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談判怎麽談
(壹) 在談判過程中“以價換量”是醫保價格談判的總方針,即通過帶量采購來推動藥價大幅下降。總之,只要產能充足而且不是虧本在賣,銷售額的增幅完全能夠覆蓋攤薄的利潤,價格談判因此也被藥企廣泛接受。
(二) 根據此前公布的談判現場信息可以看到,代表國家醫保局的談判專家與企業代表相對而坐,現場拆封的壹個信封中裝著這場談判藥品的底價,也就是業界稱為“信封價”
(三) 這個“信封價”是前期由醫保專家和衛生經濟學專家測算得出來的價格,是醫保談判中最秘密的壹環。
(四) 醫保專家打開密封的信封,才能知曉當日當場要談判的價格和醫保底價。企業代表進入談判現場後第壹次報價如果落在“信封價”的115%,才可以入圍,進入雙方談判環節。
(五) 醫保談判成功,對於企業代表來說意味著藥品降價,更意味著可以通過進入醫保目錄獲得更多的市場銷量。
二、 醫保談判結果
(壹) 今年的醫保調整***有117個品種被納入談判範圍,最終談成94個,包括目錄內原有的27個品種,以及新進的67個品種。總體談判成功率達到80.34%。 值得壹提的是,除了2018年抗癌藥物專項談判之外,80%以上的談判成功率是歷次醫保談判中最高的。
(二) 談判成功率高,國家醫保局砍價的力度也不小。根據醫保局披露的信息:67個目錄外新藥平均降價61.71%。這壹降幅高於前兩年價格談判60.7%、50.64%的平均降幅。
(三) 外界關心的渤健“天價藥”諾西那生鈉成功進入醫保,這款曾經高達70萬壹針的藥物最終的醫保價格會是多少,目前尚不得知。 幾款進口PD-1依然沒能出現在醫保目錄中。默沙東和百時美施貴寶今年顆粒無收,外界期待的K藥、O藥進醫保依然沒有指望。同樣,羅氏、阿斯利康的PD-1/PD-L1也沒有進入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