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伯克霍爾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引起的傳染病。原系馬、騾、驢等單蹄野獸多發的壹種傳染病,人因接觸病畜或被病原菌物品感染而發病。臨床表現主要為急性發熱,呼吸道、皮膚、肌肉等處出現蜂窩織炎、壞死、膿腫和肉芽腫。其中有些是慢性病,間歇性發作,病程可持續數年。公元前 330 年,亞裏士多德記錄了這種疾病,並以拉丁文 "Malleus"(惡性)命名,Apeyrtos(公元 375 年)在馬身上觀察到了這種疾病,Royer(1837 年)以及 L? ffer 和 Schütz(1977 年)首次在人類身上描述了這種疾病。Royer(1837 年)首次描述了人類馬皮病,L?ffer 和 Schütz(1882 年)首次在死於馬皮病的馬身上發現了致病菌,並於 1985 年將其命名為馬來假單胞菌。
2.2 疾病名稱mallei 假單胞菌
2.3 疾病英文名稱glanders
2.4 Pseudomonas mallei 的別名farcinia; hippocoryza; malia *** us; malleus; equine pyoderma gangrenosum; equine farcy; glanders malleus; rotz; nasal furuncles; nosocomial gangrene
2.4 Pseudomonas mallei 的別名
farcinia; hippocoryza; malia *** us; malleus; equine pyoderma gangrenosum; equine farcy; glanders malleus; rotz; nasal furuncles; nosocomial gangrene
2.5 分類
皮膚病 > 分枝桿菌皮膚病 > 皮膚非典型分枝桿菌感染
傳染性疾病 > 細菌感染
2.6 ICD 編號A24.0
2.7 流行病學20 世紀以前,馬疽在世界許多國家的人類和動物中都非常流行。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馬傳染性軟疽病在歐洲和巴爾幹地區嚴重流行,大量病馬在病情得到控制之前就被處死。近來,許多國家已基本消滅了該病,但壹些生產用馬的國家或地區(亞洲和南美洲),由於防治措施不力,馬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感染率仍較高(10%以上),危害仍很嚴重,因此也存在人感染的機會。迄今為止,該病在各養馬區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黑龍江、吉林、青海、寧夏等地。
2.7.1 傳染源主要是馬、騾和驢。羊、貓、狗、駱駝、兔和雪貂也可感染馬疫桿菌。牛、豬和家禽不會自然感染馬疫桿菌。病人也可能是感染源。實驗室工作人員也可能因疏忽大意而感染該病。
2.7.2 傳播途徑馬膿皮病有三種可能的傳播途徑。
(1)接觸傳播:直接接觸是人類感染的主要途徑。由於皮膚暴露或破損部位直接接觸病馬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被感染,特別是飼料、醫療或屠宰病畜、處理病畜屍體時,馬膿皮病菌通過皮膚或黏膜破損處侵入人體。
(2)呼吸道傳播:病畜咳嗽或打噴嚏時,可通過氣溶膠感染健康家畜、實驗人員、獸醫和飼養人員。病畜還可能因吸入清理病畜排泄物或清洗馬廄時產生的含有病原體的灰塵而感染。新分離出來的病原體毒性更強,可通過吸入感染實驗室工作人員。
(3)消化道傳播:這是馬膿皮病在家畜間傳播的主要方式。因為家畜吃了被汙染的水、飼料或牧草而感染。人因飲水或食用受汙染的食物而感染的情況較少見,但也有因食用病馬的肉而感染的報道。
2.7.3 人類易感性人與人之間的膿皮病常呈散發,通常與人類職業有明顯的關系。該病好發於獸醫、飼養員、騎兵和屠宰工人,多為男性,年齡在 20-40 歲之間。
2.8 病原學病原為馬肉疽黴菌(malleomyces? mallei),是壹種革蘭氏陰性需氧桿菌,菌體與白喉棒狀桿菌相似,可被壹般化學消毒劑殺死。主要傳染源是病馬、病驢和病騾,病人也可能成為傳染源。人感染多見於與人密切接觸的家畜,病菌主要通過破損的皮膚和眼、鼻、口腔等黏膜侵入人體,多數病例出現發熱。
2.9 發病機制馬膿皮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播,病菌通過破損的皮膚和黏膜侵入人體,也可見於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2.10 馬膿皮病的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2.10.1 急性型潛伏期在 3 周內。早期有發熱、頭痛、乏力、嘔吐、腹瀉等前驅癥狀。皮膚損害為紅色丘疹和水皰,迅速轉變為結節、膿皰和潰瘍。潰瘍的特點是基底油膩,邊緣不規則,表面布滿膿性和血性滲出物,幾天或幾周後出現轉移性損害,鄰近皮膚或皮下組織沿淋巴管出現多個結節,後來同樣的膿腫破潰後難以愈合,形成瘺管。如果病原體侵入鼻粘膜,鼻中隔和上腭會出現廣泛的壞死組織破壞。細菌還可侵入呼吸道黏膜,出現血性黏液鼻涕。細菌進入血液可引起菌血癥,還可引起肺炎、內臟多發性膿腫、多發性關節炎或導致死亡。
