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介紹:
英文名:Capillary Wormwood Herb,
其他別名:Artemisia capillaris、Attemisia capillaris、Capillary Wormwood:
原產地: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
采收:春季苗高6-10厘米時采收,或秋季花蕾長至初花時采收,除去雜質和老莖,曬幹。春季采收的稱為 "綿茵陳",秋季采收的稱為 "茵陳蒿"。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
用法與用量:6~15克。外用、煎湯、熏蒸適量。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防潮。
備註:用於濕熱熏蒸及黃疸病,可用單味、大劑量煎湯內服;亦可與大黃、梔子等同用。若小便不利明顯者,可與澤瀉、豬苓等同用。本品退黃疸效果很好,故除用於濕熱黃疸外,對於患有寒濕或素體陽虛發生的陰黃之癥,也可應用。但應與溫熱祛寒之品同用,如玉竹、旱蓮草等,以祛陰寒、退黃疸。
摘錄:"中國藥典》
食療湯劑:用茵陳、鯽魚煎湯,猛火煮壹小時飲用,可有效清肝熱,是廣東人常用的食療湯劑。茵陳清熱利濕,退黃疸。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藥理研究有利膽、保肝功能、解熱、抗炎、降脂、降壓、擴冠等作用。
1、茵陳治病人金黃等癥,語言不多,四肢無力,善臥睡,吐涎沫:茵陳蒿、白苔皮各50克。上二味粗搗篩。每服15克,水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聖濟總錄》茵陳湯)
2、茵陳治療男子黃疸:茵陳蒿四根,梔子七枚,田螺壹大枚,連殼搗爛,以白酒百沸壹大杯,沖汁飲之。(綱目》)
3、茵陳治陽明病,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汲水漿,瘀熱在身,身黃。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去碎),大黃二兩(去皮)。以水壹鬥二升,先煮糜,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小便如皂角汁(《傷寒論》張仲景茵陳蒿湯)
4、茵陳治頭發黃,脈沈細而遲,四肢逆冷,腰以上汗出:茵陳100克,闌尾炎壹片八片,幹姜(炮)75克。甘草(炙)壹兩。上為粗末。分為四貼,水煎服。(《玉機微義》茵陳四逆湯)
5、茵陳治感冒、黃疸、漆瘡:茵陳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誌》)
6、茵陳治療厥陰癘風病(此病全身出現斑塊、白塊):茵陳蒿二握,水壹鬥五升,煮取七升,先用皂莢湯洗,次用此湯洗,冷則更洗,隔日壹洗,否則,恐痛也。(《崔氏編方》)
7、黃疸遍身:青蒿壹把,用生姜壹塊搗爛,每日擦胸四肢。
8、眼睛發熱、紅腫:用青蒿、車前子等分,煎湯,以細茶分幾次服。
9、黃疸、黃疸發熱:用辰砂切細熬湯服。生食亦可,又治傷寒頭痛,風熱癢瘧,利小便。本方稱茵陳湯。
10、風病攣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展):青蒿壹斤,秫米壹石,面粉三斤,和勻按常法沖服,每日壹飲。
11、陳皮治遍身風癢疥瘡:陳皮不計多少,熬濃汁洗之。(《千金方》)
12、茵陳治風癮胗,皮膚腫癢:茵陳蒿50克,荷葉25克。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5克,冷蜜水調下,食後服。(《聖濟總錄》茵陳蒿散)性狀鑒別
茵陳幼苗多為蜷縮團狀,全株密被白毛、灰綠色,綿軟如絨;莖長7~10cm,基部較粗部,完整的葉多具柄,與細莖相連,葉片分裂成絲狀。 葉多分裂成絲狀,柔軟如絨;氣微香,味微苦。以嫩、軟、灰白色、香氣濃者為佳。
