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磺胺嘧啶銀(DS-Ag)和N-磺胺嘧啶類似物,SD-Ag為弱酸性,為廣譜抑制劑,對銅綠假單胞菌等創面上常見細菌壹般有效,對革蘭陰性白桿菌效果較差,磺胺嘧啶銀穿透焦痂釋放出銀離子和磺胺嘧啶,在創面上形成壹層灰白色薄痂。釋放出的大部分銀離子與細菌的 DNA 結合,抑制細菌生長。銀離子很少被人體吸收。磺胺嘧啶的吸收率約為 10%,敷藥 3~4 天後,血液中的濃度可達 1.5~4mg%。
磺胺嘧啶銀對延緩和減輕傷口感染有顯著效果,對控制傷口感染有較好的作用。雖然目前出現了多種外用藥物,但磺胺嘧啶銀仍是最有效的外用藥物之壹。磺胺嘧啶銀可引起磺胺結晶尿、皮疹、磷屑樣皮炎和白細胞減少癥。
N-金屬磺胺類藥物包括磺胺嘧啶、磺胺甲嗪和磺胺二甲氧嗪的銀鹽、鋅鹽和鈰鹽。鋅鹽可促進傷口愈合,鈰鹽的水溶性較好黴素低,但最低抑菌濃度均高於銀鹽,說明銀鹽仍是具有抗菌作用的藥物。為了綜合鋅鹽和銀鹽的優點。人們又研究制成銀鋅膏。由於磺胺嘧啶銀面臨的藥害問題,人們又開發成煙酸銀、天門冬氨酸銀和喹諾酮類(代表藥物為萘啶酸、哌啶酸、氟哌啶醇)藥物的銀鹽,特別是哌啶酸銀和氟哌啶醇銀的抑菌濃度均低於磺胺嘧啶銀,應用前景廣闊。
(3)雙(氯苯基)雙(胍基)乙烷(洗必泰)及其混合物:洗必泰是對抗革蘭氏陽性球菌和陰性桿菌的藥物,臨床療效較好,無明顯刺激性。燒傷臨床治療常用1‰的洗必泰溶液清洗創面,或作為敷料內層用藥。
為了提高療效常將洗必泰與其他外用藥物混合應用。如洗必泰加硝酸銀;新黴素加多粘菌素B加洗必泰;磺胺嘧啶加磺胺嘧啶銀加洗必泰。
(4)吡咯烷酮-碘。是壹種廣譜抗菌劑,曾用作正常皮膚和黏膜的消毒劑,殺菌力強,但不能穿透焦痂,1%水溶性乳膏可用於大、中型燒傷創面,副作用是可引起高碘血癥(T4值增高)和代謝性酸中毒。
(5)對氯間甲酚(PCMX):選用5%對氯間甲酚(PCMX)乳膏外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療效較好,可彌補磺胺嘧啶銀的不足。
(6)氨基糖苷類抗生素:0.1%硫酸慶大黴素溶液和0.5%新黴素溶液外用可穿透痂皮起到殺菌作用,在嚴重感染時可提高抗生素濃度,但應註意腎臟和聽神經的損害,耐藥菌株的出現也限制了其作用的發揮。
(7)碘絡醚:對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分枝桿菌等有顯著殺滅作用。絡合碘醚是壹種親水性藥物,絡合碘醚水溶液在臨床上使用方便,對皮膚和粘膜無刺激。壹般用0.5%的碘絡合醚半暴露治療,也可制成低濃度進行消毒,碘絡合醚抗菌效果好,是治療二度燒傷創面的良好外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