀:利用地下礦泉水資源,供水充足;通信光纜四通八達,車站信息覆蓋整個景區,供電采用200千伏國家電網;交通順暢,水泥路面35公裏,占遊覽車道總長的73%。羅威山中央旅遊區已初具規模,威威品牌礦泉水進入中國十大綠色礦泉水行業。
森林公園投資規模:總投資1億-1350萬元。其中景區8000萬元,水上遊樂園350萬元,觀光索道100萬元,觀光人行道600萬元,觀光巴士500萬元,植被綠化500萬元,供水站100萬元,新開發礦泉水廠200萬元。
資金來源:上級支持森林公園建設2000萬元,國家貼息貸款4350萬元,招商引資3000萬元,自籌2000萬元。
投資效益及前景:總體規劃完成後,外羅山森林公園將成為川西平原上規模大、效益好、遊客多的省級森林公園,成為德陽、成都、綿陽乃至全國的又壹旅遊勝地。在今年遊客超過10萬人次的基礎上,預計增長200%,達到年接待遊客50萬人次的能力。門票收入年均可達3700萬元,礦泉水生產等其他相關產業可創收6000萬元,五年內可收回全部投資。並帶動交通運輸、餐飲服務、手工業等行業發展,解決5千人就業。
中江極光水庫
極光水庫位於四川省中江縣極光鎮。它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湖區綿延約21公裏,面積1.2萬畝,總庫容9820萬立方米,可灌溉農田36萬畝。湖區有58個岔口和彎道,湖區最深蓄水33-43米。雞光湖可開發水面面積654.38+0.2萬畝,可開發土地面積2.6萬畝。在湖的開闊地帶,湖水如鏡,湛藍清澈,山川相映;湖窄的地方,河靜靜的彎曲,像世外桃源。湖邊有許多山峰,有著盆地和丘陵特有的美、靜、奇、靜。山、河、樹的和諧交融令人驚嘆!
這個水庫覆蓋了這個國家以外的五個城鎮。這裏是超級英雄黃繼光的故鄉,因此得名繼光水庫。中江縣吉光水庫是人民渠七期工程的重點蓄水工程,總庫容8900萬立方米。位於吉光鎮,為紀念特戰隊員黃繼光而得名。
繼光水庫距中江縣城22公裏,距德陽64公裏,距成都100公裏,水庫尾橫跨洛桂公路。庫區位於四川盆地腹部丘陵地帶,屬亞熱帶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65438±06℃。
水庫長265,438+0 km,有58條叉、溝、灣,形似駕雲龍。蓄水最深43米,最淺35米。圖書館寬闊湛藍,山巒倒影,狹窄的庫存中河流港口交錯,自然有趣。庫區沿線,峰巒連綿,峰轉景。尤其是中段,山上蒼松翠柏,農家樂靜謐田園。密林裏,山和樹都是灰色的。湖水碧綠,山川濃蔭,內景如畫。有許多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民間傳說。庫首樹木茂密,水域寬闊,已建成三棟建築。壹個是療養中心,壹個娛樂場所,圖書館頭還有壹個密集的半島,環境優雅,適合打獵。
在庫尾至洛桂公路旁建有壹座古典建築,供遊客餐飲娛樂。同時還有觀光船,有快艇、摩托艇、小劃艇,讓妳感到輕松愉快。
中江白塔寺
四川有名的剎車。位於中江縣開江鎮,距縣城中心約2公裏,是川中名寺。寺後北塔山上的宋代古塔是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國高僧石大師傳授如意金剛法的基地。寺廟由天王殿、地藏殿、珈藍神殿殿、大佛殿、大悲觀音殿、大維金剛殿、五層、五亭、五院、壹塔組成。28米高的露天緬甸玉佛像,1640尊佛像,妙不可言,壹絕。
著名的白塔寺位於四川省中江縣北部的塔山腳下。由天王殿、觀音殿等宏偉建築組成。寺內楹聯匾額眾多,雕梁畫棟、觀音造像藝術水準達到國內壹流。【宋代】千年寶塔立於山頂。這裏是國內僧人釋海釋氣,傳授如意金剛佛法的基地。目前是中國唯壹的觀世音菩薩金剛道場。國內外來學佛、習武、觀光的人絡繹不絕。該寺倡導弘揚人間佛教精神,已成為壹座集旅遊、教佛為壹體的現代化寺廟。山門前有壹幅對聯:
景色煥然壹新,山河壯麗。
善行大有幫助,且看南北奇景。
白塔寺就坐落在這樣壹片人傑地靈的土地上。她依山傍水,腳下是蜿蜒的開江,環城奔流。後面,高聳的北塔頂上,壹座石砌的14級[宋代]古塔直插雲霄。沿著186級2米寬的石梯登上山頂,富饒遼闊的田野和繁榮美麗的縣城盡收眼底,山頂涼風習習,足以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古塔旁邊有壹座紀念碑。碑上的碑文寫著:“中江北塔建於何時?縣誌雖無記載,但其結構密集堅固,建於[宋],距今八百余年。”
