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劑的主要劑型和給藥方法有:
1、壓片:指普通片劑,應用最廣泛、最常見。外觀可見壓片特有的光澤,可與薄膜衣片相區別。壹般片劑整片吞服,用溫開水送下。有些片劑中間有凹痕,可以很容易地掰開,取半片服用。有時也可以壓碎,但壹定要註意是普通片劑。
2、包衣片:是指壓片(片芯)外面包有薄膜衣片,可分為糖衣片和薄膜衣片。糖衣片壹般外觀多為橢圓形,有蠟樣光澤;薄膜衣片壹般有邊角,細看感覺裹著壹層類似塑料的半透明薄膜,顏色較多,不同於普通片劑。片劑包衣的目的是消除遮蔽、防潮、避光等,增加穩定性,避免胃液的破壞等,如阿司匹林腸溶片、紅黴素腸溶片、馬替黴素腸溶片等,它們都有壹個***同的特點:在胃內保持藥物原形不溶解,而在腸液中崩解吸收。對在胃酸中不穩定、易分解的無效藥物(如胰酶片),對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藥物(如紅黴素片),包以腸溶衣,可以保護它們不被胃酸破壞,減少不良反應。
因此,包衣片壹般應整片吞服,並用溫開水送下,帶碎的不宜服用。但有些中藥包衣片是為了改變外觀形象,必要時可去筋服用,具體請咨詢藥師。
3、多層片:是指由兩層或兩層以上的片劑組成,每層可含不同的藥物或層數相同的藥物和不同的輔料;在包裝和說明書上應標明為多層片。制作多層片劑的目的:①避免復方制劑中不同成分的復配發生變化;②制成緩釋片,例如,由速釋和緩釋兩種顆粒壓制成的雙層片劑,有兩層是由不同的緩釋顆粒制成的雙層片劑。因此,多層片只能整片吞服,溫水送下,有破損的不宜服用。
4、泡騰片:是指含有泡騰崩解劑的片劑。泡騰片與水接觸能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藥片迅速崩解。多用於口服或外用的可溶性藥物片劑,如乙酰水楊酸泡騰片。口服時應將其溶於水後再服用,外用時可直接將其放入服藥部位。
5、咀嚼片:在口中咀嚼後吞服的藥片,這類藥片更適合兒童或吞咽困難的患者。脫水時也可及時使用咀嚼片。壹些營養類藥物如維生素,以及治療胃病的氫氧化鋁、三矽酸鎂等,多制成咀嚼片應用,可以加速藥物的溶解,提高藥效。咀嚼片應在口中咀嚼後吞服。
6、口服片劑:又稱含片,是含在口腔或頰膜中緩慢溶解而不咽下的藥片。含片用於口腔、咽部疾患,有局部消炎作用,藥效發揮迅速,療效持久,如含碘喉片、化癥回生片等。這類藥片的硬度壹般較大,入口後不宜迅速崩解,也不宜破碎。給藥方法是含在口腔或頰膜內慢慢溶解而不是吞服,緊急情況下可以咀嚼,但切忌用唾液吞咽,更不能整片吞服。
7、舌下片:舌下使用的片劑。藥物直接由舌下黏膜吸收,可速效,能防止胃腸液PH和酶對藥物的不良影響。如血管擴張劑、哌醋甲酯等激素類藥物常制成舌下含片。最具代表性的藥物是硝酸甘油片,必須舌下含服。2-3分鐘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迅速緩解心絞痛癥狀,如果吞服,可能要30分鐘後才見效,耽誤急救。此外,吞服後90%以上的藥物會被肝臟代謝掉。因此,吞服硝酸甘油的藥效很小,必須舌下含服。舌下含片應置於舌下,緊急情況下可咀嚼,但不要隨唾液吞咽,更不能整片吞咽。
8、溶液片;又稱調合片。使用前加適量水溶解成壹定濃度的溶液片。所用藥物和輔料應易溶,壹船用於漱口消毒、沖洗傷口等。為了避免口服中毒,這類藥片被制成特殊形狀或著色,以便識別,如復方硼砂漱口片。這類藥片的用法是使用前加適量水溶解,漱口消毒,沖洗傷口,切勿吞服。
9、緩釋片:系采用適當方法延緩藥物在體內的釋放、吸收、代謝和排泄過程,從而達到延長藥物作用時間的壹類片劑。它具有血藥濃度穩定、服藥次數少、療效時間長等特點。如氨茶堿緩釋片、硫酸亞鐵緩釋片等。壹般應整片吞服,用水送下。註意必須整片服用。
10、控釋片:是指藥物從制劑中能以恒定的速度釋放到體內發揮治療作用的壹類片劑。具有藥物釋放平穩,過程接近零速度;吸收可靠,血藥濃度穩定,不良反應小,藥效時間長,可減少服藥次數等特點。如氯化鉀控釋片。壹般應整片吞服,用水送下。註意必須整片服下。
緩釋片或控釋片的外觀可能與普通片劑相似,但緩釋或控釋劑型每片的劑量大於普通藥物壹片的劑量,掰開後破壞了布他過程的結構,可能造成大劑量藥物壹次性進入體內,產生嚴重不良反應。
但也有可以分開服用的緩釋或控釋劑型,如鹽酸曲馬多緩釋片(奇曼汀)可以分成兩半服用,請註意說明書,必要時也可以咨詢藥師。
11、分散片:系能迅速崩解均勻分散的水溶性片劑。分散片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如紅黴素分散片、雷尼替丁分散片等。分散片可口服或用水分散後吞服,也可咀嚼或吮吸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