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家庭急救
第壹步:發現部分患者有癥狀。
典型的心梗患者有胸痛或胸悶,疼痛多位於心前區,手掌大小,有時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或放射至下頜或牙齒。疼痛持續時間較長,壹般在30分鐘以上。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都無法緩解。常伴有易怒、蒼白、出汗、恐懼或瀕死感。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現多種多樣。有的患者以頭痛、咽喉不適、牙疼或腹痛來就診,但沒有相應器官的病變,不能忽視心肌梗死的存在。少數患者無疼痛,開始時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中風樣發作可見於老年患者。
第二步:趕緊撥打120,進行家庭治療。
?時間就是生命?對於突發心肌梗死的治療,要爭分奪秒。心肌梗死是因為心臟的供血血管被堵塞,導致心肌缺血壞死。血管閉塞後30分鐘左右開始心肌壞死,6-8小時左右完全死亡。在此期間,堵塞的血管打開得越早,存活的心肌就越多。
如果心梗能在1小時內得到有效搶救,積極治療和平安沒有區別;如果搶救延誤1.5小時,就會發生心肌壞死,時間越長,心肌壞死越多。但有壹半的患者因為自身或家人的原因錯過了急救的機會。因此,加強對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知識的普及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遇到疑似突發心梗的患者,搶救者不要有絲毫猶豫,應撥打120進行急救,以免錯過最佳搶救時機。在120救護車到來之前,您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並采取如下積極的急救措施:
●撥打120:盡快聯系醫院和急救站,請醫生盡快來醫院搶救。有條件的醫院會盡快給予急診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和支架植入術,無條件盡快給予患者溶栓治療。
打電話?120?打電話應註意以下事項:
(1)對於急性、突發性疾病,打電話者應講清患者發病時間、目前主要癥狀、過去患過什麽病及用藥情況、現場采取的初步急救措施,以便準確調度。
(2)說明站點位置和等候地點,以便盡快找到患者;候車場所應是路口、公交車站、大型建築等有明顯標誌的地方。
(3)留下姓名和電話,以及患者姓名、性別、年齡,以便聯系。
④等待救護車時不要提前攙扶或擡出病人,以免影響病人的治療。應該盡量提前接救護車,看到救護車主動招手。
●就地平躺:無論環境如何,立即讓患者就地平躺,雙腳微微擡高。不要以背部或擁抱的方式隨意移動患者,因為任何移動都會增加其心臟負擔,危及生命。
●鎮靜:如患者自帶急救藥品或家用常備藥箱,立即取出硝酸甘油1片(0.5mg)供患者溶解,每5分鐘可重復使用壹次;但要註意觀察血壓,不要使其下降。也可以吃中藥,如復方丹參滴丸、速效救心丸等。,而且妳應該咀嚼阿司匹林300 mg,盡量保持周圍環境安靜,安慰患者。需要口服1-2安定片,使患者鎮靜,降低心肌耗氧量。
●吸氧: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持患者溫暖,情緒穩定。如有供氧條件,應立即吸氧。
●心肺復蘇:在急救醫生到來之前,患者不能離開身邊的人,隨時觀察病情的變化。搶救者首先要識別心臟驟停,判斷心臟驟停;當確定心臟驟停時,不允許拿起來搖晃,而應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扣住心前區(距左胸乳頭40-50CM處垂直叩擊2-3次),使其重新跳動。如果不起作用,應該立即持續進行心肺復蘇術(CPR),直到急診醫生到來。
判斷心臟驟停的方法:建議在3 ~ 5 s內鑒別心臟驟停。
當有人在鑒別患者是否心臟驟停時,往往會采取觸摸患者頸動脈脈搏或用聽診器聽心音等措施,大大浪費了搶救時機。為爭取搶救時機,提高復蘇成功率,識別心臟驟停的時間應為3 ~ 5 s,然後實施心肺復蘇。目前認為,當患者的生命體征消失時,如意識喪失、對外界刺激失去反應、缺乏身體活動和呼吸異常,應立即開始心肺復蘇。因此,目前提倡當病人被掌摑或搖晃,或呼叫病人無反應時,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表現
約半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發病前1 ~ 2天或1 ~ 2周有前驅癥狀。最常見的癥狀為原有心絞痛加重、發作時間延長或硝酸甘油療效不佳。或者過去沒有心絞痛的人突然長期心絞痛。心肌梗塞的典型癥狀包括:
1.胸骨後或心前區突發嚴重持續擠壓痛。
休息和硝酸甘油不能緩解,常伴有煩躁、出汗、恐懼或瀕死感。
2.少數病人沒有疼痛。
從壹開始就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有些病人上腹部疼痛。
可能誤診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癥;少數患者表現為頸、頜、咽、牙齒疼痛,容易誤診。
4.精神病
可見於老年患者。
5.全身癥狀
難以形容的不適和發燒。
6.胃腸道癥狀
癥狀是惡心、嘔吐、腹脹等。,多見於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心律不齊
它見於75% ~ 95%的患者,發生在發病1 ~ 2周內,尤其是24小時內。前壁心肌梗死易發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發生心動過緩和房室傳導阻滯。
8.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易發生在發病後的頭幾個小時,也可在發病後幾天出現,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紫紺、煩躁等癥狀。
9.低血壓和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