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與a-微管蛋白進行多聚化組裝成微管,微管是許多細胞器的基本結構單位,是有絲分裂、蛋白裝配及能量代謝等細胞繁殖過程所必需的。
適應癥主要用於治療海水養殖魚類由雙鱗盤吸蟲(鰓部)、貝尼登氏吸蟲和淡水養
殖魚類由指環蟲、三代蟲以及粘孢子蟲等感染引起的寄生蟲病。
用法用量拌餌投餵 魚 每100Kg體重用本品20g 壹日壹次 連用4-7日。
鰻鱺病害及處理:單殖吸蟲病的發生與治療
單殖吸蟲於鰻鱺寄生主要種類有:擬指環蟲、指環蟲、三代蟲。
單殖吸蟲病是鰻鱺養殖中廣泛流行的疫病,壹般春末夏初、秋末流行廣泛,尤其在雨季容易 發生。由於其對鰓組織的機械損傷及刺激,導致鰓粘液增生,呼吸下降,從而影響其攝食, 嚴重時甚至絕食,創傷組織易受其他病原感染,如細菌,真菌,從而引起爛鰓病的暴發,尤 其在高溫季節,單殖吸蟲病常與脫粘病、敗血癥合並發生,因而給疾病的治療帶來障礙。
由於養殖鰻鱺單殖吸蟲病普遍流行,而養殖中常用處理藥品為化學制品,如有機磷、 菊酯類、咪唑類,這些藥品的長期頻繁使用,使病原產生了耐藥性,同樣環境中的浮遊動物 對這些藥品的耐受能力亦在不斷提高。日本鰻鱺養殖中常使用的敵百蟲、馬速展、高錳酸鉀 等,歐洲鰻鱺、美洲鰻鱺養殖中使用的甲苯咪唑、阿苯噠唑等,均難以處理這些病原體,即 使劑量提高到鰻鱺安全濃度以上亦難以驅逐這些單殖吸蟲,而劑量的提高,勢必導致魚體產 生應激反應,嚴重者導致鰻鱺中毒現象的發生,尤其是甲苯咪唑其作用原理為阻止糖轉化為 ATP從而阻斷生物體能量供給,因而魚體對其反應,往往要36小時以上才顯示中毒癥狀,另 外甲苯咪唑對魚體的毒性隨水溫高而加強,因而在使用時如果未考慮魚體規格、水溫等,易 導致鰻鱺中毒現象的發生。甲苯咪唑的中毒,在近二年的鰻鱺養殖中已屢見不鮮,這主要是 由於養殖者盲目加大用量未考慮水溫、水質等因素引起。由於中毒現象的發生,如果未針對 性進行妥善的解毒處理,使環境劇變或其他藥品對鰻鱺進壹步刺激,極易導致狂遊性死亡癥 的發生。同樣原因有機磷中毒現象亦常發生。
針對上述情況,現許多魚藥生產廠家及科研單位在進行專用藥物的研究,並推出了壹些 產品如敵菌散、殺蟲王、百蟲殺、百蟲克等,但這些藥品在實際生產應用中療效不明確並且 隨環境不同其療效顯著差異,因而加強這些專用處理藥物及方案的研究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