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中國青銅器分布廣泛,質量上乘。中國青銅器出土較為集中的地區是中原地區,但其分布遠遠超出了中原地區,東北、西北、巴蜀、嶺南乃至西藏和東海釣魚島都發現了青銅器。這些青銅器造型生動細膩,風格各異,展現出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中國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制作精美,造型瑰麗,紋飾隨意,富麗典雅,代表作不勝枚舉,如司母戊大方鼎、虎食卣、雙羊卣、大克鼎、毛公鼎等、蓮鶴方壺、雙絕劍、勾踐劍、長信宮燈、綠松石嵌臥鹿、青銅車馬等,鑄工精湛,具有撼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當然深受國內外收藏家的喜愛。其他類型的青銅器,根據不同的硬度要求鑄造,銅錫比例準確,使器皿質量上乘,這是國外青銅鑄件望塵莫及的。
第三,器物銘文可以說是中國青銅器的最大特色。世界上絕大多數古代青銅器無銘文,只有印度出土的少數青銅器或鑄有極簡短的銘文。而我國僅出土的有銘文的古代青銅器就多達1萬多件,而且銘文的字號有不少又長又大,如毛公鼎銘文長達497字。這些銘文字體或豪放挺拔,或蒼勁有力,具有極高的書法欣賞價值。這些題跋也是鑒定中最難把握的壹個環節。
第四,以容器為主的中國青銅器在世界青銅文化中也是獨樹壹幟的。就世界而言,從印度河流域到巴爾幹半島,從米諾斯文明到邁錫尼文明,其青銅器傑作大多為兵器,如戈、矛、刀、箭、劍、戟、鏃等,而中國則以鑄造難度較大、紋飾復雜的容器為主。這些容器,尤其是鼎,是為國之重器。其象征意義、豐富內涵以及與政治糾葛的神秘性始終是鑒賞家和收藏家感興趣的問題。另外,歐洲青銅文化以兵器為代表,中國青銅文化以器皿為代表,前者是否富於侵略性,後者是否寄托於保守性,不得而知。中國青銅器的四大特征是鑒賞家應該了解的基本常識。
青銅器真偽鑒別從史料歸結偽器的基本情況如下:
壹是整器皆偽。如上海博物館藏西周晚期?師推歸? 故有經驗者用手壹掂,即可覺察。又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壹件 "紫莊戈",整體由鳳鳥紋等紋飾鏤空而成,但紋飾線條死板,圖案呆滯,同時表面是用漆皮磨制而成。因此,仔細端詳,還可以看出破損。
二是部分文物造假。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壹件商代 "父乙爵",器身為真品,但贗品在其口部加流,又在腹上部加飾,使之成為壹件古代無此形制的爵,不合常理。
第三種是把真器碎片拼湊起來做成偽器。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壹件 "商代酒器",器身和器梁的紋飾風格各異。仔細觀察,梁環上有焊接的痕跡,說明梁和器身原本不是同壹器皿的壹部分。雖然都是商代青銅器,但整個盛酒器應該是贗品,因為光環中沒有這種形狀的梁。
第四,真銘文。這包括兩種情況:其壹,銘文是假的。銘文或被刀砍,或被化學品腐蝕。二、內容或仿真碑文,或拼湊,或隨意杜撰。由於圍棋的平面部位,刀劍容易偽刻,所以在圍棋、刀劍上偽刻銘文較為常見。二是真銘之外,加刻偽銘。
第五,真、紋偽。即在真銘素面或少紋飾喧嘩處偽刻花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商代造 "父子有壺",原為戰國素壺,偽造者在其器身偽刻商代獸面紋和。又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 "戰國幾何紋壺",偽造者在其紋飾中偽嵌金銀絲片。
銅飾夔紋 表現傳說中壹種似龍的動物,文曰:? 夔龍者,傳說中壹種似龍的動物,曰:?"夔龍有壹足。壹只腳?圖案多為壹角、壹足、張口、卷尾。有的夔龍已成為幾何形裝飾。多作為器物上的主要圖案。
龍紋《說文》?龍,鱗蟲之長,可隱,可明,可細,可巨? 基本有三種形態:屈曲形、數龍相盤、頭分中央雙身。
盤螭(螭)紋 形如夔,張口,卷尾,"國?烏?虬","龍 "是龍,"蛇 "是蛇。韋昭註:"虬蛇小而蛇大。虬蛇小而蛇大。小蛇(虬)"構成的圖案。
鳥紋 有的長翎垂尾,有的長尾卷起,昂首向前或作回首狀。也有的鳥頭為高冠向上或向下,這種造型的鳥紋,也俗稱鳳鳥紋。鳥紋常被用作器物上的主題裝飾。
蟬紋 蟬紋大多以三角形為體,無前後足,周圍有雲雷紋。也有體長而有前後足的,中間布滿雲雷紋。
蠶頭圓,兩眼突出,身體彎曲。多裝飾在器物的口部或足部。
象紋 該紋樣表現大象的 "形",以長長的軀幹為顯著特征,也有以單個象頭和軀幹為紋樣的。
魚紋 該圖案表現的是魚的形狀,有的呆板,有的生動。有壹個或兩個脊鰭和兩個腹鰭。魚紋通常裝飾在盤子上,體現了器物裝飾與器物造型的緊密結合。魚紋也常應用於銅洗和銅鏡上。
龜紋 其造型壹般是雕刻出龜的完整形狀,在青銅器中未見,多應用於盤上。
貝殼紋 貝殼紋是以貝殼為造型,將單個貝殼連接成紋樣。
雲雷紋 青銅器上的典型紋飾。其基本特征是用連續的回旋線構成幾何圖案。有的為連續構成的圓形,稱為雲雷紋;有的為連續構成的方形,稱為雷紋。雲雷紋常用作青銅器的地紋,用來突出紋飾的主題。也有單獨出現在器物頸部或足部的。
鉤雷紋是由類似 "T "字形的線條勾連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