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個被騙的是我表哥。她喜歡網購,家裏的東西都是從網上淘來的。自從有了“網評”,她會在購物前去社交平臺搜索相關的“評價”筆記。她還告訴我,她確實從“評價”筆記中發現了很多好的東西。“當然也有踩雷的。”有壹次,為了給孩子買壹輛玩具車,看了多條“評測”筆記,最後買了壹條某博主強烈“種草”的。沒想到實物質量很差,沒有博主說的那麽硬,氣味也很刺鼻。壹股塑料燒焦的味道,玩了壹會兒還會在手上,清洗後味道還揮之不去,因為是給孩子買的,後來她只好扔掉了。
去年阿姨買了壹件測評博主推薦的風衣,因為從測評時報上看尺碼和阿姨的基本壹致,看到博主穿上了就想買回來試試。結果她想的風衣尺碼小,面料和評測博主的相差太遠。更有甚者,退貨運費都要她自己出,然後我阿姨就再也沒在網上買過衣服了。她說壹顆老鼠屎壞了壹鍋粥。
還有我,因為我是敏感肌,壹直滿臉痘痘。那時候我敢相信我用什麽產品祛痘,我敢在臉上試。壹個偶然的機會,有壹天我刷到了壹款評測博主推薦的刷酸膏,於是翻看了同壹款產品的很多評測和視頻,幾乎沒有差評。當時真的沒多想,就先買了壹盒樣品,試了第壹天臉就紅了。我是個白癡,所以我相信了。第二天和第三天,不僅紅,還疼。我去醫院檢查了。結果是過敏反應,而且是中度的。這嚇了我壹跳,臉像青蛙壹樣。這甚至更糟。我回家後就把它扔了。這款祛痘產品沒多久就被曝出成分不安全。
經過親身經歷和身邊人的教訓,我總結了以下原因:
-誇大宣傳,涉嫌發布虛假內容或廣告。比如壹個博主在評價壹款龐氏洗面奶的時候,說適合所有膚質,但是也有壹些博主和消費者說,這款洗面奶不適合敏感肌、幹皮、痘痘肌。另壹位平臺博主也在視頻作品中提到“壹次就能瞬間提亮”“效果最快最猛”,因此存在誇大產品功效和虛假宣傳的情況。
-反向評價或涉嫌不正當競爭。例如,當博客作者評價艾琳·蘇煙·爽時,他們說該產品的亮膚效果有限,味道刺鼻,有疤痕和瘙癢。經查詢,該產品在很多網絡平臺都有很多正面評價,產品的大部分消費者反饋並沒有像博主描述的那樣出現。有關部門認定評估工作涉嫌不正當競爭。
——業務與測試壹體化、以業務支撐測試的現象突出。有些評測博主會直接在視頻中掛上購物車跳轉鏈接,博主甚至以口播的形式推薦電商平臺購買。我從中消協的報告上看到,55.7%的“第三方測評”疑似存在業務和檢測壹體化的模式,因此公正性堪憂。
那麽用評價博主購物需要註意什麽呢?我也總結了幾點:
1.了解博主的背景:了解博主的專業背景、經歷和知識,確保其有能力對產品進行評價。
2.比較多個來源:不要只依賴壹個評價博主的觀點,要看多個來源的評價,形成更全面的認識。
3.考慮個人需求:確保選擇的產品符合妳的需求和預算。每個人的需求和喜好可能不壹樣,所以壹個博主推薦的產品不壹定適合妳。
4.了解退換貨政策:在購買產品之前,了解商家的退換貨政策,以便在遇到不滿意的情況下能夠順利處理。
在這個自媒體電商時代,誰不是為了賺錢?那些充滿所謂正義感的博主確實在認真評價,但無論如何,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帶貨,所以作為消費者,我們最好理性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