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輸液反應血糖會降低嗎?

輸液反應血糖會降低嗎?

樓主是說暫時性降低嗎?有的會的,比如有的會血壓升高,有的會體溫升高,這都要消耗血糖嘛。身體發生異常,壹般都會消耗血糖。

壹上為個人意見,相關知識見下:

輸液反應為臨床輸液時引起的各種非治療效應,輸液反應的發生往往給患者帶來額外的痛楚,嚴重的可危及生命。引起輸液反應的原因很多,也很復雜,它不單純是藥品質量問題,而是許多因素的綜合表現。探討、分析輸液反應的原因將有助於輸液反應的預防、控制及處理。

原因分析

1.1藥物因素

1.1.1 微粒異物 研究表明,微粒異物註入人體後,可引起熱原樣反應、過敏反應等疾病,甚至危及生命。鑒於微粒異物的危害性,各國藥典對大容量註射劑的微粒數限度都有要求。但對小容量註射劑及粉針劑至今仍沒有規定。現今,靜脈給藥時常常是多種藥物配伍,研究表明,藥物配伍後輸液中的微粒數會增加,尤其是加入中草藥註射劑和粉針劑。許多中藥註射劑與大輸液配伍後不溶性微粒明顯增多,其原因是中草藥成分復雜,各廠家制備工藝不同,使有效成分的提取和雜質除盡有較大差異。壹些成分如色素、鞣質、澱粉、蛋白質等以膠態的形式存在於藥液中,藥物與輸液配伍後發生氧化、聚合反應,也可能有些生物堿、皂苷在配伍後pH改變而析出產生大量微粒。另據報道:將28個廠家有效期內青黴素等62種粉針劑溶配於100ml氯化鈉註射液中發現不同粒徑的微粒都明顯增加,而且不同廠家、來源、批號的產品差距很大。造成的原因是粉針劑溶解不全,輸液pH改變、復配過程操作不當等。不單只配伍藥物可直接帶入或反應產生沈澱而引起微粒叠加超標,同樣,操作不當、輸液器具、輸液環境也是引起微粒叠加的重要原因。如臨床上習慣於靜脈點滴前後將壹次劑量抗生素粉針劑溶解於0.9%氯化鈉註射液10ml中靜脈推註,這樣汙染更嚴重。模擬實驗證實微粒數增加25-100倍,且靜脈推註微粒不經任何過濾直接進入血管;研究還發現用16號針頭2次穿刺時,橡膠脫率為40%,6次幾乎達100%;在切割安瓿時,瓶身若消毒不正確或未做消毒處理,鋸開即掰,由於安瓿內負壓,會將大量玻璃微粒吸入藥液。另外,輸液器、註射器帶入的微粒也不容忽視,有文獻報道,通過實驗檢測證實不同廠家、不同規格的壹次性註射器其不溶性微粒都有超標,加藥時帶入輸液引起微粒叠加,同時30-50ml註射器的潤滑劑矽油可形成不溶性微粒。

1.1.2 大輸液的質量與輸液反應 由於生產工藝的改進,輸液壹般整批不會出現質量問題,但在搬運、貯存、使用過程中,若發生碰撞瓶身出現細小裂紋,或瓶口松動就會造成漏氣而汙染微生物,特別是含糖的輸液,上述情況下極易長黴引起熱原反應。

1.1.3 熱原叠加 靜脈給藥時,聯合用藥比較多。各藥的熱原,加之輸液器具叠加在壹起,就有可能超過閾值而發生熱原反應。如我院曾發生的幾例熱原反應,對其殘液檢查細菌內毒素反應均為陽性,而分別取同廠家同批號的輸液、配伍針劑及輸液器具,其細菌內毒素檢查均符合規定,但在無菌條件下操作,將以上藥物模擬配伍後混合液檢查細菌內毒素反應為陽性,由此可知是各合格註射劑中的,內毒素叠加超過了閾值而致熱原反應。