自1994以來,每天都有遊客來到白塔寺,接待了來自亞洲、美洲、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其他省市地區的數十萬人次,遊客更是不計其數。
中江陽平關景區
陽平關位於四川省道教發源地中江縣城西7公裏的開江河畔,是省內著名風景區。有地下洞穴、古戰場、三峽風光、古道教中央堂區“陽平李杜”印章、東漢崖墓等。描寫陽平關的《古綿州八哥》在中國文學史上已有記載。是古代中江的水陸通道。兩岸峰巒疊嶂,高聳於能源工業之上,形成三峽風光;在古代,蔔式奴隸、蜀王程道陽、清朝農民起義軍李永合等都曾在景區內的天臺山、雞冠山等地駐軍練武。雞冠山山腰的三清洞是壹個神奇絕世的溶洞,長八裏,現已開發1500米。洞內懸掛著石筍,洞口由河流和田野組成。這個洞穴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於壹體。
景區內有民族英雄文天祥第七代傳人定居陽平的“正氣堂”遺跡;有壹個美麗的傳說,天臺寺的鐵牡丹從不下山。有近幾年出土的古道教中央堂區“陽平李杜”印章;有東寒崖墓和安百裏廟紀念碑;有晚清著名學者李福垣的“榕海園”遺址;有壹個50年代在四川引起轟動的“天龍湖”。高高懸掛在河面上的鐵索橋,雄鎮江旁的大佛巖,無不向遊人訴說著陽平關的歷史滄桑。中國文學史上記載的綿州八哥,帶妳進入壹個古老的夢境。......
黃繼光紀念館
黃繼光紀念館是壹座仿古園林建築,位於城東松柏參天的奎山腳下。占地面積654.38+0.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它有壹個門廳,壹個中心廣場,兩個中朝友誼亭和五個漢白玉浮雕。為紀念1952年6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的中國人民誌願軍超級英雄黃繼光,1962年6月在縣城文廟建立黃繼光紀念館。1984年5月,城東奎山腳下新建博物館,現為黃繼光紀念館。
黃繼光紀念館前臨東西,背依奎山,風景秀麗。奎山松柏常青,青草蔥郁,山頂電視塔高入雲端;東溪河碧波蕩漾。它的兩邊是東河公園,那裏的花是垂柳,在裏面遊泳,是縣城的壹個景點。紀念館陳列著朝鮮人民贈送的禮品、金日成主席的題詞以及中國領導人董、朱德、、劉伯承、楊、郭沫若、何香凝、謝覺哉的題詞和對聯。
紀念景區位於整個博物館的中部,主要用於舉行紀念活動和手拍照片。紀念館大門為中世紀牌樓建築,董副主席題寫的“黃繼光紀念館”橫匾高懸其上。踏進大門,迎面是高高的平臺上壹躍而起撲向敵人機槍的黃繼光雕像。雕像掩映在松柏之間,將這位偉大戰士的英雄時刻變成了永恒的紀念。雕像下的巖石上有鄧小平同誌題寫的“黃繼光,超級英雄”七個大字和“從軍”、“請上甘嶺戰鬥”、“上甘嶺戰鬥”、“為勝利歡呼”、“懷念英雄”五幅漢白玉浮雕。雕像後有中朝友好協會會長、中國人民抗美援朝協會會長郭沫若同誌題寫的四個大字。浮雕的左右兩側是中朝友誼亭,亭內懸掛著董和郭沫若慷慨大方、風格各異的手書對聯。
展區位於景區右側,由五個依山而降的展室、曲廊、花道組成。展區的建築特色是簡約的民居風格,與四季飄香的中央花園、曲吧、水榭構成壹幅莊嚴溫馨的畫卷。
通過展示近500件實物、圖片、組畫、模型,詳細介紹了黃繼光同誌從壹個貧苦農民的兒子成長為中國人民誌願軍超級英雄的光輝歷程。整個菜單突出了他顧全大局,無私無畏,頑強拼搏,為了勝利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機槍口的英雄壯舉。同時體現了中國誌願軍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走進陳列室,會把人們帶入壹幅遙遠卻難忘的歷史畫卷。5個展廳分為11部分:黨和國家領導人、領導機關題詞;英雄的故鄉;悲慘的童年;翻身,獲得解放;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黃繼光參軍了;英勇獻身,為國爭光;歷史見證英雄業績,後人會發光;家鄉人懷念英雄;中朝友誼萬古長青。生動翔實的展覽和身臨其境的參觀,讓人們更加認識到黃繼光烈士為祖國和世界和平獻身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更加認識到抗擊侵略、保衛國家的重大意義。
