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小學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

小學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

小學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

 消費者權益,是壹定社會經濟關系下適應經濟運行的客觀需要賦給商品最終使用者享有的權利。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小學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歡迎大家參考!

小學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中學生零用錢的調查,讓學生了解在消費心理形成過程中,社會文化、社會流行、家庭是影響他們的三大主要因素。

 2、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消費,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消費心理。

 活動重點: 教會學生進行合理的消費預算,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活 動形式: 問卷調查、訪談、觀看視屏、交流心得、教師引導等

 教學過程:

 (壹)故事導入:

 壹個富翁,有無數的錢財,他可以揮金如土,可以買到壹切可以用錢買到的東西。

 有壹天,他掉了兩文錢,他的態度將會怎樣呢?

 生a:置之不理,兩分錢能買什麽?

 生b:撿起來,然後放進口袋。

 教師:有沒有第三種答案?(無人發言)

 可是,香港巨富李嘉誠卻給了我們第三種答案。

 他在乘坐汽車的時候,把壹枚兩分錢的硬幣掉在了地上,硬幣滾向陰溝,他便蹲下來準備去撿,旁邊壹位印度籍的保安員便過來幫他拾起,然後交到他的手上。

 李嘉誠把硬幣放進口袋,然後從口袋中取出壹張100元作為酬謝交給他。

 有記者曾問起這件事,李的解釋是,若我不去撿那枚硬幣,它就會滾到陰溝裏,在這個世界上消失。而我給保安員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費。我覺得錢可以去用,但不能浪費。

 (二)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金錢,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呢?

 1、對零用錢的調查(多媒體展示)

 教師在課前對年段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並對調查內容分析歸納。

 得出結論:寄宿制初中生壹般都有零用錢,但是零用錢的多少不同,來源不同,自由支配的程度不同,使用也不同。

 86%的學生每月都能得到父母給的零用錢,盡管零用錢的多少不同,可見妳們的零用錢的來源是穩定的,這為他們的消費提供了物質基礎。有20%的學生每月零用錢在50元左右,60%的學生零用錢在20~30元之間,20%的學生零用錢在10~20元之間。加之同學們每月生活費200~380元不等,這筆開支不算小。

 如果說有零用錢是消費的穩定基礎,那麽有壹定數量的零用錢便是消費的堅實基礎。大家多數同學是來自農村的孩子,應該能體會到父母掙錢的艱辛,我們部分同學能夠或大多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零用錢,並且有部分同學是有計劃地使用的,還有壹部分同學是沒有計劃但能有節制地使用零用錢。可見,現在不少父母對於子女使用零用錢給予了較大的支配空間,沒有過多地幹涉。這也反映出學生在消費時的靈活性、隨意性。

 66.7%的同學把零用錢用於購買學習用品,35.7%的同學用於其它或娛樂。從所占比例最大的兩項消費可以看出,添置學習用品仍然是作為學生的壹項最主要的消費。

 對學生零用錢狀況的調查結果呈現出兩個特點:經濟來源穩定;數量可觀。正是由於存在這兩個特點,所以學生在消費時可以自由支配、隨心所欲。在零用錢的各方面體現出來的特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消費行為。

 2、對消費行為的調查:中小學生消費十大惡習(有壹網絡消息顯示)(雖然下面壹些內容現象在我們全寄宿制的酒泉三中還沒有,聽壹聽—註意)

 教師讓學生在全班範圍內充分討論並發言後再做歸納:

