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牛種子草藥

牛種子草藥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牛蒡的全草。別名牛蒡子、山牛蒡子、牛蒡翁菜、東洋參、牛生菜、牛子、大力子、老母豬耳朵、黑蘿蔔、白肌參。性味涼、甘。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成分每100克含水分87克,蛋白質4.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3克,熱量159千焦,粗纖維2.4克,灰分2.4克;鈣242毫克,磷61毫克,鐵7.6毫克,胡蘿蔔素3.9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黃素0.29毫克,煙酸1.1毫克;維生素C25毫克。它還含有很強的抗菌成分。這種抗菌成分的含量在花期最高。主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效。

牛蒡子,中藥名。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子(學名:Arctium lappa L.)的幹燥成熟果實。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惡實等。秋季果實成熟時依次采收,曬幹,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再曬幹。生用或炒用,用時碾碎。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的功效。在解毒藥中屬於發散風熱藥。現代研究,牛蒡還可用於防治糖尿病腎病;牛蒡果實中含有的牛蒡甙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具有抗癌活性。

牛蒡為菊科草本直根植物,性溫,味甘,無毒。別名大力子、東洋參、牛鞭等。牛蒡子和牛蒡根可藥食兩用。原產於中國的牛蒡於公元 920 年左右傳入日本,在日本種植培育出多個品種,20 世紀 80 年代末由日本引進的蔬菜牛蒡,大部分出口,少量進入國內市場。牛蒡在中國很早就有藥用價值,直到 20 世紀末,人們才開始研究牛蒡的營養價值、食用價值和藥理作用。在日本,牛蒡已成為強身健體、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常用保健食品。它可與人參媲美,因此被稱為東洋參。東方人參(牛蒡)系列產品憑借其獨特的香氣、純正的風味、豐富的營養價值風靡東南亞市場,在日本和臺灣、韓國大受歡迎,引起了西歐和美國有識之士的喜愛和關註。

在日本,牛蒡被稱為東洋人參,原產於中國,《本草綱目》稱 "牛蒡"(又名大列子)為二年生草本植物,其種子、根可入藥,也可食用,《本草經疏》稱其為 "散風清熱解毒之三要藥"。"也可以食用。本草綱目》稱其 "通十二經,洗五臟邪氣""久服輕身耐老"。牛蒡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譽,在日本可與人參相媲美,是壹種營養價值極高的保健品,它渾身是寶,富含菊糖、纖維素、蛋白質、鈣、磷、鐵等人體所需的多種礦物質、氨基酸,其中所含的胡蘿蔔素比胡蘿蔔高280倍。

據《名菜珍賞》、《蔬菜栽培學》等權威著作記載:經常食用牛蒡根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清除腸胃垃圾、防止過早衰老、滋潤皮膚、預防中風和高血壓、清腸解毒、降低膽固醇和血糖的作用,適合糖尿病患者長期食用(由於牛蒡根中含有菊糖),對類風濕、抗真菌作用明顯,對癌癥和尿毒癥也有很好的療效。癌癥和尿毒癥也有很好的預防和抑制作用,因此被譽為大自然最好的血液清潔劑,臺灣民間把牛蒡視為補腎、壯陽、滋補的聖品。牛蒡是壹種蔬菜,其肥大的肉質根可提供食物,葉柄和嫩葉也可食用。除了用作蔬菜,牛蒡的果實和根莖還可入藥。同時,牛蒡籽含油量高達 18.2%,可用作工業用油。

栽培季節

牛蒡在露地栽培,春秋兩季均可播種,以春播為主,秋季栽培可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種,溫暖地區可在12月收獲。

選地、整地及施基肥

種植牛蒡應選擇地勢向陽、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或粘壤土地塊。牛蒡忌連作,應實行 3-5 年輪作,前茬以禾谷類作物或葉菜類蔬菜較適宜。地塊選好後,耕深40-50厘米,每畝施充分腐熟的廄肥或堆肥2500-3000公斤,拌過磷酸鈣30公斤和氯化鉀20公斤,翻入土中,耙平。做 2-3 米寬(帶溝)的高床,或 65-70 厘米寬、15 厘米高的高埂。

播種

將種子用水沖洗幹凈,放入1000倍甲氧基乙基氯汞溶液中浸泡1小時,撈出放入水中再浸泡24小時,取出播種。

牛蒡在田間的播種方法有直播、條播和點播。條播按行距30厘米開淺溝(溝深3厘米),每畝用種量500克左右;點播行距30厘米×20-25厘米,每穴下種4-5粒。3月上旬播種,播後需10-15天出苗;4月上旬播種,播後7天左右出苗。

