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病因及發病機制
1.窒息
2.突發意外事件
3.心臟病
4.藥物中毒和過敏
5.電解質與酸堿平衡紊亂
6.醫源性因素
7.嬰兒猝死綜合征
二、病理生理
1.缺氧
心跳呼吸驟停首先導致缺氧,心肌對缺氧十分敏感,缺氧可導致心肌勞損、心肌收縮力減弱,嚴重時心率減慢,心排血量減少,血壓下降,心律失常和代謝性酸中毒,從而抑制心肌收縮力,可使心臟出現心室纖顫而致心臟停搏。
2.二氧化碳瀦留
引起呼吸性酸中毒,C02濃度增高可抑制竇房結的傳導,導致心動過緩和心律不齊,並直接抑制心肌收縮力。C02瀦留可引起腦血管擴張,導致腦水腫。
三、臨床表現
1.神誌突然喪失,面色蒼白或青紫,頸動脈及股動脈搏動消失,血壓測不出,心音消失;
2.短暫抽搐,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3.心跳、呼吸相繼停止,大小便失禁
四、輔助檢查
心電圖顯示:①心臟完全停跳,呈壹水平直線或僅有P波②緩慢而無效的心室波③室顫
五、治療原則
現場分秒必爭地實施復蘇搶救。搶救措施可歸結為以下六點:
A(airway),氣道通暢;
B(breathing),建立呼吸;
C(circulation),胸外心臟按壓;
D(drugs),藥物治療
E(ECG),心電監護;
F(defibrillation),消除室顫
六、護理措施
1.呼吸復蘇
(1)開放呼吸道
(2)人工呼吸 嬰兒20次/分鐘,兒童15次/分鐘
2.心臟復蘇,建立血循環
(1)胸外心臟按壓:
部位:胸骨下切跡上2橫指上方,或嬰兒*連線與胸骨交點下1橫指處,或胸骨中下1/3交界處
方法:年長兒(雙手掌法)幼兒(單手掌法)嬰兒(雙拇指重疊環抱按壓法)新生兒(環抱法或單手食指、中指按壓法)
頻率:兒童新生兒120次/分,嬰幼兒及兒童為100次/分
胸廓下陷幅度:兒童2-3cm,嬰幼兒1-2cm
胸外按壓與人工通氣之比:單人15:2,雙人30:2
(2)按醫囑用復蘇藥物:首選腎上腺素,其次是利多卡因
(3)除顫 在心搏驟停2分鐘內或基礎生命支持2分鐘後以2J/kg的功率除顫
心臟復蘇成功的標誌:
①捫到頸、肱、股動脈跳動,測得血壓>60mmHg
②聽到心音,心律失常轉為竇性心律
③瞳孔收縮
④口唇甲床顏色轉紅
只有出現以下指征,且進行了30分鐘以上的CPR者才可以考慮停止CPR
(1)深昏迷,對疼痛刺激無任何反應
(2)自主呼吸持續停止
(3)瞳孔散大,固定
(4)腦幹反射全部或大部分消失
(5)無心跳和脈搏
3.腦復蘇
①氧療:6小時內可用純氧,6小時後氧療濃度不要超過60%,通常有以下幾種方式:簡易呼吸器、機械人工呼吸、機械人工循環;
②人工冬眠療法:應在5分鐘內(最晚不超過半小時)給患兒頭部置冰帽和冰敷體表大血管走行處,配合人工冬眠藥物;
③降低顱內壓;
④保護和促進腦細胞代謝藥物的應用。
4.復蘇後的護理
(1)監測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血氣及電解質的變化;
(2)註意神誌、精神、瞳孔及周圍循環的變化並記錄。
(3)加強呼吸管理,定時濕化呼吸道,及時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
(4)維持有效循環及水電解質平衡,準確記錄出入量,保證熱量供給;
(5)維持正常體溫;
(6)做好口腔、鼻、眼及皮膚護理,防止感染。
(7)備好壹切急救藥品
(8)做好患兒家長工作,消除恐懼心理,以便配合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