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藥,我國癌癥發病率逐年上升,但治療使用的靶向藥進入醫保滯後,很多患者吃第壹代靶向藥都是自費,造成家貧如洗。有的由於產生耐藥性要換吃第二、三代的靶向藥,而進口的靶向藥昂貴,如治療肺癌的奧希替尼每月要五萬多元,壹年20多萬元,患者不堪重負,建議加快進度讓救命的靶向藥進入醫保目錄。
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的程序1、國家醫保局成立工作組,起草工作方案並征求相關部門、地方醫保部門、有關學(協)會、醫療機構、醫務人員、藥品生產流通企業代表以及社會各界的意見。?
2、按程序組建專家庫、建立評審基礎數據庫,並制定相關廉政保密規則等。?
3、開展醫保用藥咨詢調查。從遴選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壹定數量的專家,對所有藥品進行投票,提出意見建議。?
4、咨詢專家確定評審技術要點,根據技術要點分專業進行評審,確定調入調出的備選藥品名單。?
5、分地區分科室隨機抽取遴選專家對備選藥品進行投票。?
6、根據投票結果以及擬納入的品種數量,確定調入調出藥品名單,根據藥品的情況分為常規準入和談判準入,並對需要加強管理的藥品提出相應管理措施。?
7、公布常規準入目錄和談判藥品名單。?
8、征求擬談判藥品企業意願,組織企業按要求提供材料後,由專家進行藥物經濟學和基金承受能力評估,根據專家評估意見與企業談判確定全國統壹的醫保支付標準和管理政策。?
9、醫保局發文將談判成功的藥品納入目錄,同步規定管理和落實要求。預計在今年10月前完成全部工作。
現行的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西藥和中成藥***計2588種。醫保藥品目錄分為凡例、西藥、中成藥、中藥飲片四部分。凡例是對目錄編排格式、名稱劑型規範、限定支付範圍等內容的解釋和說明;西藥部分包括了化學藥和生物制品,主要按ATC分類編排,藥品使用通用名,劑型單列;中成藥部分包括了中成藥和民族藥,采用功能主治分類,藥品使用通用名;中藥飲片部分采用排除法,規定了基金不予支付費用的飲片範圍。?
西藥部分和中成藥部分分為甲乙兩類,甲類壹般是同類藥品中可供臨床首選、價格較低的藥品,乙類壹般是同類藥品中可供臨床選擇、價格相對較高的藥品。參保人發生符合規定的甲類藥品費用,全額納入報銷範圍,按規定比例報銷;乙類藥品費用先扣除壹定的個人自付部分後,再按規定比例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