田間管理

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出苗,條播苗距8厘米左右,點播每穴可留2苗。幼苗有5片真葉展開時,要及時定苗,條播的苗距為20-25厘米。從定苗到封行,應中耕2-3次,中耕除可消滅前期雜草外,還可松土、增溫;封行前最後壹次中耕應結合壅根培土。對於雜草較重的地塊,播種後至出苗前,每畝用酪蛋白乳劑80-100毫升,兌水10公斤攪拌均勻後噴灑地面。牛蒡需肥較多,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生育期壹般要追肥3次。第壹次在出苗後,每畝施尿素 10-15 公斤。第二次在植株旺長期,春播約在5月上旬至6月下旬,秋播在溫暖地區約在9月下旬,每畝用尿素10公斤。第三次追肥在肉質根開始膨大期,春播約在 7 月上中旬,秋播在封凍前,每畝用尿素 15 公斤。秋播牛蒡在封凍時要灌壹次封凍水,大致在小雪到大雪期間,具體灌水時間應以白天夜間封凍時間為最佳,地表不宜受凍。

采收

播種後 100-130 天為采收適期。壹般3月上旬播種,6月中旬可開始收獲,畝產1000公斤左右;9-11月收獲,畝產1500-2000公斤,溫暖地區要到翌年4月上旬可隨時收獲,春收畝產可達3500公斤。秋播,12 月上旬至翌年 4 月上旬可隨時收獲。但收獲過晚容易空心。利用現代分析手段,分析了牛蒡的營養成分,所獲得的基本數據,為評價牛蒡的營養價值和牛蒡的深層次開發提供了依據。研究結果每100g含水分約83.5g、蛋白質2.1g、脂肪0.2g;每100g鮮牛蒡含VB10.20mg、VB20.45mg、煙酸4.37mg、VC6.02mg;此外,牛蒡還含鉀114.4毫克、鈣46.2毫克、鎂73.8毫克、鐵49.7毫克,以及壹定量的銅、鋅、錳、硒等元素,還有菊科植物特有的菊粉,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提取分離牛蒡中的揮發性成分***鑒定出23種,其中醛類化合物4種,萜類化合物3種,烷類、炔類化合物7種,有機酸類、酯類化合物8種,醚類化合物1種,牛蒡的特殊風味成分應為醛類和萜類化合物。可見,牛蒡的營養比較豐富全面,是壹種較好的天然營養食品資源,值得進壹步研究開發和利用。

通過牛蒡幹料與高粱、玉米、瓜幹的研究對比,發現牛蒡無論從營養成分還是從物理形態上都具有適合釀造白酒的相關品質,可與高粱相媲美,是壹種優質的釀酒原料。該研究為開展中小型試驗、制定合理的工藝和參數、分析和解決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牛蒡子的作用和價值正在被更深入地認識和挖掘。我國《現代中藥大辭典》、《中藥大辭典》等國家權威藥典對牛蒡子的藥理作用歸納為三個方面:壹是有促進生長作用;二是有抑制腫瘤生長的物質;三是有抗菌、抗真菌作用。牛蒡根的主要功能是祛風清熱、解毒消腫,用於風熱感冒、咳嗽、咽喉腫痛、大便秘結、頭暈目眩、耳鳴耳聾、外治頭面風毒紅腫、發熱牙痛、牙齦腫痛、癰疽黃疸及惡瘡。其實,牛蒡根作為壹味中藥,古代醫學文獻《本草綱目》、《名醫別錄》、《藥性論》、《新修本草》、《本草拾遺》、《本草藥性分類》、《中國藥膳寶鑒》等著作都有詳細記載。

美國著名保健專家艾爾-希德博士在《抗衰老寶典》壹書中指出:"牛蒡的根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愛,被認為是壹種溫和的營養草藥,可以幫助人體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從幼兒到老年都適合實用),牛蒡可以每天食用,沒有任何副作用,對人體系統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牛蒡是壹種具有恢復作用的重要草藥,草藥學家將其作為治療癌癥的藥物,也將其視為有效的消化劑和肝臟解毒劑",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日本人長期食用牛蒡根。

日本熊本大學醫學院的前田博士認為,牛蒡的保健功能在於消除和中和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活性氧",因為 "活性氧 "不僅是致癌因素,也是動脈硬化和衰老的原因之壹。

牛蒡的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降低體內膽固醇,減少毒素、廢物在體內堆積,有預防中風和預防胃癌、子宮癌的功效。西醫認為它具有利尿、消積、祛痰和止血等藥理作用,還可用於便秘、高血壓、高膽固醇飲食。中醫認為它具有散風清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可用於風熱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風疹、咽喉腫痛等癥。