1.1.4 所加藥品熱原不合格

1.1.5 藥品穩定性 輸液貯存的環境不當或時間過長,可發生分解、聚合而產生雜質。如水解蛋白註射液、人血液制品等。再如碳酸氫鈉、復方氯化鈉等鹽類註射液,貯存過久會與玻璃瓶發生反應,產生矽酸類物的細微沈澱,引起輸液反應。研究表明,葡萄糖註射液貯存48個月後5-羥甲基糠醛*5-HMF)含量增加60倍,從而引起輸液反應。

1.1.6 輸液中的特異物質 輸液中的某些特異物質,可引起人體類熱原反應,如葡萄糖註射液中若含有鋅化物,可使血液蛋白質變性而引起熱原反應。再如大輸液含氨高可引起某些患者發熱、發冷、寒戰、手足抽搐,尤其是肝病患者。另外,水解蛋白註射液和復方氨基酸註射液等所含的低分子氨基酸在體內經代謝後產生氨,使血氨含量過高而引起惡心嘔吐、發熱等輸液反應。因此,使用這類藥物時,應註意有效期,給肝病患者應用時還應密切觀察,防止發生輸液事故。輸註這類藥品壹旦發生輸液反應,除進行常規熱原和微粒檢查外,還應考慮患者是否有肝臟疾患,必要時可檢測血氨濃度。

1.1.7 中草藥註射劑引起的不良反應 文獻報道,中草藥註射液靜脈輸註引起的不良反應占14%,且呈逐年增加趨勢。不良反應中的溶血反應與某些過敏反應證狀非常類似,應引起臨床註意。

1.1.8 稀釋劑選擇不當 由於中草藥提取制劑成分較為復雜,與含有離子成分的輸液配伍後可能會因鹽析作用而產生大量不溶性微粒,提高輸液反應的發生率。因此,復方丹參、雙黃連等中草藥針劑,壹般采用5%或10%葡萄糖註射液稀釋後靜滴,而不選用生理鹽水、乳酸林格註射應付、林格氏註射液等含離子成分較多的輸液作為稀釋劑。患者生理及病理情況也應是選用稀釋劑時要考慮的壹個因素。如腦梗死病人對Na+較敏感而不宜選用含Na+的輸液,以減少輸液反應的發生率。

1.2 輸液操作因素

1.2.1 輸液環境 輸液時,若由於進氣針過濾裝置不良或使用短針頭,經過藥液的洗滌,可將空氣中的細菌和塵粒隨之帶入藥液而造成汙染。有資料顯示:輸液環境中帶入的微粒是顯著的。另外,操作前不註意洗手或洗手後用白大衣或不潔毛巾擦手造成二次汙染;配藥間及輸液間空氣潔凈度不符合要求;碘酒、酒精濃度過低,消毒劑不合格以及細菌對消毒劑的抗藥性等都可使輸液被細菌汙染,從而誘發輸液反應。

1.2.2 輸註速度 中國藥典2000版規定靜脈給藥的內毒素閾值為5EU/(kg.h)。經細菌內毒素檢查合格的產品,如果靜脈滴註速度過快,單位時間內進入人體內的內毒素量有可能超過閾值,對體質虛弱或敏感患者則可能引發輸液反應。另外,輸註含K、Mg、Ca等藥物時,脂肪乳的不良反應多與滴註過快有關。氨基酸類藥物滲透壓過大,若滴速過快高滲作用易引起溶血反應。

1.2.3 輸液器與註射器熱原不合格 壹次性輸液器及註射器被微生物汙染的情況時有發生,且儲存期愈長汙染率愈高。我院曾發生壹起熱原反應,經檢驗,發現輸液瓶內殘留液細菌內毒素反應為陰性,而輸液器內殘留液細菌內毒素反應為陽性,這表明是輸液器的熱原超標。

