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中國經濟從1952到1956短短四年快速發展的原因。

中國經濟從1952到1956短短四年快速發展的原因。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 * *生產黨領導人民迅速治愈戰爭創傷,恢復發展國民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第壹個五年計劃的建設,國民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城鄉居民結束了舊中國饑寒交迫的悲慘命運,絕大多數人過上了家家有飯吃、人人有衣穿的生活,溫飽問題得到壹定程度的解決。人民重拾生活信心,點燃了建設美好生活的夢想。壹、城鄉居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壹)食品消費有所改善,恩格爾系數略有下降。新中國成立後,隨著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各種農副產品產量增加,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糧食消費發生了新的變化。1.面粉和大米消費量增加,粗糧消費量減少。根據1951年對鄭州、開封、安陽、焦作、洛陽、漯河、諸暨(商丘)、南陽、濮陽、獲嘉縣的調查,城鎮居民人均消費糧食235.74公斤,其中面粉和大米占58.93%,粗糧占465433。從65438年到0952年,城鎮居民平均消費糧食237.03公斤,其中面粉和大米占64.58%,粗糧占35.42%。1953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糧食232.25公斤,其中面粉和大米占67.1%,粗糧占32.9%。農村居民在面粉和大米上的消費比例也在緩慢上升。從1950到1956,河南省人均面米消費量從84公斤提高到91.5公斤,面米占比從39%提高到42%。[1] 2.肉類、副食品和蔬菜的消費有所改善。1949-1956期間,吉林省職工人均糧食消費為每年350斤,其中面粉和大米占50%以上,是1941的7倍多。蔬菜人均消費250斤左右;人均肉類消費11—16斤以上,是偽滿洲國的1倍以上。雞蛋人均消費20個,是1941的3倍。雖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但他們壹直過著以面粉和大米為主的生活,在定期的節日裏不缺乏新鮮的蔬菜和更豐富的肉類。吉林省農民人均糧食消費量每年約385斤,人均面粉和大米消費量逐年增加。l956年約54斤,人均肉類消費10斤以上,均為19、41年的3倍以上。[2] 3.食品支出的比重變小了。壹份關於吉林省工農生活費用的數據顯示,吉林省工農食物消費比例與解放前相比發生了變化,工人從1941的60.32%下降到1956的44.17%,農民從69.20%下降到665438。[2](P.318)雖然食品消費在生活支出中所占比重很大,仍然沒有脫離貧困,但是恩格爾系數下降的事實說明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2)服裝消費有所提升,服裝質量仍然不高。隨著收入的增長,人們在服裝上的消費支出也增加了,城鄉居民服裝緊張的狀況有所改善,人們的服裝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城鄉居民服裝消費的主要特點如下:1。實際消費方面,服裝消費和實際支出都有所增長。1957期間,我國主要紡織品銷量大增,棉布銷量從1952的30.8億米增長到1957的42.9億米。毛織物由362.6萬米增加到709.4萬米;緞面從3092.3萬米增加到7090.8萬米;針織內衣從2900.4萬件增加到20253.6萬件;服裝產品銷售總額從50.8億元上升到82.6億元。人均棉花消費量從1952年的17.12英尺增加到1957年的20.47英尺;羊毛織物從0.019英尺增加到0.033英尺;緞子從o. 163英尺增加到0.334英尺;針織內衣從0.05提高到0.32;人均服裝消費從8.95元增加到12.98元。[3] 2.從布料來看,主要是機制棉布和土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棉布的需求在增加,而對土布的需求在減少,呢子和緞子的消費很少。消費者選擇面料以價格低、耐用為主要標準。3.從款式上看,主要是列寧服、工作褲和軍裝。旗袍、夾克、西裝幾乎從生活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造型簡潔、風格樸素的列寧裝、工裝褲、軍裝。這些衣服既便宜又實用,比旗袍、西裝幹活方便多了,適合當時勤儉建國的客觀需要。(3)居住條件有所改善,居住條件依然緊張。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提高人口素質?許多人的生活條件、城鄉居民的生活條件都得到了改善。城鎮居民改善住房條件的主要途徑有:1。國家投資。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加大了對住宅建設的投入。城市中新住宅建築的面積正在增加。到1956年,全國新建住宅總面積達到81萬平方米,比1950年增加7849萬平方米。[4]在城市工人居住的住房中,將近壹半的住房是由國家提供的。2.自建公助。僅1956壹項,全國就有678個廠礦實施了“自建公助”法,全年新建住宅面積達252萬平方米,6萬多職工搬進了新房。鐵路、煤礦、紡織三個系統幫助職工自建住房245.3萬多平方米,解決了86.5438+0.000職工的住房問題。[5] 3.交換房子。例如,沈陽“動員居民騰出多余的房屋,互相交換距離,使1000戶缺房戶和房屋離工廠較遠的工人得到方便的棲身之所”。