 飲食消費:跟著廣告走

 不是廣告品牌的食品不吃,不是廣告流行的飲料不喝,這在中小學生中成為壹種普遍現象。

 服裝消費:跟著名牌走

 校園裏名貴衣衫已不鮮見,名牌產品更是比比皆是。部分學生把時間放在“精品屋”、“服裝城”裏。

 娛樂消費:跟著新潮走

 無論遊戲廳或歌舞廳,不難發現中小學生的身影。盡管學校對此明令禁止,可部分中小學生仍難以拒絕誘惑,甚至以逃課為代價。

 人情消費:跟著大人學

 慶賀生日是中小學生最具普遍的人情消費。而日常人情消費的花樣也不少:考試得了第壹名,要請客;在某項比賽中獲獎,要請客。

 促銷消費:跟著賭博走

 零食、玩具等小商品的促銷,總是能吸引學生們的註意。促銷壹是分散了學生精力,二是滋長急功近利思想,三是誘發賭博心理。

 手機消費:副作用明顯

 上課時此起彼伏的手機鈴聲幹擾了教學秩序,手機不良短信的泛濫給學生成長帶來危害。醫療部門資深專家指出手機輻射對少年的發育成長具有壹定危害作用。

 網吧消費:越陷越受傷

 中小學生自控能力較差,抗拒遊戲誘惑能力較弱。隱藏在居民樓等地的含有賭博、淫穢內容網吧,令壹部分學生迷戀不歸。

 重復消費:同學搞攀比

 七八成新的書包、文具說扔就扔,只有新的才好。孩子

 們說,同學都換了流行的,我不換就太老土了。

 時尚消費:要的就是“酷”

 在商場化妝品專櫃經常可以看到中小學生流連忘返,護膚品也上了學生的梳妝臺。連男孩子也開始佩戴項鏈、戒指等飾物。

 顛倒消費:舍本逐末為贈品

 很多學生對零售商品附送的卡片、玩具感興趣,學生甚至花了錢根本不吃裏面的食品。

 3、對消費心理的調查

 教師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並歸納出中學生消費心理大致有幾種情況。

 學生代表發言:①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②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③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④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教師針對學生歸納的幾種消費心理,進行引導分析:

 (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教師點評:有從眾心理的人,看到許多人在做同壹件事情,便不由自主地加入,這種消費會受別人行為、別人評價的影響。人們追隨時尚的心理,往往能夠引發對某類、某種風格的商品的追求,並形成流行趨勢。商家往往利用消費者的這種心理來推銷總結的商品。所以,我們是否消費應該從實際出發,不能盲目從眾。

 (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教師點評:青年人應該有自己的.個性,個性的展示往往通過自己的消費行為體現出來。這雖然推動了新工藝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但展示個性要考慮社會的認可,還要考慮代價。為顯示與眾不同而過分標新立異,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教師活動:多媒體播放中學生現在消費狀況的情況調查,特別指出:中學生在穿戴上的講究名牌,在電子產品上的不斷升級,並且這種攀比之風還有進壹步蔓延的趨勢

 學生活動:就此現象展開討論,並發表見解:這是典型的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行為,這種消費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教師活動:多媒體播放有些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即在消費時綜合考慮商品的價格、質量、售後服務等各方面情況,從實際出發,而不是跟風買,搞攀比。設問:大家怎麽看到這種消費行為?

 學生活動:就此現象展開討論,並發表見解

 教師總結:這是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行為,這種消費行為,講究實惠,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是壹種理智的消費行為。

 總之,人們的消費行為往往受到多種消費心理的影響。當然,不同的消費心理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它們常常***同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樹立正確的消費心理,使我們的消費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發展,做壹個理智的消費者。

 全班齊讀:

 盲目從眾不可取,

 過分標新嚇死人,

 虛榮攀比活受罪,

 理智求實樂融融。

 4、對策

 合理預算

 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消費,第壹步是教會學生能進行合理的預算,首先,讓同學將自己每月的消費進行歸納分類,統計壹下哪些屬於生存性消費、哪些屬於享受性消費、哪些屬於發展性消費。三種消費各占的比例是多少?其次,組織學生座談自己的購物經歷,討論各人的消費構成,從中了解消費是否合理。

 疏通途徑

 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消費,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消費心理。

 第壹,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適度消費,不要盲目從眾和攀比。同學們購買日常學習、生活必需品,要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定。自己需要的才是合理的。某同學愛好音樂,家裏給買了電子琴或鋼琴,妳沒有這個愛好或專長就沒必要去買,買了也只能閑置壹旁。要適度消費,就是克服盲目從眾和攀比的消費偏向,所以買東西要有自己的主見、有計劃,保持冷靜頭腦,避免盲目性。

