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舉報人當面投訴和舉報應當單獨進行,並做好記錄;受理電話投訴舉報時,壹定要認真接聽,問清楚,如實記錄,必要時記錄;對提交的信訪舉報和書面材料,要逐件及時拆封、登記和處理。受理範圍內:直接調查處理輕微案件;情節嚴重的,移交縣監察局調查處理,可能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調查處理。不屬於受理範圍的,應當告知投訴人向有關單位舉報;對於重要問題或緊急事項,可以協助投訴人聯系受理單位或向有關領導匯報後再進行處理。處理時限:投訴受理後5個工作日,並將處理意見反饋投訴人;因正當理由不能在規定期限內辦理的,可以適當延長期限,並書面告知投訴人,延長期限不得超過5個工作日。投訴人應當如實反映和提供投訴人的姓名、單位、具體情況和違紀違法事實的證據。對借機故意捏造事實、誣陷他人或以舉報為名制造事端的,將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誤解、誣告等情形,不適用前款規定。由於對事實的不完全了解。對已簽字的投訴舉報要優先調查,認真反饋;無論是署名還是匿名的投訴舉報,都要認真對待,妥善處理。接受投訴和舉報的工作人員必須忠於職守,廉潔高效,保守秘密。對泄密造成的後果,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對打擊報復舉報人的,將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投訴和舉報的內容:
主動公開的內容未編入政務公開目錄和未按政務公開目錄公開,公開不完整、不真實、不準確、不及時,公開工作程序不符合國家規定或者不規範的;不接受或者隱瞞、不提供依申請應當公開的內容的;行政審批事項沒有公開審批事項和法律依據:審批條件、審批數量、審批程序、承諾時限、申請材料、收費依據和標準;行政事業性收費沒有公開收費項目、收費依據、收費標準、收費許可證、收費範圍和收費方式的;行政執法不執行行政檢查、行政強制和行政處罰告知制度的;申辦行政審批、行政事業性收費等事項拖延或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存在亂收費、亂攤派、吃、拿、卡、要等“生、冷、硬、橫”現象,服務效率和質量不高;其他違反服務承諾和規定的行為。
法律依據:《信訪條例》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信訪人的通信地址、電子郵箱、投訴電話、接待信訪人的時間和地點、查詢信訪事項辦理進展和結果的方式以及其他有關事項。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在其接待場所或者網站公布與信訪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信訪事項處理程序以及其他為信訪提供便利的相關事項。
上一篇:大航海時代OL交易pin下一篇:凈收入等於凈收益嗎?有什麽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