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藥物治療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幾方面:
起始治療選用較小有效劑量,根據需要逐漸加至足量,常用的五大類降壓藥均可作為初始治療用藥;
1.優先使用長效降壓藥物,力求有效控制24小時血壓;
單藥治療不達標的患者應進行聯合藥物治療,可選自由聯合或給予單片復方制劑;
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選擇適合病情的降壓藥物;降壓藥需終生服用,應考慮成本效益比。
2.常用降壓藥物包括鈣拮抗劑(CCB)、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等五類。指南推薦,這五類藥均可作為初始治療用藥,醫生會根據特殊人群的類型、合並癥選擇針對性的藥物,進行個體化治療。優先使用長效降壓藥物,以有效控制 24 小時血壓,預防心腦血管並發癥發生。
3.鈣拮抗劑(CCB)
可單用,也可與其他 4 類藥聯合應用,尤其適用於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伴穩定性心絞痛、冠狀動脈或頸動脈粥樣硬化及周圍血管病患者。
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心跳加快、面部潮紅、腳踝部水腫、牙齦增生等。二氫吡啶類 CCB 沒有絕對禁忌證,但心動過速與心力衰竭患者應慎用。
4.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
降壓作用明確,對糖、脂代謝無不良影響,限鹽或加用利尿劑可增加 ACEI 的降壓效應,尤其適用於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後心功能不全、心房顫動預防、糖尿病腎病、非糖尿病腎病、代謝綜合征、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
最常見不良反應為幹咳,多見於用藥初期,癥狀較輕者可堅持服藥,不能耐受者可改用 ARB。其他不良反應有低血壓、皮疹,偶見血管神經性水腫及味覺障礙。長期應用有可能導致血鉀升高,應定期監測血鉀和血肌酐水平。禁忌證為雙側腎動脈狹窄、高鉀血癥及妊娠女性。
5.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
可降低有心血管病史(冠心病、腦卒中、外周動脈病)的患者心血管並發癥的發生率和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糖尿病或腎病患者的蛋白尿及微量白蛋白尿。ARB 尤其適用於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腎病、冠心病、代謝綜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患者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並可預防心房顫動。
不良反應少見,偶有腹瀉,長期應用可升高血鉀,應註意監測血鉀及肌酐水平變化。雙側腎動脈狹窄、妊娠女性、高鉀血癥者禁用。
6.利尿劑
尤其適用於老年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或伴心力衰竭患者,也是難治性高血壓的基礎藥物之壹。
不良反應與劑量密切相關,故通常應采用小劑量。噻嗪類利尿劑可引起低血鉀,長期應用者應定期監測血鉀,並適量補鉀,痛風者禁用;高尿酸血癥以及明顯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7.β受體阻滯劑
尤其適用於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經活性增高以及高動力狀態的高血壓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疲乏、肢體冷感、激動不安、胃腸不適等,還可能影響糖脂代謝。中重度房室傳導阻滯、哮喘患者禁用;慢性阻塞型肺病、運動員、周圍血管病或糖耐量異常者慎用。
糖脂代謝異常時壹般不首選β受體阻滯劑,必要時也可慎重選用高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長期應用者突然停藥可發生反跳現象,即原有的癥狀加重或出現新的表現,較常見有血壓反跳性升高,伴頭痛、焦慮等,稱之為撤藥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