 第二,對日常生活要有正確的認識。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有正確的認識,才能保證正確合理的消費。

 首先,著裝應以大方為主,不應該刻意追求名牌。學生就是學生,應該保持樸素、純潔的本色,穿衣打扮應量力而行,家庭條件不好,都不應過於奢侈,只要幹凈、舒適、大方的衣服即可。

 其次,不要過分追求時尚。人生活在社會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會時尚的影響,從生活中最基本的方面如衣著服飾,到人們與社會接觸的方方面面如語言、行為、意識形態等等,都會留下時尚的印跡。學生在順應時尚的過程中,要有選擇地進行消費,避免花冤枉錢,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社會上流行的不壹定就適合妳,妳也沒有必要去趕這個潮流。而且要根據自己的現有條件來消費。如果隨意地揮霍父母的血汗錢,我們的良心也會不安。

 第三,控制在交往應酬上的消費。在同學相處的過程中,會有壹定的開銷,但要控制,比如,同學過生日,完全可以送張賀卡,寫上祝福的話,沒有必要非得送昂貴的禮物。因為妳還沒有經濟來源,送東西花的是父母的錢,沒什麽值得炫耀的。何況同學之間真正的友誼

 也不是靠金錢來維持和衡量的。壹個懂事的孩子,是不會也不應該亂花父母的辛勤勞動所得的。

 課堂小結:

 有位經濟學家說:“妳省下來的壹塊錢,大於妳賺進的壹塊錢”。其實儉樸的人生也是富裕的人生。正如諺語所說: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

 奢侈華麗,人之大惡。

 勞動是幸福的左手,

 節儉是幸福的右手。

小學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 篇2

 壹、班會時間: 20xx年3月9日

 二、班會地點: 教室

 三、班會目的: 熟知消費者權益

 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1983年確定每年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而我國1987年9月加入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且自我國立法制定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每年的3.15就和消費、維權、打假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大學生作為當今社會壹個高消費的社會群體,眼中或許只有麥當勞、肯得基卻不知有消協、消法,只知消費卻不懂維權問題尤為突出,因此為提高同學們的維權意識,特開展此次主題班會。

 四、班會形式:

 可開展辯論賽、座談會、PPT課件講解等,具體由各班團委自行決定。

 五、班會主題資料(僅供參考,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其他符合主題的材料)?

 前言資料:不久前,《中國青年報》刊登了壹篇題為《職場陷阱坑苦學生,大學生維權率只有10%》的報道,報道指出當今大學生雖然有知識、有理性、綜合素質較高,但維權意識不強。而據中國質量萬裏行促進會壹項調查顯示,大學生維權比例只占10%,不到全國的平均水平(11%)。

 大學生在購買產品、中介服務、求職就業領域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日益嚴重。且購買時尚、電子、影像等消費產品時權益最容易受到侵害,主要表現在產品質量低劣、實物與廣告宣傳差距過大、大學生在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和電器時售後服務極為缺乏等;而中介服務方面,受到投訴最多的莫過於房屋出租中介,兼職介紹中介,他們從不同方面對大學生這壹跨立在社會和學校的中間團體的權益進行了侵害。而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往往也選擇了沈默,這樣合適嗎?

 權益案例資料:上海理工大學2012級的學生陳馬在期中考試後就開始聯系寒假兼職了,可是直到期末考試時她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從11月10日開始,我先後去了三四家中介公司,都讓我先交押金,然後等消息。”小馬說,幾經考慮之後,11月12日,剛參加完期中考試的她就和同學壹起來到了街道口的某大廈上的壹家中介公司,每人交了120元的“信息費”。當時工作人員表示,她們壹年內都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招聘信息,可兩個星期過去了,中介公司並沒有主動給她們提供信息,她打電話詢問時,中介找了幾個公司讓她們去面試,而面試後,她們才發現這些公司都在報紙上登了招聘廣告,並沒有委托中介來招聘。據小馬介紹,像她這樣交了中介費卻找不到兼職的同學太多了,由於他們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和精力與中介交涉,拖了壹段時間後就只好放棄了。

 這樣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對此妳怎麽看?