2.10.2 慢性型患者全身癥狀輕微,皮膚損害小,皮膚和肌肉深層出現結節、膿腫和潰瘍。局部淋巴結腫大,可發生菌血癥,長期間歇發作,半數可自然痊愈,部分患者因體力不支或並發癥死亡。
2.11 馬膿皮病的並發癥病菌進入血液可引起菌血癥,也可引起肺炎、內臟多發性膿腫、多發性關節炎或導致死亡。
2.12 實驗室檢查 2.12.1 塗片檢查和膿液或分泌物的培養塗片可用亞甲基藍、Giemsa、Ritter等染色,可見雙極強染色桿菌,但不易與馬立克氏菌鑒別。最近使用的熒光抗體染色法特異性最高。培養物也可獲得陽性可能。汙染較多的樣品,直接分離培養有時不易成功,故常采用施特勞斯反應,即將樣品用生理鹽水研磨制成5~10倍的乳制,每毫升加入青黴素1000U於室溫下作用3h,取上清液向體重約250g的雄性豚鼠腹腔註射0。5 ml,3-5天後豚鼠陰囊出現紅斑、睪丸括約肌炎和睪丸炎,繼而化膿、潰爛.再化膿、破裂,多在 2~3 周內死亡,必要時可在豚鼠死後剖檢,取膿液作細菌培養分離,進壹步確診。
2.12.2 血培養敗血癥可獲得陽性結果,但壹般患者陽性率不高。
2.12.3 免疫學檢查血清可作血凝試驗和補體結合試驗,前者敏感性較高,效價在1:640以上有診斷價值,後者特異性較高,但操作繁瑣,效價>1:20有參考意義。已建立較簡單的固相補體結合試驗,對照孔與試驗孔溶血環直徑相差 6mm 以上,判為陽性。近年來,新的檢測方法得到應用,如間接乳膠凝集試驗、對流免疫電泳試驗、斑點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單次擴散溶血試驗、熒光抗體試驗和基因探針法等,但在我國尚未得到廣泛應用。皮內試驗:將菌素按 1:1000 稀釋後,0.1ml 註入前臂皮膚,24~48h 後,局部出現紅腫為陽性反應,多在病程 4 周內呈陽性,可持續數年。
2.13 輔助檢查急性肺部感染,胸部X線檢查可見大葉性肺炎或局限性高密度影。
2.14 診斷與病畜接觸者皮膚有特征性損害,應考慮可能的病因。患者鼻腔分泌物塗片或皮膚潰瘍膿液塗片可檢出革蘭氏陰性馬錢子桿菌,用呂希納堿性美藍染色法檢出類似白喉桿菌的細菌可確診。
2.15 鑒別診斷馬疽膿皮病應與孢子絲菌病、急性化膿性感染和壞疽性膿皮病鑒別。
2.16 膿皮病的治療嚴格隔離患者,壹旦發現急性患者的早期損害,應立即手術切除。全身可用廣譜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治療,中藥治療見馬膿皮病類。
馬皮疽相當於中醫的 "鼻疔",是由肺火毒邪上攻,氣血凝結所致。中藥宜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活血止痛。方用消瘡方加減,外用紫潰膏。
2.17 預後馬膿皮病急性型預後極差,如不治療,病死率達 90%以上。慢性或亞臨床型的治愈率可達 30%至 50%。近年來,在應用有效的抗生素或化學藥物治療後,病死率已明顯降低。
2.18 馬膿皮病的預防首先,為消除馬膿皮病在馬群中的流行,應用馬膿皮病滴眼液試驗可鑒別感染和未感染的馬群,即:
1、將馬膿皮病菌滴入馬眼的結膜囊中,在滴眼後的第 3、6、9、24 h 觀察反應,如出現結膜炎,分泌膿性眼粘液為陽性反應。對已證實感染的馬,無論有無癥狀,均應立即處死並深埋。受汙染的馬廄殘骸應使用含氯石灰徹底消毒。與患病動物接觸過的馬匹應隔離觀察 3 周,即使它們的眼部檢查結果為陰性。應對與馬打交道的人員進行預防教育,並特別註意對患者的排泄物和汙染物進行消毒。從事馬疫桿菌檢測的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註意無菌操作和消毒。對疑似感染者應進行 3 周的醫學觀察。 2.19 相關藥物氧氣、亞甲藍、青黴素、磺胺類藥物
2.20 相關檢查補體結合試驗
治療馬疽膿皰病的針灸穴位 全腋關,治胸滿、脅痛。文獻摘要:《針灸甲乙經》:胸滿劍突,臂不能舉,元腋主之。銅人針灸圖》:銅人針灸圖》:治...
泉液名(yuānyèGB22)。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癰疽》。別名泉斧(《備急千金要方》)、泉液(《備急千金要方》)、泉液(《備急千......》)。
大肘尖。在肘關節後方,屈肘時尺骨尖呈鷹嘴狀。主治瘰癧、癰腫、腸癰、癰疽、疔瘡、癰疽、霍亂。拼音:zhǒu...
大巧拼音: dàshù 英文:dàzhù:Dàzhù BL11 概述:大杼是經穴的別名,即大杼。又名大杼,《黃帝內經-靈樞》稱其為背腧穴。
紫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