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藥店是互聯網暫時無法取代的。其次,藥店的盈利模式和盈利方式也很簡單,消費者沒有太多的選擇,比如現在醫院都會讓妳去藥店開藥,所以這個時候患者只能說到做到。對於醫藥知識,壹般人不會有太多涉獵,所以藥店收多少是多少。同樣是藥品,細心的妳會發現,在藥店裏,貴的都擺放在消費者壹眼就能看到、隨手就能拿到的地方,而便宜的則擺放在最低的位置。當然,如果店員給妳推薦,也會優先推薦貴的,而很少有消費者去打聽便宜的,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裏,還是貴的好,這個時候的利潤空間,就很好找了。
開門做生意當然是為了賺錢,而且開藥店的門檻相對較低,需求量也會相對較大,壹些人常見的頭疼感冒已經不用再去醫院排長隊掛號什麽的了,都是直接到藥店買點藥吃就可以了,藥店比開飯店買衣服這些行業的藥店似乎要穩定得多。去壹趟藥店,沒有幾十元、上百元,很難把感冒看好。過去那種幾毛錢、幾塊錢壹盒的藥,已經淡出了的視線,商家為了賺取利潤,雖然不會賣假藥,但肯定會選擇賣利潤高、價格貴的藥。
也有消費者不會和藥品過不去,首先,在有職工醫保的鄉鎮,他們的社保卡裏,有很多錢是不能兌現的,所以只能拿到藥店去消費,所以藥店賣的價格高,也會有人買單。而這些刷卡的工人也不會心痛。此外,還有壹點就是大家都知道,人本身最值錢的還是自己的小命。那麽在需要藥品的時候,再吝嗇的人此時也會變得無比慷慨。
藥本身的利潤是非常大的,我們可以在很多的突發新聞中看到,有的藥成本也就幾毛錢,但是有的時候會賣到幾十塊錢壹盒,這個時候藥店的利潤就會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