紀念館每天對外開放,每年接待韓國朋友和許多國內遊客。黃繼光紀念館先後被德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青少年教育基地”,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國家教委等六部門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中江縣壽寧寺景區
壽寧寺位於四川省中江縣城西側,北面是險峻的樓廟山,而清澈見底的開江則與縣城南北兩塔相競,並襯托出同城的東魁山。寺後廟山北麓有古跡“玉局洞”,寺前有中江八景之壹的“樓廟魏飛”,吸引著來此拜佛的人登高觀賞。清代,市府官員寧左到廟山,廟山有詩:“嘆不尋常,入獄真不同。四面峰巒彩繪,壹灣流水傾瀉瑤臺。燕子與春風共舞,風送松濤聲遠近。看著地面升起的霧靄,我不知道自己在彩雲中的何處。”三言兩語就把樓妙山的美景繪成了彩色。
壽寧寺,原名聖壽寺,建於隋太帝二年(619)。該寺現址原為樓廟山古寺舊址。原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正果法師,青年時期在聖壽寺出家。法師臨死前說:“四川中江縣壽寧寺是我的僧寺。希望能回去看看。”後來,由於業務繁忙,他沒能這樣做。不幸於10月20日1987 165438在北京廣濟寺去世。同年65438+2月,中國佛教協會致函中江縣人民政府,希望修復開放正果大師佛寺。但由於年代久遠,原聖壽寺大殿已嚴重受損。為實現正果大師的夙願,緬懷這位愛國愛教的高僧,經中江縣人民政府批準,決定將聖壽寺遷至縣城附近的樓廟山古寺舊址,即今天寺廟所在地,並以正果大師生前所說的話命名。
壽寧寺歷代多次重修。現存的觀音殿、大雄寶殿、天王殿均為明清建築。宋興祖(大理寺正清)於明朝崇禎年間(1632)捐資修建觀音殿。清乾隆年間(1752),大雄寶殿建成。道光十年(1830),天王殿建成。1950後,寺內被雅聖部主管占據,除佛像外保存完好。中江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修僧出家的建議。在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縣財政撥款6萬元,無償遷出寺廟獨立單位。寺廟維護所需資金主要依靠廣大信教群眾的捐款和寺內住持僧人與護法居士共同開辦的自養事業。歷經十年,現有的明清古建築觀音殿、大雄寶殿、天王殿已修繕壹新,並建成了正國師紀念館。
經過維修,大雄寶殿仍保持明清重檐建築結構。建築雕刻精致美觀,人物動物造型各異,栩栩如生。大殿中央有壹尊由四川省佛教協會捐贈的緬甸玉佛,工藝精湛,造型剛勁有力。大殿正中,還有壹尊漢白玉悉達多喬達摩像,由壽寧寺設計,本省工匠雕刻。佛像高三米,線條流暢,形象生動。左右各有阿難和卡亞的塑像。大雄寶殿後有阿彌陀佛,左右有文殊、普賢像。大殿兩側各有十八羅漢,姿態各異,十分醒目。
觀音堂是明代的壹座重檐木結構建築。屋檐四角與周圍的龍選為壹組,向上彎曲,別具風格。從樓上可以看到二梁上寫有“以財築堡,大理寺對宋興祖殘忍”等字樣。廟裏的三對西洋造像,心地善良,嚴於律己。
由於年久失修,天王廟成了壹座墻柱傾斜的危樓。重建於1992,重建後的天王殿雄偉壯觀。大殿正中有壹尊彌勒佛像,兩側有四尊天王像。大殿前有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寺廟牌匾。
在壽寧寺,壹代又壹代的大和尚,大德輩出。清代著名僧人辛年輕時曾在此剃度,並長期駐此。他精於繪畫,精通梵天,有相當的造詣。他是壹個虔誠的僧侶。他的徒弟屈光師傅是正果大師的剃度師傅。
正果法師,俗名張,四川自貢人,1913歲。19歲時,在新都北幸求出家。被屈光法師剃度後,隨師住在中江聖壽寺。1934年由成都文淑學院壹比丘出家,1936年考入重慶漢藏宗教科學院,1950後永久居住在京。正果大師立誌尋求佛教真理,畢生致力於佛教事業。他是壹個品德高尚、紀律嚴明、學識淵博、愛國愛教的高僧。正果法師歷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北京廣濟寺方丈。他壹生身兼數職,為中國佛教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寫的《佛教基礎知識》是壹部介紹佛教思想體系的入門著作。他的修行以禪為主,幾十年如壹日的堅持,寫了壹本書《禪的主旨》。為了緬懷這位當代高僧,每年165438+10月20日正果大師逝世紀念日,都會在中江壽寧寺舉行祭奠儀式。1997年,正果大師逝世十周年,在壽寧寺右側修建了正果大師紀念館。在紀念館的中央,有壹幅鄭國博士的遺像,廳內陳列著鄭國博士的作品,兩側有挽聯、悼詞和字畫,其中趙樸初先生所寫的詩詞格外引人註目。
