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泉州十八景是哪些

泉州十八景是哪些

泉州十八景簡介 1.清源山 2.開元寺 3.崇武古城 4.府文廟 5.西湖公園 6.深滬灣 7.牛姆林 8.清水巖 9.天後宮 10.五裏橋 11.東湖公園 12.洛陽橋 13.黃金海岸 14.仙公山 15.蔡氏古民居 16.岱仙瀑布 17.鄭成功史跡 18.塗門街 泉州十八景簡介  塗門街 又叫“土門街”,因傳儲存、輸送建造東西塔土石方而得名。塗門街位於泉州市區中心地帶,東起溫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005米,是集商貿、旅遊、文化等為壹體的繁榮地段。在這條長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著眾多的“海絲”文物群,分布著13處宋元文化遺存———清凈寺、孔子文廟、通淮關嶽廟、東觀西臺、祖閭蘇、世家大厝、棋盤園、東魯巷、三十二間巷等。塗門街的建築風格在壹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時期的繁榮景象。改造後的塗門街秉承泉州閩南古建築的風格,又與現代建築有機結合。塗門街是泉州最有商機、最繁華的街道之壹,入選全國第壹批“購物放心壹條街”。 東湖公園 址系古泉州八大勝景“東湖荷香”遺址。 五裏橋 俗稱“安平橋”,橫跨晉江安海鎮與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始建於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經13年建成。為花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橋,是我國古代首屈壹指的長橋,素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馳名海內外,經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蔡氏古民居? 位於南安官橋漳裏村,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府文廟 位於鯉城區中山路泮宮內。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初年(公元976年),後移他處,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遷回原處重建,現有建築仍保持清初原貌,為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孔廟,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 開元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4A級旅遊景點。地處市區西街,始建於唐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蓮花寺”,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國各州建壹座開元寺,遂改為現名。全寺占地面積7.8萬平方米。規模宏大,構築壯觀,景色優美,曾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 崇武古城 位於惠安縣東南海濱,瀕臨臺灣海峽,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禦倭寇所建。 洛陽橋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處的洛陽江入海口,又名“萬安橋”。 牛姆林 由於景區內擁有“板根”、“絞殺”、“寄生”、“莖花”等熱帶雨林生態,被遊客稱譽為“閩南西雙版納”。 清水巖? 位於安溪縣城西北的蓬萊山,始建於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內奉中國百仙之壹清水祖師,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旅遊區,又是享譽海內外的朝聖旅遊地。。 清源山 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積62平方公裏,主景區距市區3公裏。 西湖公園 位於市區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滯洪排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深滬灣 位於晉江東南海濱,從石獅的永寧到晉江的衙口、深滬形成壹個秀麗的海灣,其間沙灘綿延數公裏,猶如壹條銀色的項鏈鑲嵌在藍天碧海之間。灘前碧波萬頃。 天後宮 始建於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是現存媽祖廟中建築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壹座,並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金海岸 位於臺灣海峽西岸的石獅永寧鎮,包括閩南黃金海岸旅遊度假村、城隍廟、鎮海石、古衛城遺址等。  仙公山 原名“雙髻山”,位於洛江區馬甲鎮,於南北朝時(公元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  岱仙瀑布 位於德化縣水口鎮,主要由號稱“華東第壹瀑”的岱仙瀑布、溫文爾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壹路的山光水色組成,是壹處不可多得的生態旅遊景區。  鄭成功史跡 分布在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家鄉南安。它們是位於石井鎮的延平郡王祠、鄭成功紀念館·碑林和位於水頭鎮的鄭成功陵園。“全遊網”是壹個很好的旅遊網站,樓主想知道的,上面都有。

  • 上一篇:物流管理經理崗位職責
  • 下一篇:無公害中藥在栽培技術和方法上有哪些不同的要求?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