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藥菌感染後果嚴重,不僅威脅人類健康,如死亡率增加、住院費用增加、病程延長,還會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壹項研究,分析了2000年至2015年76個國家和地區的抗生素使用情況,並預測了2030年全球抗生素消費總量。
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5年期間,從用藥頻率來看,2000年至2015年期間,抗生素的消費量增長了65%,抗生素的消費率增長了39%,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國家。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預測,如果沒有政策變化,到2030年,全球抗生素消費將比2015年預計的420億高出200%。
《自然微生物學》雜誌發表社論稱,如果目前的狀況得不到改善,科學家沒有開發出對抗超級細菌的新抗生素,預計到2050年,將有約6.5438+00億人死於超級細菌。
接種疫苗2可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遏制抗生素的濫用並非不可能。在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發現,給兒童接種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或輪狀病毒疫苗可能會減少抗生素的使用。
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全球中低收入國家和地區的65815名兒童的健康數據,發現在5歲以下兒童中,與未接種疫苗的兒童相比,接種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或輪狀病毒疫苗的兒童可使抗生素治療的急性呼吸道和腹瀉感染率分別降低8.7%和8.1%。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對於2至5歲的兒童,肺炎球菌病原體可導致約24.8%的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而輪狀病毒可導致約265,438+0.6%的腹瀉感染。接種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和輪狀病毒疫苗對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腹瀉感染的有效預防率分別為65,438+0.9%和65,438+0.1.4。
研究人員進壹步推測,目前接種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和輪狀病毒疫苗,每年可預防約2380萬例用抗生素治療的呼吸道感染和1360萬例用抗生素治療的腹瀉。如果擴大疫苗接種,特別是在沒有接種疫苗的國家,可能會預防4000萬種用抗生素治療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