而鐘形茵陳莖略呈方形,灰黑色,長約60厘米;葉對生,羽狀分裂,萼實如鐘,罐狀,有毛;氣微香,味微苦。白花茵為圓柱形莖,青綠色,略帶紫色;葉卵形,全緣;有的可見穗狀聚傘花序;氣芳香,味辛涼。
藥材鑒別
青蒿、白蒿氣味芳香,均能清利濕熱,故濕熱黃疸、濕溫、暑溫之證,均可應用。但茵陳主入脾胃,為退黃主藥;青蒿主入肝、膽,功專解骨蒸勞熱,尤能疏泄暑溫之火,為骨蒸勞熱、瘧疾、寒熱往來及暑溫壯熱之常用藥。清熱利尿,退黃疸。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藥理研究有利膽、保肝功能解熱、抗炎、降脂、擴冠的作用,當然這只是對西藥中提取的茵陳成分做出來的研究,臨床應用效果如何不好確定。茵陳的毒性是中樞抑制,表現為嗜睡、流涎等。過量服用陳皮可引起頭暈、惡心、腹瀉、上腹不適、急性肝膽損傷等,也有心律失常的報道,但陳皮的治療劑量壹般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害作用。
茵陳有明顯的保肝作用,對甲、乙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有顯著療效。利膽,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膽汁中膽酸和膽紅素的排出作用。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熱平喘、驅蛔蟲及抑制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和細菌的作用。
1、利膽作用
本品煎煮、水浸、去揮發油
水浸液、揮發油、醇提取物、6,7-二甲氧基香豆素、綠原酸等均有促進膽汁分泌和利膽作用。本品水浸液 0.25g/kg,或精制浸液(除去揮發油和未除去揮發油)1g/kg 靜脈註射於急性膽囊炎插管犬,或精制浸液 1g/kg 給慢性膽囊造瘺犬灌胃,無論是對健康犬還是四氯化碳所致肝損傷犬,均有利膽作用,膽汁分泌增加時其幹重也增加。6,7-二甲氧基香豆素 0.2g/kg 或 0.2g/kg 或 0.3g/kg 註入麻醉大鼠十二指腸,30 分鐘後膽汁分泌平均增加 50%或 180%。在慢性膽囊炎犬中,0.3 克/千克灌胃可在 3 小時內使膽汁平均增加 73.86%。茵陳色酮也是主要的利膽成分,可促進膽汁排泄。對羥基苯乙酮對大鼠有明顯的利膽作用,能增加膽汁分泌,還能增加膽汁固形物、膽汁酸和膽紅素的排泄量,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傷也有同樣的作用。另據報道,茵陳成分的利膽作用強弱依次為茵陳香豆酸 A、茵陳香豆酸 B、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陳色原酮。
註射
0mg/kg茵陳色原酮和靜脈註射l00mg/kg茵陳色原酮對大鼠有明顯的利膽作用,而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作用不明顯,茵陳煎劑還能降低麻醉犬Oddi括約肌的張力。茵陳煎劑也能降低麻醉犬 Oddi's括約肌的張力。茵陳酰胺、茵陳酰胺、茵陳酰胺、茵陳酰胺還具有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的作用。
2、對肝臟的作用
給予四氯化碳所致肝損傷的大鼠每日皮下註射煎劑0.61g,第八天作組織學檢查,可見治療組動物肝細胞腫脹、氣球化、脂肪變性和壞死較對照組有不同程度的減輕。
口服液
蛋白質和核糖核酸含量已恢復或接近正常,血清谷丙轉氨酶活性明顯下降,提示仍有壹定的保肝作用,青蒿煎劑0.25ml/10g灌胃給小鼠,每日2次,連續4天,測定肝臟P450的含量。結果表明,水煎劑增加了肝臟 P450 含量、肝臟/體重比,縮短了異戊巴比妥鈉誘導的睡眠時間,初步表明水煎劑能誘導小鼠肝酶。由於肝酶除參與藥物代謝外,還參與膽汁酸、膽紅素、酯類和某些毒物的代謝,因此肝酶的誘導作用可能與茵陳的利膽退黃功能有關。