牛蒡在日本、臺灣、韓國作為高檔食品很受歡迎,作為保健蔬菜(茶),牛蒡根與人參壹起被衛生部列入可用於保健食品的原料名單。正是由於牛蒡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功能,有識之士開發出了牛蒡菜、牛蒡茶、牛蒡酒、牛蒡膏等系列產品。在中國,牛蒡也將成為新世紀的新寵。牛蒡作為新世紀的健康食品,在中國也很受歡迎!趕快行動起來,享受大自然帶給妳的健康和快樂吧。

牛蒡的功效與作用

1.可食用,煮牛蒡湯;2.可入藥,是良藥;

3.可釀酒;

4.名茶之壹,

5.保健品。牛蒡,壹名牛翁牛膝,種子名牛旁子或大力子。屬菊科。根肉質肥厚。

性味:種子:辛、平、無毒。根:甘,寒,無毒。

美食成分:牛蒡子含有壹種Ⅱ,牛蒡,水解後產生牛蒡配糖體和葡萄糖。此外還含有維生素 B、少量生物堿和脂肪油,脂肪油中的主要成分為褐殼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亞油酸、牛蒡醇。

美食功效:牛蒡子為解熱、解毒藥,有利尿排膿作用。根和葉:強壯、利尿、促進新陳代謝、活血通經、利尿,適用於腦出血、足癬等癥,外用有消炎、鎮痛作用。

咽喉腫痛病(咽炎、扁桃體炎):牛蒡子6克,桔梗、甘草各3克,水煎去渣,頻頻利咽。

婦女口瘡腫痛:牛蒡子6克,炒研末,橙皮甙1cc,***研末,每日2次,溫黃酒送服。

小兒麻疹透發不快:牛蒡子適量,煮湯飲服,有解毒利尿、預防並發肺炎的功效。

急性中耳炎:鮮牛蒡根搗爛取汁滴耳,壹日數次。

所有口腔潰瘍:牛蒡根或葉榨汁,壹日數次。鮮牛蒡根煮食,對胃癌、宮頸癌等有壹定的抗癌作用。

老年血管硬化,預防中風:牛蒡根煮粥食之,對中風癱瘓者,食之亦佳。

胃痙攣:鮮根搗汁,溫飲半杯,每日2-3次。牛蒡茶可以直接泡茶喝,牛蒡茶--降脂、通便、完美的天然牛蒡茶,清熱解毒利濕、健脾開胃通便、平衡血壓、調節血脂、補血補鈣、滋陰壯陽、潤澤肌膚、美容越橘、延年益壽!

越橘茶的飲用方法:取茶塊若幹,絲用沸水沖泡三至五分鐘即可飲用。泡至無色後,嚼食效果更佳。

東方人參,學名牛蒡,又名東方人參、東方牛筋菜。壹千多年前日本從中國引進並改良成食品,作為蔬菜食用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它幫助日本人成為世界上最長壽的民族。

《本草綱目》詳細記載:牛蒡子性溫,味甘,無毒,通十二經脈,去五臟邪氣,久服輕身耐老。具有清熱、解毒、除濕、健脾、開胃、潤腸、滋陰、補腎、益氣、降壓、預防中風等功效。營養學家認為,東洋參(牛蒡)是中藥也是蔬菜,營養價值很高,東洋參鮮品100克含水分87.00克、蛋白質0.80克、碳水化合物3.00克,碳水化合物38.00千卡,粗纖維2.40克,灰分2.40克,鈣242.00毫克,磷61.00毫克,鐵7.60毫克,胡蘿蔔素390毫克,維生素B10.02毫克,維生素B10.02毫克。, 維生素 B10.02 毫克、維生素 B20.29 毫克、維生素 C25.00 毫克、煙酸 1.10 毫克,還含有鋅、鎂、銅等成分。胡蘿蔔素含量是胡蘿蔔的 287 倍,鈣含量是根莖類蔬菜中最高的。

作用

排出毒素

苦丁茶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減緩食物釋放能量的速度,從而削弱脂肪在體內的聚集。膳食纖維能提高脂肪酸的分解率,防止多余脂肪增厚腹部。另外牛蒡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它不僅能降低膽固醇,促進心臟健康,而且有助於通便、排泄,迅速清除和防止有害代謝物在體內積聚,因此對排毒、通便、消脂、減肥十分有效。

補充所需營養

苦丁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維生素,其中胡蘿蔔素的含量是老胡蘿蔔的280倍。這些營養素能促進新陳代謝,蛋白質能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新細胞生長,具有抗衰老功能。牛蒡茶中含有的營養成分有助於維持身體平衡,調節身體機能,對防癌抗癌有重要作用。

