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茂縣、松潘縣、汶川縣,這三個縣哪個好,發展潛力大點?

茂縣、松潘縣、汶川縣,這三個縣哪個好,發展潛力大點?

茂縣

縣名由來:茂縣,據《舊唐書》和《茂州誌》記載:茂州 "以縣界茂濕山為名",唐代至民國初年均沿用此名。1958年曾名茂文,因縣境大部分地區在文山區,後阿壩州改稱,始稱茅山縣。縣城鳳儀鎮。

地理位置:茂縣位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部,地處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過渡地帶,四周與北川、安縣、綿竹、什邡、彭縣、汶川、理縣、松潘9縣相鄰。南北寬 94.8 公裏,東西長 116.5 公裏,地理坐標為北緯 31°24′~32°17′,東經 102°56′~104°10′。

地形地貌:境內山高水深。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以高山峽谷地帶為主。全縣山峰多在海拔4000m左右,相對高度在1500~2500m左右,最高峰在萬年雪峰以西海拔5230m,僅在土門以東地區,山勢、谷坡較為平緩,相對高度壹般在800m左右,土門河下遊河谷較低,海拔僅890m,為全縣最低點。境內地質構造復雜,地處龍門山地震帶,是全國地震活躍區之壹。岷江自北向南貫穿全境。黑水河、赤水河和松坪河分別在大小河口和績溪鎮匯入岷江。圖們江自西向東貫穿圖們全境,匯入涪江水系。

面積和人口:面積3885.6平方公裏,人口90956人,其中羌族占88.92%。

行政區劃:全縣轄3個鎮、19個鄉、149個村民委員會、472個村民小組和2個居民委員會、4個居民小組。

自然氣候:氣候幹燥多風,冬冷夏涼,晝夜溫差大,地區差異大。全縣年平均氣溫11.2℃,7月平均氣溫20.9℃,最低氣溫-11.6℃,最高氣溫32℃。平均日照 1557.1 小時。年降水量 490.7 毫米,平均蒸發量 1375.7 毫米。無霜期 215.8 天。谷地與山地氣溫懸殊,春季山地冰雪尚未融化,谷地已是百花齊放。

歷史文化:茂縣已發現不同時代的古人類居住、生活過的多處部落文化遺址,最著名的是營盤山遺址。岷江上遊地區是古代壹些民族交往的走廊,近半個世紀以來,在岷江上遊和雜谷腦沿江壹帶,相繼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最近又在茂縣等地發現和出土了完整的彩陶等器物,其中有類似隴西、隴南、馬家角文化類型的器物。據茂縣出土文物考證,羌族先民在秦漢時期就已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居住,並已由遊牧生活轉變為定居生活。

物產資源:礦產資源有磷、錳、釩、鈦、石膏、大理石等。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主要草本植物有189種,優質樹種有冷杉、雲杉、白樺等和珍稀樹種岷江柏、銀杏、紅豆杉、合歡等56種,中草藥植物類184科、574種,分布總面積達50多萬畝,其中以冬蟲夏草、天麻、貝母等較為著名。有野生動物41種101屬,其中有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羚牛、金錢豹、毛鹿、綿羊、紅腹錦雞等國家重點保護珍稀動物。境內河流縱橫,水流湍急,水能資源潛力巨大。水能蘊藏量127.5萬千瓦,可開發39.8萬千瓦。

旅遊資源:茂縣歷史悠久,山川秀美,有許多迷人的風景名勝。有唐代摩崖石刻 "點將臺";建於1886年造型古樸優美的三元橋;毀於1933年折溪地震的屬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地震遺跡之壹的蠶陵鎮遺址;折溪、松坪溝省級自然風景區;羌族民俗探奇地;古堡、棧道、碉樓碑刻,以及土地嶺森林公園等。可?以及供中外遊客休閑度假的土地嶺森林公園。

特產:茂縣是水果之鄉。春季可品嘗櫻桃,夏季有蘋果、桃、李、脆李、核桃等。時令季節,茂縣蘋果馳名中外,花椒、核桃等幹果質優量多,可以去市場或親自到果園挑選購買。茂縣花椒非常有名,以溝口鄉的花椒最負盛名。茂縣還可以購買到天麻、當歸、貝母、人參、冬蟲夏草、黃芪、禾香、羌活、大黃等名貴中藥材和野生菌、雲豆、野菜等食品。生漆也是茂縣的壹大特產。民族地毯、羌繡、羌族服飾等手工藝品久負盛名。

自然地理

位於自治州東南部,四周與北川、安縣、綿竹、石橋、彭縣、汶川、理縣、松潘9縣毗鄰。南北寬94.8公裏,東西長116.5公裏,地理坐標為北緯31°24′~32°17′,東經102°56′~104°10′,面積4064.33平方公裏。地處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過渡地帶,山高林密,峰巒疊嶂,深谷絕壁,北依岷山,南臨龍門山,西靠邛崍山,群山環抱,有 "峭峰插漢多陰谷 "之稱。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脈海拔均在 4 0 0 0 米以上。西部最高峰萬年雪峰海拔5230米,東部圖們江下遊河谷海拔890米為境內最低點。

作者:茂縣老鼠 2008-5-20 00:43 回復該發言

--------------------------------------------------------------------------------

2 茂縣

境內地質構造復雜,大部分屬馬爾康地質分區,東南部狹窄部分屬龍門山地質分區。巖層主要由砂質灰巖、黑色頁巖、砂板巖和火成巖組成。土壤以黑棕壤、棕壤和褐土為主。地處龍門山地震帶,是全國地震活躍區之壹。

