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我國常見癌癥中最嚴重的三冠王。近五年來,我國每年有9000多人死於肺癌,居十大癌癥病因之首,且死亡人數逐年上升,平均不到57分鐘就有壹人死於肺癌。由於肺癌早期不易被發現,發現時已是晚期,因此位居我國男女死亡原因之首,也是醫保總額最高的癌癥,費用高達117億元。
盡管耗費了如此多的醫療資源,但近5年來,臺灣每年仍有9000多人死於肺癌,因為盡管肺癌的治療越來越個性化,但仍顯示出肺癌患者無法彌補的治療困境。究其原因,肺癌治療中的靶向治療需要不同類型基因突變的患者使用,而壹些免疫治療需要檢測PD-L1的表達來篩選適用患者,這使得沒有基因突變、不適用靶向治療、沒有PD-L1高表達的患者面臨治療瓶頸。
臺灣臨床腫瘤學會理事長、新光吳火詩紀念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高尚智說:"最近,新壹代免疫療法可以應用於3、4期肺癌的治療。對於不適合靶向治療的患者,這種免疫療法不受PD-L1檢測結果高低的限制,對所有人群都有療效,為肺癌治療帶來了全新的曙光!70歲的肺癌患者鄭媽媽回憶起壹年多前第壹次發現自己是肺癌四期患者時的絕望和無助。當時,她在化療期間幾乎無法起床下床,經歷了嚴重的化療副作用、嘔吐、嚴重脫發,聲音也變得嘶啞難忍。新壹代的免疫療法讓她在治療過程中不再手足無措,讓疾病無處遁形。
肺癌:死亡率高,晚期發現比例高,男女死亡的主要原因
早期肺癌患者大多沒有明顯癥狀。因此,對於早期肺癌患者來說,壹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後果。臺灣肺癌協會理事長、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陳育民表示,"非小細胞肺癌占肺癌的92%,其中50%因缺乏特殊基因型而無法接受靶向治療,剩下的50%雖然有機會接受靶向治療,但經過壹段時間的治療後,腫瘤細胞仍會產生耐藥性,使患者在治療的道路上遇到很大困難。陳先生進壹步指出,自免疫療法問世以來,雖然肺癌的治療方案日趨完善,平均生存期逐漸延長,但部分適用免疫療法的肺癌患者仍需通過檢測PD-L1的表達量進行篩選,因此沒有基因突變或不適用靶向治療的患者仍面臨治療瓶頸。隨著近年來新壹代免疫療法的出現,沒有基因突變、不符合靶向治療條件的患者無需再做檢測,就可以使用新壹代免疫療法,這將真正完善肺癌治療格局,引領新壹代的肺癌治療!
肺癌治療的新曙光! 部分免疫療法仍需依賴PD-L1檢測結果>50%,新壹代免疫療法適用於多種基因檢測表現,且無論PD-L1檢測結果如何,所有患者均適用。此外,高尚誌主任還補充道,與傳統化療相比,免疫治療可顯著降低治療相關的嚴重副作用比例,但由於免疫治療是通過強化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重新加強對癌細胞的毒力攻擊、但也有可能導致免疫系統攻擊正常組織而產生副作用,雖然比例較低,但仍有可能出現較難處理的副作用,如免疫介導的 雖然比例較低,但仍有可能出現較難處理的副作用,如免疫介導的肺炎、肝炎、腸炎等。壹旦出現肺炎癥狀,就必須暫停免疫治療,並對肺炎進行治療,直至病情好轉。如果反復發生,肺癌可能無法得到很好的治療。新壹代免疫療法引起肺炎的幾率很低,可以大大延長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患者在治療期間仍應特別註意,如有任何不適,應立即與醫生討論。
70歲的晚期肺癌患者鄭媽媽最大的心願:每天為家人做飯,為家人活得更久!
70歲的鄭媽媽患病前和丈夫壹起退休,以前自己經營印刷廠生意,因為生意需要,經常出國,平均壹年5-6次。鄭媽媽平時喜歡唱歌和旅遊,去年 4 月開始咳嗽。起初,她以為是感冒咳嗽,後來因為咳嗽不見好轉去看醫生,被診斷為肺腺癌四期,家人都相當震驚和絕望。她甚至連喉嚨都變得嘶啞,嚴重時甚至無法起床下床,連給家人做飯都做不了,壹度對生活幾乎絕望。過去雖然有免疫療法,但由於鄭媽媽的PD-L1表達水平低,無法應用,壹旦對化療產生耐藥,就會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幸運的是,在高尚誌主席為鄭媽媽找到適合的治療方法並給出建議後,鄭媽媽開始接受新壹代免疫療法治療,除了沒有化療副作用帶來的不適外,她現在身體也很好,壹有空就能到附近的公園鍛煉半小時,還能為家人做飯。只要有時間,她就會到附近的公園鍛煉半小時,還能為家人做飯,與 **** 共進晚餐。程女士說:"就是這樣平凡普通的生活,卻是我當時最大的夢想!我真的很感謝高尚誌先生和他的家人,是他們的鼓勵和不放棄,讓我在治療的道路上充滿了信心。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和丈夫壹起出國,和遠在國外的女兒們團聚!
高主席最後提醒肺癌患者,除了遵醫囑定期復診外,還要多喝水、健康飲食、適量運動、戒煙。
主題: PD-L1、基因突變、靶向藥物、癌癥治療、肺癌、肺腺癌、非小細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