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嶗山茶的民間故事是20多年前嶗山林場壹位80多歲的老人宋講的。老人還講了下面的故事。
嶗山碧高谷附近有兩座寺廟。東南不遠處,有壹座寺廟叫“鐵瓦寺”。沒有記載這座寺廟最初是什麽時候建造的,但它在明朝萬歷年間重建。據說當時用的瓷磚都是江南定制的,所以叫“鐵瓦寺”。但在清朝康熙初年被雷電摧毀。西南不遠處的壹座叫“白雲寺”,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略早於鐵娃殿的重建,清代康幹年間因無人居住而逐漸廢棄。據傳,早年有個老道士住在鐵瓦殿。因為年紀大了,為了延緩身體的衰退和擺脫病痛,他經常出去爬山。壹個是鍛煉身體,壹個是采集山藥。堅持幾年真的很有好處。附近的白雲寺裏住著壹位老道士。她和老道士年齡相仿,經常出去爬山。有時她和老道士壹起走上壹條山路。但是,很少看到老道士收集稀有草藥之類的東西。讓老道士不解的是,雖然兩人年齡相仿,但多年來都意識到堅持不懈的鍛煉和藥物的補充確實對身體有益,但畢竟歲月不饒人,壹年又壹年,老年越來越強。再看看老道士,運動也是壹樣,雖然我沒見過老道士吃什麽靈丹妙藥,但是老道士多年來壹直是個健康的姑娘。至此,老道士覺得慚愧,見到他就覺得自己是個矮子。過了很長時間,他生病了,躺在床上。突然有壹天,我聽到“咯吱”壹聲,鐵瓦寺的柴飛開始亮了,老道士來到老道士的床邊。只見那道士從懷裏掏出壹個小紙袋,拿出幾片深褐色的葉子,放在碗裏,沖進開水,把老道士扶起來,給他喝了幾口。正在睡覺的老道士迷迷糊糊,危在旦夕。突然,他感覺到壹股熱流在入口後直沖腹部。只聽“啊”的壹聲,老道士緩過氣來。老道士睜開眼睛,看到老道士坐在身邊,知道是老道士救了他壹命。然後轉身問老道士她喝的是什麽藥。老道士回答說,比高古的茶籽還高,並告訴他,正是因為常年喝這種茶,才強壯健康,容顏不老。老道士恍然大悟,只覺得精氣神又回到了身上。從那以後,我每天都和老道士壹起去高比找茶葉掉落的葉子,壹年四季都喝。他們活了100歲後,無疾而終。
嶗山茶歷史悠久,有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據說在嶗山著名的山峰中,最神秘的是“天茶殿”。其奧秘在於傳說中的“天茶”。天查頂位於巨峰以東,明霞洞以北。海拔近千米,遠遠望去巍峨雄偉,直刺蒼穹,山勢險峻。懸崖如刀砍斧。古人說是“鳥不能飛,獸跡難過”。最奇怪的是東邊的懸崖上長著壹棵古茶樹。幾百年來,春天是綠色的,夏天是茂盛的,晚秋是枯萎的。沒人敢爬上來摘,所以叫“天茶”。所以引起了很多有趣的傳說。據民間傳說,天茶山頂上住著壹個老道士和壹個小道士。壹天,老道士派小道士下山去買日用品。小道士說完,時間還早。去市場逛逛。聞到壹股誘人的香味,壹看就是賣牛肉的。小道士好貪心。我忍不住買了幾斤。在回山的路上,登山者們都餓了,他們害怕師父發現後會受到懲罰。我拿出牛肉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晚上睡覺時,小道士感到腹脹難忍,呻吟起來。老道士進來問原因,出了屋。不壹會兒,他端來了壹碗綠色的湯,有著奇怪的香味。小道士喝下後,覺得肚子裏轟隆壹聲,腹脹的感覺神奇地消失了。小道士翻了個身,跪下來感謝師父,問他剛剛喝了什麽。老道士笑著說:“這是天茶。”從此茶上神茶的傳說流傳下來。
青島嶗山茶始於20世紀50年代。1958年,毛主席指示“山坡上多種茶樹”。時任省委書記譚啟龍倡導“南茶北運”的嘗試,青島市園林局從安徽黃山購買了5000株茶苗在青島中山公園試種。但由於氣候、土壤等條件和品種的適應性,當年樹苗幾乎全部枯死。65438年至0959年,青島市園林局吸取經驗教訓,從浙江引進抗寒性強的茶樹品種,選擇適宜茶樹生長的嶗山林場引種育苗。最後試種奇跡般的成功,結束了中國幾千年來北方不種茶的歷史。隨後,又在嶗山太清宮、王哥莊、姜家村、王曉村等地進行了推廣。到70年代,嶗山茶種植面積近100畝。90年代以後,嶗山區委區政府加大了對嶗山茶種植的政策激勵和資金支持,嶗山茶種植進入快速發展軌道。“海上第壹名山”嶗山是中國海岸線上唯壹壹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群山蔚藍,霧氣蒙蒙。氣候溫暖濕潤,光照強,霜期比南方長,晝夜溫差大,茶樹生長發育緩慢,采摘間隔時間長。所以茶葉有充足的時間積累營養,所以嶗山茶葉厚,營養豐富。有大量的多酚、芳香物質、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此外,嶗山山泉水的水分,使得嶗山茶本身具有天然獨特的豌豆面和栗子面的清香。“南茶北引”的舉措,打造了青島又壹個閃亮的品牌。經過40多年的精心培育和努力,嶗山茶贏得了“江北第壹茶”和“茶中新貴”的美譽。
中國茶的神奇魅力,不僅在於它關乎民生,更在於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在茶的滋養下,浸透著“誠、美、和、敬”的中國文化。茶在中國不僅是壹種飲料,也是壹種修身養性的方式。倡導茶為國飲,有助於培養廉潔、節儉、清朗的風氣。茶作為生活和文化的載體,無處不在。弘揚茶文化,凈化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應該是中國茶的使命,也是嶗山茶深入發展的目標。
茶是天地之精,壹生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