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征蚯蚓,又稱地龍、土龍,曲蟮,是壹種環節動物,身體柔軟,圓而長,環節上有剛毛,生活在土壤中,能使土壤疏松。隨著科技的發展,以蚯蚓為原料的菜肴、食品和藥品在國際上備受青睞。以蚯蚓為主料的菜肴品種繁多,用蚯蚓的提取物制成的各類中西藥物應運而生。中醫認為蚯螞性涼味鹹,無毒可食。
營養據測,蚯蚓含粗蛋白高達50%~80%,且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其中精氨酸的含量是花生的2倍,色氨酸的含量是牛肉的7倍。另外,蚯蚓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及多種維生素。其中所含黃嘌呤物質和氮物質,有降壓和平喘作用;精氨酸含量多的食物則對人體有壯陽補腎的作用,還有防衰老的功效,中年人多食有益。
宜忌中醫認為蚯蚓有清熱息風,涼血利尿,平喘通絡的效果,是活血化淤的理想食物。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蚯蚓還有相當顯著的鎮靜和抗驚厥作用;蚯蚓針劑可引起部分內臟血管擴張,使血壓降低;從蚯蚓身上提取的壹種含氮的有效成分,能拮抗組織胺及毛果蕓香堿對支氣管的收縮作用,說明該物質有抗過敏的機制。因此,食用或藥用蚯蚓可治療癲癇、精神分裂癥、小兒驚厥、高血壓、支氣管擴張性哮喘、過敏癥以及多種心腦血管病。外敷可治皮膚潰瘍及腮腺炎。
用法捕獲或購買到新鮮蚯蚓後,可將其置於水盆中1天以上,待排泄其體內汙物後,剖開去腸雜,洗凈晾幹,即可烹制成各種菜肴,也可浸泡於酒中慢慢飲用(與酒的比例為1比10)。
壹般用法是作為配料入饌,也可用其幹制品或蚯蚓肉末加果汁等調味劑,制成蚯蚓蛋糕、蚯蚓幹酪、蚯蚓餅幹或蚯蚓烤面包等食品。
治精神分裂癥或癲癎,可將鮮蚯蚓洗凈,加白糖化水服用。也可用同樣的方法治療哮喘癥和高血壓病,治療腮腺炎、慢性下肢潰瘍及燙傷等,可取活蚯蚓與白糖搗爛敷於患處。
目前大量用於臨床的藥物是蚯蚓提取物針劑和口服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