 六、班會總結

 由於大學生法律意識較為淡薄,缺乏相關的社會經驗,合法權益經常容易遭受侵害,因此為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我們必須要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了解作為消費者享有的權利,以及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敢於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免受不法企業的欺騙。

 另外我們也想通過此次班會呼籲大家提高維權意識,並加強對消費者協會的認識,通過社會輿論等靈活多樣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發生消費糾紛可及時撥打工商管理部門監督投訴熱線12135,保障自身權益!

小學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 篇3

 壹、班會時間: 20xx年3月9日

 二、班會地點: 教室

 三、班會目的: 熟知消費者權益

 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1983年確定每年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而我國1987年9月加入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且自我國立法制定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每年的3.15就和消費、維權、打假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大學生作為當今社會壹個高消費的社會群體,眼中或許只有麥當勞、肯得基卻不知有消協、消法,只知消費卻不懂維權問題尤為突出,因此為提高同學們的維權意識,特開展此次主題班會。

 四、班會形式:

 可開展辯論賽、座談會、PPT課件講解等,具體由各班團委自行決定。

 五、班會主題資料(僅供參考,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其他符合主題的材料)

 前言資料:不久前,《中國青年報》刊登了壹篇題為《職場陷阱坑苦學生,大學生維權率只有10%》的報道,報道指出當今大學生雖然有知識、有理性、綜合素質較高,但維權意識不強。而據中國質量萬裏行促進會壹項調查顯示,大學生維權比例只占10%

 並加強對消費者協會的認識,通過社會輿論等靈活多樣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發生消費糾紛可及時撥打工商管理部門監督投訴熱線12135,保障自身權益!

 指導思想:以“3.15消費者權益日”為主要內容,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切實加強學生消費知識和有關法律知識,大力培養學生法律意識,增強和提高學生法律綜合意識,在現實生活中學會用法律去維護消費者權益。活動主題:了解消費者權益知識,學會維護自我權益。活動內容與流程:

 1、兩名主持人通過介紹3.15的由來,向學生宣傳了解有關消費者權益的知識,告訴人們消費者組織為保衛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都做了哪些工作;通過報刊、廣播電臺、電視節目進行宣傳,提高學生作為消費者的意識。

 2、邀請學生講述親身體驗或耳聞目見的事例,講解自己在碰到有損消費者權益的時刻是如何處理的這樣事件;其他同學針對這種事例發表自己的觀點,如果自己碰到這樣的事情,會如何去處理,怎樣處理是最好的方式,通過集體討論和發言,得出最佳處理方案。

 3、主持人播放壹則消費者維權的實況節目,讓學生談談觀後感,通過大家積極發言,讓學生增長見識,拓寬視野,了解豐富消費者權益的具體知識,如果自己碰到類似情況,就知道如何處理了。

 4、主持人總結本次活動並向同學們宣告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如何維護自我消費者權益;班主任點評本次活動並告誡同學們在以後生活中應該從哪些方面去維護消費者自我權利,作個細心人,作個有心人,作個懂法律意識的消費者!

小學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 篇4

 壹、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使同學們了解誠信的深刻內涵,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培養學生誠信的品德,心中時刻裝著誠信,將誠信逐步內化為自己的行為,做個誠信的消費者。

 二、活動準備

 1.發動學生通過上網、進圖書室等形式搜集有關誠信的資料。

 2.誠信小品《賣蝦》進行準備。

 3.多媒體

 三、活動過程

 壹、引言:

 主持:同學們,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聖賢哲人對誠信有諸多闡述。比如:孔子的“信則人任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論誠信“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老子把誠信作為人生行為的重要準則:“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莊子也極重誠信:“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那麽何謂誠信呢,就是要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隱瞞欺詐、反對偽劣假冒、反對弄虛作假。今天,我們就來學做壹個誠信的消費者。

