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各種保健品充斥著超市和藥店,尤其是老年人的家裏,堆滿了保健品。有人認為保健品和藥品效果壹樣,甚至比藥品更好,沒有副作用,隨時隨地都可以買到。但是這種錯誤的想法隨時都有可能引發事故!別以為邊肖會嚇到妳。看完今天的文章,妳會認可保健品的作用!
如何區分保健品和藥品?
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經常吃壹些保健品。很多人不明白保健品和藥品的區別。他們總是把保健品當藥,以為保健品的效果真的和藥壹樣好。其實保健品只是起到保健作用,並不能直接用來治病。它們只是人體機制調節劑和營養補充劑,而藥物是直接用來治病的。
下面介紹壹些保健品和藥品的區別,讓大家認清兩者的區別,以免耽誤了疾病的治療。
(1)批準文號不同:國內保健食品批準文號格式為“石國健字G4位序時號4位流水號”,必須在包裝或標簽上標註保健品專用標識“警察機動部隊”;妳必須能在藥品的包裝上看到“國藥準字H(或Z.S.J.B.F.)8位數”的批準文號。
(2)定義和作用不同:藥品用於疾病的治療、診斷和預防,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化學原料藥及其制劑、抗生素、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診斷藥品等。療效和適應癥明確,不良反應明確。可以註射藥物等方法。保健品用於保健和輔助治療。但維生素、礦物質元素等產品有的是藥品,有的是保健品。保健品不經過醫院臨床試驗就可以投入市場,沒有確切的治療效果。保健品只口服。
如何正確選擇和食用保健品
(1)吃保健食品要根據其功能有針對性,不能盲目使用。
(2)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品,保健食品不能當靈丹妙藥。
(3)食用保健食品應按照標簽說明的要求食用。
(4)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的營養素,不能代替其他食物。堅持正常飲食是必要的。
(5)不能吃過期變質的保健食品。
保健品為什麽不能濫用?
老年人經常會收到很多保健品和補品,這些保健品確實能起到壹定的增強老年人體質、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但如果老人此時正在服用壹些藥物,就要註意了。這些保健品可能會與藥物發生“沖突”,影響療效,甚至引發危險。
人參、當歸、銀杏等。影響抗凝:人參、當歸、銀杏葉等中藥是保健品、補品中的“常客”。這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與阿司匹林、華法林等抗凝藥壹起使用,可能會引起出血。銀杏葉和壹些止痛藥合用也可能引起腦出血,銀杏葉和利尿劑合用會使血壓升高。此外,維生素E不應與阿司匹林同時服用,否則可能會增加出血的風險。與華法林化學結構相似的維生素K也是壹種危險分子。服用華法林的患者最好少吃獼猴桃、豬肝、菠菜等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
(2)鈣影響強心藥物:老年慢性心臟病患者可使用洋地黃等強心藥物。他們最好不要同時服用含鈣和維生素D的保健品,否則容易誘發洋地黃中毒。消化道潰瘍是壹種常見病。正在服用含鈣鎂抗潰瘍藥物的人,不要過量補充含維生素D的保健品,以防高鈣血癥或高鎂血癥。
(3)蛋白粉影響抗過敏藥物:患有鼻炎、濕疹等過敏性疾病的患者應註意控制蛋白質的攝入。蛋白粉是保健食品中的“老主力”。如果我們攝入富含組氨酸的蛋白質,就會產生大量的組胺。此時抗過敏藥無法與組胺競爭,難以占據受體位置,不能很好發揮作用,往往使過敏癥狀消失。最好盡量避免壹起服用,或者間隔2小時左右服用也能降低風險。
(4)深海魚油可以降血脂、降血壓、軟化血管:深海魚油中DHA和EPA的含量比較高,都屬於omega-3不飽和脂肪酸。而且-3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血脂確實有很好的調節作用。不要把深海魚油當藥,它只是壹種療效被證實的保健品。每天服用大劑量的魚油不僅會刺激胃腸道,還會導致出血的風險。
(5)蜂膠具有降血脂、降血壓的作用:蜂膠是壹種膠狀物質,是蜜蜂采集的植物樹脂,與下頜腺的分泌物混合,經蜜蜂反復咀嚼代謝而成。蜂膠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壹定的預防作用。市面上賣的蜂膠多為保健品批號而非藥品批號,保健品對改善機體機能有輔助作用。人們必須警惕可以替代降壓藥和降脂藥的宣傳。其他人群不宜服用蜂膠,如過敏體質者。口服可能引起呼吸困難、盜汗、惡心等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