[6]另據報道,“近年來,哈爾濱市房地產管理局按照雙方自願的原則,與3011戶居民進行了房屋轉讓和交換。其中,64.3%的職工住房距離工作地址較遠,跨地區調換;居住面積大小與人口數量不相適應,占35.7%。" [7]?農村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途徑主要是通過土地改革獲得住房。河南農村土地改革運動大大增加了貧困農民的生活面積。據調查,在已實行土地改革的14個縣和32個村中,如果按地主平均占有房屋數100戶計算,富農為97.2戶,中農為86.8戶,貧農為57.3戶,雇農為40.8戶;沒有土改的四個縣,10個村,房屋的分配差別很大。如果地主平均占有房屋數為65,438+000,則富農為60.8,中農為40.8,貧農為265,438+0.0,雇農為2.8。土地改革運動改善了貧困農民的住房條件。[1](PP.59-60)其次是農民自建住房。根據河南省的記載,在1951-1954期間,隨著農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壹些農民開始對舊房進行改造,將壹些簡易房建成永久性房屋。根據1954對河南省50個縣993戶農民的調查,農村房屋中,瓦房占32.4%,磚平房占7.7%,草房占55.8%,窯洞占4.1%,平均每戶4.73間(含3.84間),已超過65438間。[1] (P.68) (4)生活必需品消費有所改善,耐用品消費微乎其微。新中國成立後,雖然城鄉居民的生活有所改善,但絕大多數城鄉居民的生活還是以溫飽為主,在生活用品上的消費支出很少。就城市居民而言,大部分城市居民的家庭布局相對簡單。普通家庭擁有的家具大多是日常必備的桌、凳、箱、櫃、床,質量不高。壹些幹部家屬的家具大部分是機關提供的。隨著生產的發展,人們對日用品的消費也發生了變化。壹般工人用肥皂洗衣服,臉盆、洗臉盆、洗臉盆已經全部換成搪瓷茶缸,大部分家庭用暖水瓶。大中城市很多家庭結束了用油燈照明的歷史,改用電燈。受教育水平的影響,城市勞動者對紙張、鋼筆和鉛筆的消耗較少。肥皂、鋁鍋、鐘表等高檔日用品的消費也相對較少。手表、縫紉機、自行車和收音機開始出現在城市家庭,但僅限於高倩和高收入家庭。1956年,每百名城鎮居民的消費量為0.2臺縫紉機,1.27塊手表,0.5輛自行車,0.14臺收音機。[8]農村居民的日用品消費更簡單。農民收入主要用於溫飽消費,日用品消費微不足道。1957期間,農村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其他消費支出不足5元,僅占總支出的6.9%,排在衣食住行和燃燒之後。[9]普通農民只有床、桌、凳,較富裕的家庭有衣櫃,大多是世代相傳的。自給自足的生活用品消費占了很大比重。壹般用鐮刀打火,用皂腳洗衣服。臉盆、臉盆、洗臉盆多為木制或陶制盆,盆為手工制作的鐵盆或銅盆。日常照明主要是油燈。二。城鄉居民文化、教育和健康水平的變化(壹)城鄉居民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領導群眾有計劃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體育活動,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從1949到1956,雖然城鄉居民在文化體育方面的消費支出水平較低,但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免費享受。這些文體活動使城鄉居民的文化水平和身心健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1.發起了旨在普及文化的全國掃盲運動。為了提高廣大群眾的文化素質,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在黨的號召下,從65438到0950,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壹場聲勢浩大的掃盲運動。在農村,通過開辦農民業余文化學校(又稱私塾)、記班和掃盲小組來消除文盲,而在城市,通過開辦工廠學校和地方學校來消除文盲。翻身做主人的工農群眾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出現了“丈夫教妻子”、“兒子當教父”、“有本事的當老師”、“有文化的來教書,沒文化的來學習”、“人人動手掃盲”等感人場景。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截至1956年底,全國已有2076.3萬人脫盲,成千上萬的人擺脫了文盲的無知。[4] (P.176) 2。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隨著掃盲運動的深入開展,掌握文化的人化被動為主動,積極進行文學創作和表演,充分享受文化帶來的樂趣。據報道,“工人們有自己的報紙——‘鹽場通俗報’;360多名鹽工學會了寫文章,其中50多人成為報社的勞模通訊員。“[10]勞動者不僅創作了各種文藝作品,而且具有壹定的表演能力。”新港工人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400多名熱愛文藝的職工組成了京劇、評劇、戲劇、歌舞等10多個業余文藝團體,他們經常在文藝晚會上給廣大職工演出。"[11]據統計,1954年,全國基層組織業余劇團7046個,演員和工作人員183600多人。音樂、舞蹈、文藝團體17680余組,參與人數199730余人。基層以上各級工會組織有24個專業劇團和670多個業余劇團。[12] 3.群眾體育活動的熱潮已經形成。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提高國民身體素質,大力推動人民體育事業的發展。壹是廣泛開展廣播體操活動。地方政府機關和工礦企業相繼推廣間歇鍛煉制度,成為幹部職工最常見的體育鍛煉方式。