1.3 患者及氣候因素 對我院幾十例輸液反應統計分析,發現50歲以上患者占我數,可見體質虛弱、免疫失調也是輸液反應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註射同樣劑量熱原,有出現嚴重反應的,有反應輕微者,有的則毫無反應,可見個體差異是顯著的。另夏季氣溫炎熱,藥液易被微生物汙染而引起輸液反應已成***識,而天氣寒冷,高齡特別是伴冠心病、高血壓、腦梗死患者,輸入的較冷液體刺激血管,引起血管壁痙攣而出現寒戰、體溫升高、血壓升高者時有發生,應引起臨床重視。

1.4 其他因素 內毒素致熱力不同也是引起某些輸液反應的原因之壹。不同細菌產生的內毒素致熱能力不同,其中以大腸桿菌內毒素致熱力最強,因此,某些內毒素檢查合格而其致熱力強的同樣可以產生輸液反應。同時筆者與壹些文獻報道認為現今熱原檢查劑量偏低,從而導致許多註射品種雖然內毒素限量合格但實際上已超過人體耐受力。另有文獻報道認為:人外周血單核細胞可被微量致熱物質激活,產生具有熱原和炎癥活性的內源性熱原棗細胞變動素,因此,由於微量的致熱物質可激湃內源性熱原產生的可能,用常規熱原試驗檢測方法測定為合格的輸液反應,其發熱的時間可能後移。

2. 處理對策

2.1 靜脈輸液時盡量減少藥物配伍品種

多種藥物配伍易造成微粒、熱原叠加而超標引起輸液反應,由於中草藥註射劑既易帶入微粒,又易與其它藥的發生反應,因此使用中草藥註射劑時盡量不要與其它藥物配伍。

2.2 規範操作,註意環境、人員的清潔衛生

輸液的復配過程應在凈化區內進行。對配液間及輸液間采用紫外燈消毒可使空氣細菌下降95。3%,保持空氣的清潔主要是減少人流、物流和保持地面清潔。

醫護人員在靜脈輸液操作前有效地進行手的清潔與消毒,是防止執行操作規程,嚴格消毒患者穿刺部位皮膚。配液時,切割安瓿前後用酒精棉球擦拭切割處,可有效地防止汙染及因安瓿內負壓將大量玻璃微粒吸入藥液。配液加入粉針時,加藥後應讓藥物必須充分溶解,必要時增加燈檢,符合輸液要求方可輸註;藥液宜現配現用,尤其是在高溫潮濕季節或外部環境較差時。

2.3 選擇質量保證的輸液器具

目前臨床都使用帶有終端濾器的壹次性輸液器,但各廠家壹次性輸液器的終端濾器質量參差不齊。因此我們應選擇信譽保證、質量可靠的廠家供貨。輸液器具貯存不宜過久,同壹個批號盡量在短期內使用。實驗表明,現今壹次性註射器微粒大都超標,而使用消毒的玻璃註射器加藥時很少帶入微粒。因此,建議臨床加藥時最好使用消毒的玻璃註射器以減少輸液中不溶性微粒的累加。

2.4 註意藥物使用濃度、藥液配制順序、加藥方法尤其是中藥註射劑

文獻報道壹些中藥註射劑其微粒數隨濃度增加而增加,而且158例雙黃連粉針劑輸液反應中有52例是因超劑量而引起,因此,我們不能隨意加大中藥註射劑用藥量。另有文獻報道,川芎嗪與維生素C分別加入5%GS中微粒數明顯少於兩藥混合後加入5%GS中,因此配液也是壹個重要的環節,我們應註意配制順序,從小壺加藥時應避免並用藥物在小壺中混合,以免因濃度較高發生反應。

2.5 選擇適宜的稀釋劑和輸註速度

最好選用藥品說明書上稀釋劑,選用輸註速度則應考慮病人的年齡、病情、身體狀況及藥物性質。

  • 上一篇:銀杏的梗是什麽樣的?
  • 下一篇:如何使質量分數為 20%的氫氧化鈉與質量分數為 7%的氫氧化鈉相匹配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