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最近幾天在家裏反復出現。只要有什麽可疑的情況,我就會壹直懷疑,覺得家裏有人被感染了。?
其實疫情這段時間,大家都待在家裏,每天刷著關於疫情的新聞,總把各種疑似癥狀往自己身上套,總擔心自己不小心中槍生病。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另類創傷?。?
替代創傷最初指的是專業的心理治療師。因為長期接觸患者,受咨詢和訪談互動的影響,有壹個類似的現象,就是治療師本人也受到了創傷。在目睹了大量殘忍、毀滅性的場景後,傷害程度超過了部分人的心理和情緒承受極限,間接導致各種心理異常。這些異常現象通常是由於對幸存者及其創傷的同情和喜愛,導致嚴重的身心困擾,甚至精神崩潰。
簡單來說,目睹壹些悲劇導致同情和替代,最終導致自己的情緒受到影響,甚至崩潰。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麽辦?什麽情況下真的需要看醫生?所有的疾病都有壹定的征兆,所以當妳遇到以下情況時,要註意自己的心理問題。
1.?過於註重細節的認知狀態1.1,特別關註自身感受的變化,甚至將這些不適與疫情的各種癥狀聯系起來。(比如覺得有點不舒服就懷疑自己有病,幹咳就懷疑自己感染了,身體虛弱就懷疑自己中招了等等。)換句話說,妳對自己的身體變化太敏感了。
1.2.?特別註意他人和自己是否有戴口罩、咳嗽、酒精消毒燈等行為或癥狀;比如有人不戴口罩,就會對這個人特別反感,甚至有遠離他的沖動。不小心咳嗽了某人,就像是敵人的條件反射。
2.過於緊張的心態2.1情緒變得非常緊張,有壹種危言聳聽的心態。我總是感到不安和焦慮,害怕疫情控制不住,害怕身邊的人被感染。
2.2我對各種關於疫情的負面新聞(如藥王、隱瞞)極其憤怒。
2.3還是對疫情過於樂觀,總覺得疫情離我很遠,就算不戴口罩不做防護也沒什麽問題。有的甚至直接放棄了對疫情的各種新聞和保護。
2.4情緒變得急躁,易怒,總覺得什麽都不順眼。
3.反復做壹些無效行為3.1回避壹些必須正視的場景或信息(比如正常體溫檢查、正常消毒)。
3.2反復查看或關心疫情的進展,因為疫情的消息而影響自己的心情。
3.3變得懶惰,對什麽都覺得無所謂,說話越來越少。
3.4開始封閉自己,對各種信息和社會產生抵觸情緒。
當出現上述變化時,妳要引起註意,但有輕微反應是正常的,大家都會對創傷事件產生同情和悲痛。壹般這種情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疫情的控制而逐漸消除和緩解。
但是真的感覺身體不適了怎麽辦?首先,不要擔心自己有什麽問題,因為特殊時期的壹點反應真的會讓人?懷疑自己有病?。
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應該這麽做:1。先穩定情緒。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首先要知道新冠肺炎的幾個典型癥狀。發燒,幹咳,呼吸道感染?。如果我們的身體不適與這些癥狀無關,那麽我們就可以看到周圍是否有疑似或確診患者,是否經常外出。如果以上都不成立,那麽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很小,此時不要過度焦慮和恐慌。
當然,還是有壹點可能性的。在特殊時期,還是需要註意的。接下來要結合自身癥狀,看是否符合新型肺炎的表現。
2.?冷靜下來,理性分析。
▲區分“感冒、流感、新型肺炎”的癥狀
當妳遇到以上癥狀的時候,妳要引起重視,但不代表妳被它抓住了。您還需要滿足以下任何流行病學史:
新型肺炎疑似病例還需滿足以下任何流行病學史:
發病前14天內有在武漢地區或本地病例持續傳播的其他地區的旅行史或居留史;
發病前14天內與來自武漢或本地病例持續傳播的其他地區的發熱或呼吸道癥狀患者有過接觸;
患有聚集性疾病或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學關系。
(以上斜體文件引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公共防護指南。)
如果妳真的符合以上所有條件,那麽就意味著妳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這個時候不要太慌張。如果真的被抓了,壹定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相信醫學的力量。現在那麽多病人都成功治愈出院了,妳也會是其中壹個。總之,壹定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病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嚇自己。
怎麽處理?懷疑?恐慌?許多人在知道自己身體健康的情況下,也擔心感染新冠肺炎病毒。這是正常現象,就是我們上面說的替代創傷。
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方法來減少自己的。懷疑?恐慌:
1.?控制妳的註意力頻率。
減少對疫情的關註,不要聽各種各樣的?狂野之路?來自媒體的小道消息主要集中在壹些官方的正規信息上。不要盲目道聽途說。
2.?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
有句話說?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的照顧別人。?所以壹定要先保護好自己,保持壹個正常的作息時間,上班吃飯,不要因為疫情的消息而影響自己的生活和休息。
3.?提高免疫力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妳要知道,病毒的主要特征是破壞免疫力。只有保護和增強自己的免疫力,才能更好的阻止病毒的到來,其他疾病也不會找上妳。
註意:如果妳經歷了過大的壓力,影響了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要及時、積極地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
(以下識別癥狀引自人民日報。“轉身展開!請保留這本新穎的冠狀病毒預防指南。(2020-01-29))
常見問題和癥狀識別
1,如何判斷自己發燒?
平靜狀態下超過37.3℃。
註意:測量前20~30分鐘避免劇烈活動、進食、飲用冷或熱水、冷敷或熱敷,並保證腋窩幹燥。
2.頭疼流鼻涕咳嗽嗓子疼怎麽辦?
如體溫低於38℃,居家隔離,按當地規定報告,密切觀察癥狀變化,按說明書服用布洛芬等藥物;
如果覺得嚴重,先去社區醫院;
如果體溫超過38℃,就去發熱門診。
3、感覺胸悶但不發熱,有關系嗎?
如果妳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慢性肺病等。過去,或者家裏沒有改善的話,建議去醫院看看。
如果癥狀嚴重(體溫38C?及以上且持續發熱、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咽痛),應戴好口罩,及時到就近醫院就診。
寫在最後的話:疫情雖然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但在國家和社會各界的努力下,已經得到控制,向好的方向發展。我們不能像壹線工人壹樣奮鬥在壹線,但也不能給他們添亂。
只有保持穩定的情緒,良好的心態,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才能更好的預防病毒的到來。徹底戰勝這場身心沒有硝煙的戰爭?流行病?!
武漢加油!加油,中國!我們在等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