教育部門在中小學廣泛開展廣播體操和少兒廣播體操活動。(2)勞動衛生保健制度也已在中學和許多工廠、礦山、企業、事業單位廣泛實行。二是積極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各種運動,如打球、跑步、爬山、遊泳、拳擊等,在廠礦、學校、機關、民兵中廣泛開展。各個單位也組織了運動隊。比如天津塘沽新港的碼頭工人、建港工人組建了籃球、排球、足球等18隊,隊員200多人。【11】三是體育競賽空前活躍。各級機關、廠礦經常舉行單位內部和單位之間的競賽。據統計,從1949到1956,在全國32個城市舉辦了122場運動會,共有36783名運動員參加,其中全國比賽57場。[13](二)城鄉居民健康水平明顯提高。新中國成立後,政府高度重視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全國縣縣基本都有醫院,大量鄉鎮有診所。65438-0956年,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7305個,其中醫院3903個,療養院799個,門診86866個,專科診所(站)637個,衛生防疫站1464個,婦幼保健站和藥品檢驗所(室)4564個。全國醫院和療養院床位數為41.4萬張,其中醫院床位26.2萬張;中國衛生技術人員的數量也大大增加。為了確保人民的健康,我國政府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對危害最大、傳播最廣的疾病開展了大規模的防治工作。1952起開展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促進了城鄉環境的清潔衛生,防止了疫病的傳播。截至1956年底,內蒙古、吉林、福建、浙江、江西等鼠疫易發區疫情相繼得到控制。除了邊境地區,天花在全國幾乎絕跡。霍亂已經被消滅了。其他傳染病發病率明顯下降。傷寒、瘧疾等疾病造成的死亡和損失也在逐日減少。中國衛生條件和醫療條件的顯著改善,有效提高了中國居民的健康水平。到1956,解放前全國人口死亡率為30‰。下降到11.40 ‰,[14](P.105)嬰兒死亡率由200‰下降到80.8 ‰左右,③全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由35歲提高到57歲。(4) 3.中國與世界主要國家的發展差距和消費差距分析。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超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從1949到1955,中國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為26.8%,而同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年均增長率美國為3.1%,英國為4.3%,法國為5.6%,聯邦德國為18.9%,日本為18.8。⑤根據安格斯的說法。麥迪遜估計“中國GDP占世界GDP的比重在1950年為4.6%,在1952年上升到5.2%,在1956年上升到5.4%。“[15]改變了16世紀以來中國GDP占世界比重不斷下降的局面。雖然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驚人,但與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從65438年到095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028億元,不到美國的1/10,相當於蘇聯的1/4。如果按人均計算,1955年中國人均GNP為160美元,相當於日本人的1/10(1600美元),略低於印度(170美元),高於其他低收入國家。【17】食品消費缺口1957,我國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58.4%,勉強可以維持溫飽;農村居民占65.8%,屬於絕對貧困。中國居民恩格爾系數高於同期高收入國家和大部分中等收入國家。在中國居民的食物結構中,食物占絕對比重,肉蛋類很少,奶類幾乎沒有,而其他國家居民的食物消費只占總食物消費的1/3或1/2。如果1956年中國人均糧食消費量(204公斤)是100,那麽美國居民的糧食消費量是中國居民的33%,英國是42%,法國是52%,日本是73%,印度是61%。可見,中國居民食物結構單壹,對食物的依賴性極強。⑥醫療衛生缺口1956。我國衛生機構數量為107305,每千人醫院床位數僅為0.42張,每千人醫生數僅為0.84人;[14](第540-543頁)與此同時,蘇聯每千人床位數為6.76張,醫生數為1.6人;美國每千人床位數為9.6張,醫生數為1.32。[18]根據全國11省份的統計數據,1957年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提高到57.9歲,[19]接近1960年中等收入國家水平。⑦文化教育差距1.957。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人數為7654 38人+0.805萬人,平均每萬人有6.8名大學生,65438名中學生+0.654名38+00名小學生;同期,美國每萬人有155名大學生、460名中學生和1569名小學生,英國每萬人有21名大學生、474名中學生和16名小學生,每萬人有45名大學生、244名中學生和65538+06名小學生[18] (PP 406,579,790.95438+00)說明當時中國的文化教育普及程度比較低,教育水平比較落後。通過對比可以看出,經過1949-1956的恢復和發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巨大。