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逐壹分析評價。有了高血脂的問題,如何評價和判斷要不要吃藥。
要發現高血脂的問題,當然要知道哪個血脂指標升高了,血脂升高了多少。但在了解血脂升高程度的前提下,首先要做的壹件事是全面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在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的因素中,血脂的升高,尤其是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升高,確實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壹,但不是唯壹的因素。除了高脂血癥,血壓、高血糖、慢性腎病、肥胖、吸煙、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年齡等因素都是影響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僅通過血脂水平來評估和判斷心腦血管疾病的真實風險是非常困難的。
對於血脂嚴重偏高的人,尤其是總膽固醇超過7.2,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過4.9的朋友,在沒有其他危險因素評估的情況下,通常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未來十年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將超過10%。在這種情況下,通常很難通過生活調節來完全控制標準水平。大多數情況下,需要添加藥物。例如,他汀類藥物可以加強血脂的控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於壹些血脂偏高的病例,如果要判斷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需要結合多種危險因素進行綜合評估。讓我給妳兩個簡單的例子-
例1:某朋友血脂總膽固醇正常5.5,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6,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血壓血糖正常,無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無吸煙不良習慣。對於高脂血癥的輕度病例,雖然最重要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但並不需要服藥控制升高的血脂。首先要註意飲食清淡,加強鍛煉,合理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等。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對血脂的控制。大多數情況下,如果能做好以上幾個方面,再復查壹段時間血脂水平,就能回到3.4以下的正常範圍。
例2:同樣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3.6。這位朋友50歲,有糖尿病問題,血壓略高。同時,他還有吸煙和肥胖。綜合評估後,通過對年齡和糖尿病前兩個危險因素的評估,已經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所以,這樣的血脂水平,是不可能達到風險控制的標準值的,即使降到3.4以下,同樣是不行的。對於心血管疾病高危的朋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至少要控制在2.6以下。所以這位朋友在戒煙控制肥胖的基礎上,還要加強血糖和血壓的控制,同時考慮家庭降脂藥物,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2.6以下,更好的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在這兩種情況下,血脂檢測值幾乎相同,但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同。不同級別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對血脂控制的標準值有不同的要求。風險越高,越有必要盡早、更嚴格地控制血脂水平。結合心血管疾病風險,科學合理的調脂方法是設定血脂控制目標,考慮是否服藥。
當然,高脂血癥的調理控制不僅僅是吃藥這麽簡單。生活中的調理控制也是壹個很重要的手段,吃藥前要先做好。
對於我們例子中的1的朋友,以及壹些甘油三酯輕度或中度升高(不超過5.6)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較低的朋友,他們往往不必急於吃藥來控制血脂,而必須首先嘗試通過生活方式幹預來控制這些水平,尤其是那些甘油三酯輕度升高的朋友,往往在健康的生活方式幹預後很快就下來了,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吃藥。
關於高脂血癥的生活調理控制我們已經講了很多,這裏就不細說了。要做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這幾個方面,堅持做3~6個月,就可以查血脂水平了。如果妳能嚴格自律,妳通常會改善和降低血脂水平。如果可以這樣調節血脂水平,為什麽還要吃藥?
如果我們有很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血脂無法通過生活調節得到控制,我們通常需要服用藥物來加強血脂的控制。在服用藥物之前,我們需要做的壹件事就是評估藥物的安全性。
無論是使用藥物治療其他疾病,還是調控血脂,都不僅要關註療效,更要關註藥物的安全性。對於控制血脂,我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因此長期服用藥物的安全性評價更為重要。
以最常見的降脂藥物他汀類藥物為例。這些藥物有明確的降血脂作用,但也可能存在轉氨酶升高、肌肉疼痛等不良反應的風險。從用藥的角度來說,當然不知道會不會出現這樣的不良反應,但是如果是肝功能不全的朋友,就要結合情況慎用他汀類藥物。即使使用藥物,也要從低劑量開始,盡量控制。
對於壹些老年朋友,尤其是老年人,藥物代謝會變慢,腎臟可能會虛弱。因此,在選擇降脂藥物的用藥方案時,更應註重安全性評價和劑量選擇,不要硬性用藥,造成不必要的藥物安全風險。
除上述兩個方面外,評價藥物安全風險還應關註藥物相互作用可能產生的影響,尤其是某些經肝酶代謝的他汀類藥物或其他降脂藥物與其他肝酶抑制劑合用時,可能導致藥物血藥濃度升高,不良反應風險增加。因此,如果妳正在考慮服用控制血脂的藥物,如果妳有正在服用的其他藥物,壹定要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並咨詢藥劑師或醫生進行確認。
通過上面的介紹,希望大家能明白,大多數情況下,高脂血癥要不要控制,要不要吃藥,很難直接確認,也很難根據自己的情況評估具體的心血管風險,確立血脂控制的目標。在加強生活調節、評估用藥安全性的基礎上,更好地合理選擇藥物,真正控制血脂,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