壽寧寺有十個和尚,負責分工和民主管理。寺內環境幽靜有序,晨鐘暮鼓,白凡悠揚,深得信教群眾的信賴和喜愛。壽寧寺成為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壽寧寺目前是監獄裏的通識教育碩士。他今年70歲,祖籍四川劍亭。1946出家,師從趙誠大師。
位於中江縣城東的旭東溪河畔,有玄武山。這座山有兩座山峰,看起來像兩座山,其實是壹座。左山蜿蜒如蛇,右山形似龜,故有“玄武”之名,犬牙交錯,六曲三曲,環環相扣,山下東溪纏綿,如畫。唐甘源二年(公元759年),在玄武山修建了昌贛寺,又稱玄武寺。宋誌平二年(公元1065年),朝廷命天下避“玄”、“吳、J諱”,玄武寺改名為代瑜記。黛玉集曾數次歸佛道管轄。玄武寺金碧輝煌,樹木蔥郁。前後殿連同山門、禪房、廂房等佛龕,占地約4畝。
歷代都有僧人或道士住持,香火不絕。山腳下有壹座聖泉石,周圍有“萬柳龍葵”、“三苔續脈”等名勝古跡,常年吸引遊客。湯寶英元年(公元762年),著名詩人杜甫到昌贛寺觀看壁畫,並寫下了壹首名詩《玄武禪師墻》。玄武觀有正殿,高12米,寬14米,深17米,雄偉莊嚴。廟前至今還保留著南宋嘉定年間真武的畫像碑。畫像佩劍,腳踩龜蛇,神態優雅。額頭上印著“大雄真武像”四個字,下面還有20行小字。雕刻精美。與東山寺和寺後的聖泉共同構成了壹幅幹凈、和諧、優雅的自然畫卷。因為環境優美,千百年來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這裏的詩人們紛紛前來觀賞、遊覽。如南北朝時的大畫家顧虎頭,唐代的、陸、杜甫,宋代的蘇軾,都曾在此留下作品。
中江文廟
孔廟又稱孔廟或文廟,是供奉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中江文廟位於縣城下南街,占地壹公頃多。東西寬50.2m,南面:具體長度212.46m,四周砂漿紅墻。萬仞宮墻、東西方石坊、欞星門、天池、池畔、大成殿、崇聖殿、明觀殿、象仙殿、藏經閣、鐘鼓樓等部分構成了壹個完整的、宏偉典雅的結構,古代4;1,莊嚴的建築。院內遍布柏樹,高大的柏樹巍然屹立,遮天蔽日。
二三十年前,每當夕陽西下,黃昏降臨時,廟中常有數百只烏鴉和白鷺,在夕陽的余暉中發出聲響,各歸其巢,是中江縣的壹大奇觀。中江文廟建於何時,現在不得而知。據《康熙縣誌》記載,古文廟早已廢棄。宋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九正還中江縣令於文東,主持修復文廟。此後多次修繕擴建,成為四川保存較完整的文廟之壹。
文廟的主體建築是大成殿,分為五部分。它有8米高。殿前有七級臺階,臺階下有青石。廟裏有壹尊孔子的雕像。左右是孔子弟子九賢的牌位。據傳說,塑造孔子聖像的黏土是從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運來的。明朝洪武年間,朝廷下令全國停止塑孔子像,改為“木牌”祭神。已經塑好的泥塑不丟棄,沒有塑好的不允許再塑。所以據說中江的孔廟只有七尊孔子泥塑,中江縣得了壹尊。塑像生動莊嚴,棋如人生。解放後,文廟被單位占用,因基建需要,靈興門、藏經閣被拆除。其他建築大部分還保存完好,古柏已枯萎雕零,但文廟仍是中江縣的名勝之壹。
中江龍華山莊
川中休閑度假村位於中江縣通濟鎮,距縣城約10公裏。是集觀光、會議、休閑、度假為壹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度假村占地200多畝,依山傍水,環境幽靜,娛樂設施齊全。有著名的景點,如石雕,人工海灘和小長城。度假村內有網球、保齡球等體育設施,被譽為山城、水城、不夜城。
我是德陽人,歡迎來到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