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求壹種河北或者北方小吃的名字,有圖有真相

求壹種河北或者北方小吃的名字,有圖有真相

山西的蓧面栲栳栳

/view/624732.htm

蓧面栲栳栳,在內蒙古地區也叫蓧面窩窩,是山西中北部高寒地區民間的家常美食,現在已作為雜糧小吃在飯店酒樓大受歡迎

筱面栲栳栳

。其制法、名稱來歷,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民間相傳,唐國公李淵被貶太原留守,攜家眷途經靈空山古剎盤谷寺,老方丈特制了這種蓧面食品以款待。李淵問:“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稱,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條編成的盛物器具(《辭海》)。唐寅有詩雲:“琵琶寫語番成怨,栲栳量金買斷春。”看來當時方丈是以手端的小籠屜作答了。後來李淵當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臺山當住持。老方丈帶領眾僧赴任,路過靜樂縣,看蓧麥初收,便把蓧面栲栳栳制法傳給當地。再後來這種民間面食傳遍了晉、陜、蒙、冀、魯等地,成為北方山區人民的家常美食。民間還有壹種說法,相傳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這種面食犒勞三軍,壹舉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勞壹詞流變而來。

此是民間傳說,但蓧面栲栳栳在山西民間除了是家常美食外,確實還有犒勞親朋貴賓之意。在雁北和呂梁山區,人們賦予吃蓧面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征。每逢老人壽誕、小孩滿月或逢節待客,多以此進餐。山區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時,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謂夫妻白頭到老。年終歲末時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運亨通。

美食習俗多來源於地方物產與歷史傳承。大同廣為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四十裏蓧面,三十裏糕,二十裏蕎麥面餓斷腰。”說的是人們吃了蓧面,可以走四十裏的路程,而吃了蕎麥面只能走二十裏路程。故這裏的人們對蓧面特別鐘愛,奉為至寶。蓧面窩窩、蓧面魚魚成為天鎮獨特的風味食品。山西北部高寒地區,盛產蓧麥(也稱燕麥、玉麥),從民謠“雁北三件寶,蓧麥、山藥、大皮襖”就可見壹二。過去艱苦的自然條件鍛煉了山區人們雜糧細做的本領,新媳婦在婆家第壹次上鍋,要先在蓧面上露壹手;而新女婿春節登門也要吃上十種花樣的蓧面飯。蓧面栲栳栳,就是這種蓧面飯的壹種,因形似“蜂窩”,所以當地老百姓也稱其為“蓧面窩窩”。其制法關鍵有三:壹是沸水和面,二是快速搭卷,三是掌握火候。

蓧面栲栳栳,工藝講究,成形美觀與口感勁道完美結合,加上“羊肉臊子臺蘑湯,壹家吃著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連康熙皇帝朝拜五臺山時,也以品此為人生快事。若論營養價值,微量元素含量高,可健腦醒目,還可降低現代“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因此,蓧面栲栳栳被視為“太原十大面食之壹”。

  • 上一篇:青島市衛生局內設機構
  • 下一篇:請詳細介紹壹下 "馬弗龍"!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