 二、活動

 1.出示材料,讀壹讀

 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這壹國際日最先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於1983年確定,以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範圍內得到重視,促進各國和地區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範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我國自1987年開始,每年的3月15日,全國各地消費者組織都聯合各有關部門***同舉辦隆重的紀念活動,運用各種形式宣傳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有關法律法規及其成果,促進全社會都關心、支持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宣傳活動已成為具有廣泛社會影響、意義深遠的社會性活動。

 (請xxx為大家朗讀壹下)

 主持:看了這兩段文字,妳想說些什麽?(交流)

 2.妳說,我說,他說

 主持:那麽作為現代人又如何面對誠信呢?曾經在央視上曾經曝光了最近被炒的沸沸揚揚的惠普筆記本質量事件。

 據悉,購買惠普自2007年起銷售的某些筆記本電腦的中國消費者在使用中發現,會不斷遇到花屏、黑屏、高溫死機、燒顯卡、噪音等等問題。

 出示:

 請妳說說看

 惠普電腦的這壹次曝光會給惠普公司帶來什麽後果?

 妳知道最近在汽車行業中又有哪壹件震驚全世界的事件?

 假如妳是這些企業的老總,妳會怎麽做?

 討論,交流,小結

 3.請欣賞小品《賣蝦》

 主持:小品中大爺的蝦苗出現了問題,他手足無措,焦急萬分。同學們,妳們能幫大爺解決這個難題嗎?

 (學生紛紛獻計獻策。)

 主持:同學們,最後這位大爺為了取信於顧客,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處理掉了所有有病的蝦苗,他做得對嗎?

 主持:是啊!誠信是壹塊金子,擁有誠信的人,他的人生便會閃光。誠信是壹個“真”字,我們需要這個字來相互了解,彼此真誠。

 4.妳還敢用嗎?

 (1)出示壹次性筷子的生產過程相關圖片

 我們見證了壹次性筷子的生產過程。經過多道化工原料的加工處理,壹次性筷子上產生多種化學殘留。國家對具體殘留量有著嚴格的限制,但這壹標準早已被廠家拋在腦後。壹次性筷子在生產過程中經歷了硫黃、石蠟、雙氧水等多種化學藥品的加工,生產過程觸目驚心。

 (2)大家議壹議

 出示:

 妳還會選擇使用壹次性筷子嗎?為什麽?

 妳準備采取什麽行動讓壹次性筷子遠離我們的生活?

 如果妳發現有人在加工制作某些產品時也使用大量的有毒物質從而損害消費者,妳會幹點什麽?

 小組交流

 5.食品安全

 近年來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當不法生產者銷售者將魔掌伸向我們的餐桌,讓我的食品在失去了營養同時增添的竟然是有毒物質時,那麽我們每個消費者是否會覺得更加的膽戰心驚!

 (1)請妳憶壹憶

 妳能說出最近幾年我們所發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有哪些?

 交流近年來食品安全重大事故,這些事故會給大家的健康和生活帶來什麽影響。

 (2)想壹想,說壹說

 a妳有沒有買到過假冒偽劣產品?

 b如果妳覺得妳的權益被侵犯了,妳會怎麽辦?

 c有人說,這種事情難免會發生,維權會非常麻煩,就自認倒黴吧。妳贊同嗎?為什麽?

 討論,交流

 6.明確消費者的權利

 (1)出示:消費者權益是指消費者在有償獲得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以及在以後的壹定時期內依法享有的權益。

 (2)那妳覺得消費者改有哪些權益?

 交流

 出示:

 a安全權

 b知情權

 c自主選擇權

 d公平交易權

 e依法求償權

 f獲得教育權

 h結社權

 i人格尊嚴與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權

 j監督權

 7.做個怎樣的消費者

 主持:那我們應該做個怎樣的消費者?

 填壹填

 做個()的消費者!

 做個()的消費者!

 做個()的消費者!

 8.小結

 主持:誠信是中國人民的光榮傳統和崇高美德,誠信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讓世界的每壹個角落,都充滿誠實和信任,欺騙不再有!讓我們大家都做誠信的消費者吧!

;

  • 上一篇:碳酸鈣的物理和化學特性
  • 下一篇:規範市場秩序的措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