茵陳中的壹些黃酮類和香豆素類成分對大鼠肝細胞有抗氯氟烴或半乳糖誘導的細胞毒性作用,其作用強度依次為茵陳色酮、莨菪亭、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陳黃酮、槲皮素、異鼠李素。茵陳蒿湯復方中的有效成分能顯著降低急性黃疸型大鼠的血清谷草轉氨酶(SGPT)和谷草轉氨酶(SGOT)水平,而對血清膽紅素(SB)的影響較小。此外,6,7-二甲氧基香豆素對肝細胞損傷也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3、解熱作用
對小鼠正常體溫的影響:給小鼠腹腔註射茵梔黃水懸液 40、80 毫克/千克,對照組用生理鹽水。給藥前各組正常體溫分別為 37.7±0.06、37.8±0.07 和 37.7±0.08℃(X±SE),給藥後 30 分鐘測得的體溫平均值分別為 36.3±0.05、35.5±0.04 和 37.6±0.08℃。給藥組的體溫均低於給藥前,差異有顯著性(P<0.01),而對照組無變化。另以40、20mg/kg劑量,腹腔註射兩組小鼠,連續測定體溫,40mg/kg劑量組降溫持續達6小時,20mg/kg組約3小時體溫逐漸恢復。
對大鼠正常體溫的影響:取體重40~60g的大鼠,口服或腹腔註射伊諾菌素,分5個劑量組(125、250、500mg/kg和5、20、40mg/kg)給藥,並設氯丙嗪陽性對照組和正常對照組。分別於給藥後 0.5、1、2、3、4 和 8 小時測量壹次肛溫。結果給藥組大鼠正常體溫均有明顯下降,作用強度與給藥劑量呈正相關,體溫下降幅度隨劑量增加而增大,作用時間隨劑量增加而延長。壹般情況下,給藥後0.5小時可見體溫下降,1-2小時達到高峰,維持時間約4小時。
鮮啤酒酵母對大鼠的解熱作用:口服250mg/kg銀翹散(1%西黃芪膠懸液),同時口服復方安乃近(氨基比林400mg/kg,安乃近600mg/kg),以及口服等量的1%西黃芪膠作為對照。結果表明,稻瘟靈和復方安乃近對新鮮啤酒酵母熱病大鼠均有較好的解熱作用,均在給藥後0.5小時開始出現解熱作用,可在2小時左右使體溫降低3℃左右,維持時間可達4小時左右。
對2,4-二硝基苯酚所致發熱大鼠的退熱和預防作用:腹腔註射稻瘟靈40mg/kg與陽性對照氨苯蝶啶80mg/kg和生理鹽水對照組比較,給藥3小時後給藥組體溫下降率與生理鹽水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稻瘟靈的預防作用高於氨苯蝶啶(P<0.05)。
因諾菌素20mg/kg腹腔註射對傷寒桿菌和2,4-二硝基苯酚引起的發熱家兔有較好的解熱作用。
4、降血脂、擴張冠狀動脈和促纖維蛋白溶解作用
實驗性高膽固醇血癥家兔灌服茵陳煎劑3g/kg,用藥2-3周後,治療組血清膽固醇下降19.2mg%和30mg%,β-脂蛋白也明顯下降,動脈壁粥樣硬化較對照組輕,兔主動脈壁膽固醇含量也較對照組明顯降低,說明茵陳對傷寒桿菌和2,4-二硝基苯酚引起的發熱有壹定療效。與對照組相比,兔主動脈壁膽固醇含量也明顯降低,說明茵陳有壹定的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茵陳註射液和 6,7-二甲氧基香豆素能增加離體兔心臟冠狀動脈的流量。6,7-二甲氧基香豆素能抑制 NE、5-HT、HIS 和 At-Ⅱ 對血管平滑肌的收縮作用。平滑肌收縮,其作用方式與硝酸甘油十分相似。
5、降壓作用
茵陳水提取物、乙醇、水提取物、揮發油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均有降壓作用。後者0.4-10mg/kg靜脈或十二指腸給藥,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大鼠、貓、兔均有明顯降壓作用。這種作用不受六羥基季胺和阿托品的阻斷,不受芐胺唑啉的增強,也不拮抗腎上腺素的降壓作用。當以 1/50-1/10 的劑量靜脈註射到椎動脈時,降壓強度與全劑量大致相同,這表明其降壓作用可能是中樞性的。Hamartolactone 具有顯著的降壓和鎮靜作用。其降壓作用強於甲基多巴。狗靜脈註射 l0mg/kg 後,血壓在 160 分鐘內下降 58.6%,而相同劑量的甲基多巴在 120 分鐘內血壓下降 12.4%。哈馬托內酯還有利尿作用。
