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檢測細菌內毒素

檢測細菌內毒素

細菌內毒素是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的壹種成分,在細菌死亡或自溶時釋放出來。因此,細菌內毒素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例如,自來水中的內毒素含量為 1 至 100 EU/ml。內毒素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不會造成危害,但如果通過註射等方式進入血液,就會引發各種疾病。少量內毒素進入血液後會被肝枯細胞滅活,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大量內毒素進入血液會引起發熱反應,即 "熱原反應"。因此,生物制品、註射藥品、化學品、放射性藥品、抗生素、疫苗、透析液和其他制劑以及醫療器械(如壹次性註射器、植入式生物材料)在使用前必須通過細菌內毒素檢測試驗。由於家兔對熱原的反應與人類基本相似,半個世紀以來,利用家兔檢測熱原在保障藥品質量和用藥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1956年,美國人Bang發現鱟的血液在遇到革蘭氏陰性細菌時會產生壹種凝膠。後來,列文和邦又發現革蘭氏陰性菌的內毒素也能引起凝膠反應,從而創造了鱟試劑檢測法。由於鱟試劑法簡便、快速、靈敏、準確,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制藥業藥物檢測等方面。

在美國,鱟試劑檢測法在 1980 年第 20 版《美國藥典》中被稱為 "細菌內毒素檢測法(Bacterial Endotoxin Test)"。隨後,英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和中國的藥典也相繼收錄了這壹試驗方法。此後,鱟試驗逐漸取代了家兔熱原試驗,但由於某些藥物的特殊性無法通過稀釋來消除幹擾,因此鱟試驗並不能完全取代家兔熱原試驗。2005 版《中國藥典》規定了 168 個品種的細菌內毒素檢測方法,並收載了兩種細菌內毒素檢測方法:包括凝膠法和光度法。前者利用鱟試劑與細菌內毒素發生凝集反應的原理來定性或半定量檢測內毒素,後者包括濁度法和比色底物(比色)法,分別利用鱟試劑與內毒素反應過程中的濁度變化和特定底物產生的凝固酶釋放發色團的量來定量測定內毒素。比色法可分為終點比色法和動態比色法。該方法靈敏度高、精度高。國內如廈門鱟試劑廠早在05年即將比色基質(終點比色)鱟試劑盒投放市場。

  • 上一篇:如何區別高值耗材,低值耗材,藥品管理,檢驗試劑耗材的管理等的不同點,通用管理方案?
  • 下一篇:簡述我國各行業有什麽樣的優勢和劣勢?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