岷江自北向南貫穿全境。黑水河、赤水河和松坪河分別在大小兩河口和比較鄉匯入岷江。圖們江自西向東貫穿全境,匯入涪江水系。

氣候特點是幹燥多風,冬冷夏涼,晝夜溫差大,地區差異大。全縣平均氣溫11.1℃,最低氣溫-11.6℃,最高氣溫32℃。平均日照時數為 1557.1 小時。年降水量 490.7 毫米,平均蒸發量 1375.7 毫米。無霜期 215.8 天。谷地與山地溫差大,春季山地冰雪尚未融化,谷地已是百花盛開。

建置沿革

古冉考地。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文山縣,並設文山江道,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置文山縣。東漢初置文江道,永初三年(109年)改為廣漢屬都慰國,延光三年(124年)復為文江縣。晉改廣陽郡。梁置為北地繩州即屬縣,隋改為州,仁壽元年(6門年)又改為文山縣。唐貞觀八年(634 年),改徽州南部為茂州,領文山縣。宋元時期,仍稱茂州,領通化縣、文山縣。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仍為茂州,設茂州衛,省文山縣入。清改茂州為直隸州。民國2年(1913年)改茂州為茂縣。1950年1月茂縣解放,仍設茂縣。1958年7月,文、理、茂3縣合並設立茂羌族自治縣,縣治為威州。1963 年 3 月,3 縣分治。縣城遷回鳳儀鎮。1987年12月撤茂汶羌族自治縣仍置茂縣。

1950年至1953年,壹直為四川省藏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茂縣專署。縣城鳳儀鎮距省會成都193公裏,距州府馬爾康290公裏。

縣名由來

唐代至民國初年沿用 "茂州 "之名,均以 "縣境茂濕山名 "民國初年改州署為縣,沿用舊名。1958年茂汶羌族自治縣成立時取 "茂縣"。"茂縣"、"汶川 "二名各取壹字得名,茂汶縣大部分地區處於汶山地帶,所以汶山即岷山,古稱汶、岷將軍,古人稱境內九頂山為 "岷(汶)山之首 "或 "冉考之表汶山"。漢武帝時,"冉驗請臣置吏",遂冉驗地為汶山郡,或置汶山縣,汶山之名由此而出。

人口 宋雍熙(公元984~987年)時茂州人口1155戶,......明代中期有人口28140人。民國5年(1916年)人口43257人。後因戰亂、災害,至1950年人口降至37300人。1964 年為 79 208 人。1990*** 年有 17 429 戶,90 956 人。其中男性 46927 人,女性 44029 人,農業人口 81986 人,城市人口 8970 人。人口出生率為 24‰,自然增長率為 17.9‰。

民族 茅山縣是羌族聚居區,是全國羌族人口最多的縣,有羌族80875人,占總人口的8 8.9 2% 。羌族是古老的民族之壹。羌族自稱 "日邁"、"爾瑪"。古代羌族居住在中國西部地區,甲骨文中有羌族活動的記載。秦代,西北羌人開始大規模遷徙,有的來到岷江上遊今茂縣等地區居住繁衍至今。

經濟資源

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有磷、錳、釩、鈦、石膏、大理石、無煙煤等。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主要草本植物有189種;優質樹種有冷杉、雲杉、白樺和珍稀樹種岷江柏、銀杏、紅豆杉、合歡等56種,中藥材184科、574種,分布總面積50多萬畝,總蘊藏量540多億公斤,其中以冬蟲夏草、蘆筍、貝類等較為著名。有獸、鳥、野生動物41種、101屬,其中有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扭角羚、金錢豹、毛鹿、綿羊、紅腹錦雞等國家重點保護珍稀動物。

境內江河縱橫,水流湍急,水能蘊藏量1.275億千瓦,可開發3980萬千瓦,潛力巨大。獨特的人文景觀與特殊的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奇特自然景觀融為壹體,"九品朝陽"、"四山回峰映,壹潭碧水窄口流 "的景色和折溪湖泊的湖光山色,以及水波碧藍、林茂山深、群山疊翠的松坪溝群海等美景是極具開發價值的旅遊資源。

解放前,各族人民遭受著沈重的封建壓迫和剝削,生產資料匱乏。種植技術落後,廣種薄收,加之罌粟的種植,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大部分耕地集中在高山地區,農田灌溉、人畜飲水困難。1949 年糧食畝產僅 120 斤,農民常年辛勤勞作,吃不飽飯。解放後,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組織農民興修水利,開墾荒地,改良土壤和耕作技術,逐步實行科學種田。農業生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穩步提高,群眾收入不斷增加。1990 年糧食畝產 225 公斤,總產 373.23 萬公斤,分別是 1949 年的 3.75 倍和 5.5 倍。農村人均收入587.4元,糧食455公斤,是1950年的11.8倍和2.15倍。1990年,有各類水利設施250多處,有效灌溉面積5.02萬畝,農村人畜飲水工程170多處,小水電站32座,總裝機容量6421千瓦,95%以上的鄉鎮和84.4%的農戶用上了電。農業機械也得到廣泛應用。

  • 上一篇:神經衰弱的癥狀有哪些?如何預防?拜托,各位,3Q
  • 下一篇:屬於藥品化學鑒別法的是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