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相當於當時世界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社會生產力還處於很低的水平,這就決定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壹個極其漫長而艱巨的過程。四。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因素分析1949—1956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時期。城鄉人民的生活水平從“溫飽”逐步轉變為“溫飽”,城鄉居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發生了顯著變化。1.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關系的國家發展戰略,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政策保障。新中國成立後,中國* * *生產黨和人民政府非常關心人民生活。在工農業生產發展的基礎上,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廣大群眾從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看到了國家的前途,堅定了走向社會主義的信心。在經濟工作的宏觀調控中,正確處理了發展生產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關系,科學安排了積累和消費的比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積累率相對較低。計劃經濟建設後,積累率有所提高,但始終保持在26%以下。1949-1953平均積累率為24%,兼顧了生產和人民生活,激發了廣大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有效地保證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健康進行。2.穩定的市場價格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保證。為了穩定物價,讓老百姓放心,從65438到0950,財政、商業、銀行等部門采取了壹系列措施,牢牢掌握了市場物價的主導權,物價趨於穩定。以全國批發價格指數1950為100,1952為92.6。[20]1953-1956年期間,國家先後對糧食、食用油、棉花、棉布等重要消費品實行統購統銷政策,規定了幾種重要工業品的全國統壹出廠價,調節和縮小了許多商品的地區差價、季節差價和批零差價,保障了城鄉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和市場價格的基本穩定。65438年至0956年,我國基本建設發展迅速,職工人數增加,工資水平大幅提高,使社會商品購買力增長超過生產增長,物價波動上行。鑒於這種情況,國家在1956下半年暫時凍結物價,制止了物價上漲。正是由於黨和國家始終堅持穩定市場和物價的方針,我國城鄉市場的物價長期保持基本穩定,對保障國家經濟建設和穩定人民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工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物質基礎。從1949到1956,黨和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發展農業生產,同時恢復農業生產,進行土地改革,促進農業合作。國家投資興建了壹系列大型農田水利設施。拖拉機、化肥、農藥等農業機械和農業科技得到推廣使用,農業生產取得巨大成就。人均糧食產量由1952年的576斤提高到1956年的620斤,棉花產量由4.6斤提高到4.7斤,油料作物由9.5斤提高到16.4斤,水產品由5.9斤提高到8.6斤。農業生產的恢復促進了工業生產的快速發展。我國工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1402億元增加到1956年的703.6億元。與1956年的1949相比,棉紗產量增長1.9倍,棉布增長2.1倍,糖增長3.1倍,紙增長17.8%,膠鞋增長2.6倍,自行車增長44.7倍。[4](第84-89頁)4。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農村家庭純收入從1949的44元增加到1957的73元。[21]農民年末儲蓄存款余額由1953增加到1956,達到4.3億。[22]在農民收入增加的同時,城鎮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人均家庭收入從1949元增加到1957元到254元,增長了1.5倍。[21]總之,從縱向來看,經過新中國成立初期短暫的經濟恢復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較舊中國有了壹定程度的提高,但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全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有限的;橫向來看,中國落後於世界主要國家的發展水平,但1949-1956的輝煌成就為未來的經濟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上一篇:新版gsp要求對藥品流通過程中的質量風險進行什麽
  • 下一篇:醫院門診收費員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