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對世界充滿好奇,隨時可能跑到家裏危險的地方,或者吃東西或者往嘴裏塞東西,所以家長壹定要提高警惕,小心翼翼。
雖然這個話題已經說了很多次了,但是事故還是在我們身邊發生...
“紐扣細胞,直徑2厘米,進入壹個15個月大的男孩的食道。孩子食管口嚴重燒傷,住進了重癥監護室(ICU)病房……”
壹個叫珊珊(化名)的小男孩,才15個月。當他的父母發現他有進食和吞咽困難時,他被送到醫院檢查。起初醫生懷疑寶寶是喉嚨感染,但根據感染情況治療後情況並沒有好轉。
轉院後,醫生通過x光發現嬰兒食道內有異物。當醫生手術取出壹個直徑2厘米的紐扣電池時,發現紐扣電池表面呈深褐色,已經被嚴重腐蝕。
醫生介紹,紐扣電池進入人體後會發生迅速的化學反應,幾秒鐘內就會對人體造成電化學腐蝕和灼傷。而且這種損傷是持續性的,不會因為紐扣電池被取出來就立刻停止發展。
壹旦紐扣細胞進入食道,寶寶要經歷短則半年,長則2-3年的痛苦治療,效果不壹定很好。
紐扣電池看似不起眼,但如果誤吞,後果不堪設想。而且,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
如果紐扣電池長時間進入人體,電池會通過越來越大的穿孔落入胸腔,腐蝕心臟和血管,導致致命出血。
食道異物主要是硬幣、紐扣細胞,氣管異物主要是花生、瓜子、果凍等堅果類。
喉嚨下部壹側有食道,另壹側有氣管。食道比較大,比較寬,小物件不容易卡住,而氣管比較窄。寶寶吃飯時突然笑、哭或摔倒,食物很容易進入氣管,造成氣管異物。
相比壹個異物卡在喉嚨裏引起的劇烈咳嗽、臉色發紫等癥狀,家長更容易發現意外。受到紐扣電池等毒物攻擊後,寶寶初期癥狀類似於普通感冒,不易引起家長註意,導致電池在體內停留時間過長,加重傷害,甚至導致死亡。
美國毒理學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6年到2010年,此類誤食造成的傷亡人數比前五年增加了4倍多。然而,66%的美國父母表示,他們從未聽說過或沒有意識到這些小電池對嬰兒的威脅。
據國內統計,3-10歲的寶寶在外傷患兒中占比最大!事實上,生活中的很多日用品對寶寶來說都是潛在的“殺人武器”!
1,餐具(筷子,刀叉,勺子等。)
如果寶寶在玩這種餐具的時候摔倒了,很容易戳到自己。
2、文具(各種筆、尺子、圓規、502膠水等。)
鉛筆的危害是筆芯容易戳到身體或者眼睛裏,容易折斷。筆芯壹旦留在眼睛裏,處理起來很麻煩。
圓規、尺子等。都有尖角,尤其是圓規的金屬頭,很容易刺傷寶寶。
3.堅硬的物體,如尖銳的物體和石頭(牙簽、縫紉針、石塊、桌角等。)
尖銳的物體不僅容易刺傷寶寶,還容易被寶寶吞食。吞咽後會刺傷食道或腸壁,甚至傷及內臟,造成嚴重感染。
被硬物打傷或碰傷,不管是身體部位還是脆弱的眼睛,都有可能造成大麻煩。
特別是除了引起感染外,還可能發生外傷性白內障、外傷性青光眼、視網膜脫離等眼部疾病,造成失明的風險。
4.幹燥劑
平時寶寶最容易碰到的幹燥劑應該在零食裏。如果寶寶誤食生石灰幹燥劑,其強堿性極具破壞性,會迅速腐蝕皮膚和食道。
如果進入眼睛是非常容易致盲的,但是如果放在裝滿水的瓶子裏,搖壹搖瓶子就會爆炸,不管是什麽情況!非常!危險。
5.日用化學品(廁所清潔劑、84消毒液、洗衣粉等。)
嬰兒可能會因為好奇誤食這種化學清洗劑,誤食後壹般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或腹瀉的癥狀。
如果不小心濺到眼睛裏,會導致眼睛和黏膜與高濃度溶液接觸,產生刺激癥狀。如果長期不治療,很容易造成角膜損傷。
此外,很多家長喜歡將這些化學物質與飲料壹起裝瓶,也存在被寶寶誤服的風險。
6.水銀溫度計、藥品等。
水銀體溫計因為材質特殊,很容易摔碎或者摔壞,碎玻璃也很容易傷到寶寶。
如果體溫計被寶寶咬了,先看看皮膚和黏膜有沒有損傷。如果沒有損壞,就不治療。
如有破損,如可見、明顯、易取出的碎片,自行取出(尤其是咽部難以取出的碎片,切勿盲目取用或自行催吐),用清水/冷鹽水漱口,然後到附近醫院就診。如果只有汞被吞入消化道,很難被消化道吸收,可以自行排出,壹般不需要做特殊處理。
此外,成人服用的藥物或外用藥要放在寶寶接觸不到或拿不到的地方,防止寶寶誤服。
7.電源插座、充電器等。
很多孩子喜歡把手指伸進這些位置的小黑洞裏玩耍,導致觸電的危險。所以要給寶寶夠得著的插座加上電源插座蓋,不用插線板的時候拔掉插頭。
8、衛生間、浴缸、水桶等。
在家裏,比如衛生間的水桶、臉盆、浴缸、面盆等儲水的地方,都有溺死寶寶的風險。平時用完後壹定要倒空,什麽時候用水,什麽時候放回去。
為了保證寶寶的安全,我們必須時刻註意身邊的隱患。以孩子的視角思考ta們看到的世界,模擬可能發生隱患的地方。
如果條件允許,寶寶身邊壹定要有人。即使臨時要離開壹段時間,也壹定要請家裏其他人照看寶寶,這樣可以更有效地避免危險。
對於大壹點的寶寶,在生活中進行潛移默化的安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看到壹些可能有危險的地方,要告訴寶寶不要待在有XX(危險特征)的地方。盡量讓描述更形象化,而不是泛泛而談的說教。
雖然我們誰都不能保證24小時都在寶寶身邊,但是我們可以盡力給寶寶創造壹個安全的環境,讓寶寶遠離這些危險物品。
生活中,妳還發現過哪些可能對寶寶造成傷害的「殺人武器」?在評論區分享給更多的家長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