6、抗菌、消炎作用
體外試驗證明,茵陳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福氏痢疾桿菌、誌賀氏痢疾桿菌、白喉腦膜炎菌、枯草桿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 的煎劑能完全抑制人體結核分枝桿菌的生長。1:100 的濃度對人型和牛型結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茵陳色原酮體外試驗對氯黴素的抗菌作用有拮抗作用。茵陳色原酮具有很高的抗菌作用,特別是對皮膚致病絲狀菌作用強大,表現為殺菌效果好,經長時間100℃以上高溫處理,其抗菌力仍不降低。在 0.25μg/ml 的濃度下,它還能完全阻止猩紅毛癬菌的生長和繁殖。青蒿素內酯對鼠角蟲膠引起的腫脹有消炎作用。醋酸撚轉法和熱板法均有鎮痛作用。
7、對平滑肌的影響
茵陳煎劑和酒精註射液對離體兔腸有輕微興奮作用。水浸液能抑制犬原位和兔離體腸肌的活動。揮發油能降低蛙和兔離體腸道的活性和張力。精制註射液對兔非妊娠子宮和豚鼠產後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對未孕豚鼠子宮的興奮作用可被苯腎上腺素拮抗。
8、黃曲黴毒素的作用
青蒿煎劑對致癌物黃曲黴毒素B1(AFB1)誘導的TA98移碼型、TA100堿基置換型突變反應突變抑制實驗表明,青蒿煎劑對AFB1的致突變作用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有劑量效應關系。提示其對預防肝癌可能有壹定意義。
9、對免疫功能的作用
它具有促進白細胞分裂,增加白細胞數量,提高T細胞的免疫活性,參與機體免疫調節和幹擾素的作用,從而從多方面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茵陳中的咖啡酸具有增加白細胞數量、利尿止吐、抗生育等作用。口服茵陳250mg/kg,可明顯增強移植腫瘤小鼠的遲發型超敏反應。
10、其他作用
本品及其成分還有抗鉤端螺旋體、蛔蟲、平喘、抑制殺傷小鼠艾氏腹水癌細胞、MethA細胞的作用。犬每日口服茵陳精註射液(相當於生藥1g劑量),無毒性反應,僅有安靜、困倦現象。6,7-二甲氧基香豆素給小鼠1次口服劑量為10g/kg,動物大多臥地不起,呼吸困難,壹般在5小時內死亡,小鼠1次口服LD50為7.246g/kg。
毒性:6,7-二甲氧基 小鼠灌胃 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半數致死劑量為 940 毫克/千克。
大鼠每天灌胃 5 毫升 50%的煎劑,連續 2 周,其食欲和體重與對照組無差異。6,7-二甲氧基香豆素小鼠灌胃的半數致死劑量為 497 毫克/千克,口服的半數致死劑量為 7,246 毫克/千克,大多數死亡發生在給藥後 4 小時內,死前有陣發性抽搐。靜脈註射 30-50mg/kg 可導致壹些貓和兔的心電圖出現壹過性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室內傳導阻滯。小鼠腹腔註射對羥基苯乙酮的半數致死量為 0.5 克/千克,大鼠口服的半數致死量為 2.2 克/千克;小鼠腹腔註射茵梔黃生理鹽水混懸液、50%聚乙二醇 400 混懸液和口服 1%西黃芪膠混懸液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 262.5±28.5±28.0 毫克/千克。小鼠腹腔註射 50%聚乙二醇 400 混懸液的生理鹽水混懸液和口服 1%西黃芪膠混懸液的半數致死劑量分別為 262.5±28.0 mg/kg、105.0±10.5 mg/kg、1373.0±79.0 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