調節機體平衡

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不外乎陰陽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必然導致陰陽失調,是產生百病的根本原因。在《本草綱目》中有 "通十二經脈 "的理論,也就是說連接人體五臟六腑和周身主要經脈為十二正經和任脈以及督脈,它們是氣血流通全身的道路。經絡通了,氣血順了,身體就平衡了,也就健康了。

單純排毒或祛毒會進壹步損傷正氣,單純進補又會造成氣機郁滯。既要排出體內的毒素,又要補益五臟的正氣,排補要兼顧中醫深奧的 "有消,必有補 "的理論。牛蒡茶它壹面排出毒素,另壹面對營養物質進行滋補調理,使妳的身體恢復自然平衡的健康狀態,達到排補調理的功效,是牛蒡茶受歡迎的原因。

保濕

牛蒡根富含胡蘿蔔素,其含量是胡蘿蔔的280倍。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原,人體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全身皮膚粗糙幹燥,所以常喝牛蒡茶有利於皮膚細膩潤滑。

牛蒡中的粗纖維有助於改善便秘,幫助排除體內毒素,幫助皮膚排毒。

牛蒡作為壹味中藥,藥理是疏風散結、解毒消腫,根據中醫理論皮膚生瘡長痘等癥狀都與人體的毒火有關,"長期飲用有利於皮膚癥狀的改善"。市場上壹些高級化妝品中就含有牛蒡成分。1、能增強人體最堅硬的蛋白質 "膠原蛋白",增強人體細胞活力。

2、在體內發生化學反應可產生30多種物質,其中 "大量葉酸 "可防止人體細胞發生不良變化,防止癌細胞的產生。

3、促進體內細胞增殖,強化和增強白細胞和血小板,使T細胞的生長速度提高3倍,增強免疫力,提高抗癌效果。

4、促進體內磷、鈣、維生素 D 的平衡,維持人體生長。

5、能清理血液垃圾,促進人體細胞新陳代謝,防止衰老,使皮膚美觀細致,能消除色斑、黃褐斑。首先將牛蒡根莖用清水沖洗幹凈,去掉外面粗糙的薄皮,然後進行不同的做法:

1.將牛蒡切成片或切成小段燉肉,也可切片炒肉。

2.將牛蒡切成細絲,用開水燙壹下晾涼。

3.將牛蒡切成細絲,用清水沖洗幹凈,用油幹炸,待微黃時撈出,加入少許白糖或炒熟的芝麻即可。

加工:

1.牛蒡飲料 2.牛蒡酒 3.牛蒡茶 4.牛蒡小菜,即次品或稍細的根莖,用於腌制。芝麻牛蒡

材料:牛蒡 2 根,白糖 1 大匙:牛蒡2根,白芝麻1大匙

調料:白糖1大匙,醬油1大匙

做法:

A.牛蒡去皮切成絲,用水泡軟後撈出瀝幹。

B.用熱油炸牛蒡。

C、白糖入鍋加少許水溶化,家醬油拌勻,再加入炸好的牛蒡絲,快速拌炒後出鍋,並撒上芝麻增香。

牛蒡排骨煲

原料:排骨、牛蒡、胡蘿蔔、生姜

做法:

1.沒分之前的牛蒡像魔彈壹樣長短不壹,打完皮後在鹽水中浸泡。

2.排骨飛水,排骨飛水。

3.牛蒡、胡蘿蔔切段用清水加壹小塊姜,加入排骨中大火燒開後保持10分鐘,改小火煲1個半小時。

4.吃的時候加適量鹽,這個湯非常好喝,牛蒡類似玉米心的甜味在湯裏完全釋放出來。

牛蒡海帶湯

材料:牛蒡500克、海帶結200克、胡蘿蔔1根、排骨500克、鹽1茶匙。

做法:

1.牛蒡、胡蘿蔔去皮、洗凈,切成滾刀塊,牛蒡塊用清水浸泡。

2.海帶結洗凈瀝幹水分。排骨用開水焯壹下,撈起,沖洗幹凈。

3.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沒過材料,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3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牛蒡炒肉

材料:牛蒡(300克)、豬肉、蔥、姜、蒜:新鮮牛蒡(300 克)、豬肉(152 克)、大蒜(2 瓣)

調味:油(2 湯匙)、海天特級醬油(1/2 湯匙)、米酒(1 湯匙)、雞粉(1/3 湯匙)、糖(1/5 湯匙)、鹽(1/3 湯匙)、香油(1/3 湯匙)

怎麽做?

制作方法:

1.牛蒡去皮切成薄片,切成2厘米長的段,浸泡在水中待用。

2.五花肉洗凈晾幹,切成薄片;大蒜切末。

3.燒熱1湯匙油,放入五花肉煸炒至出油,待五花肉微焦呈金黃色時,撈出瀝油。

4、鍋中倒入1湯匙油,爆香蒜末,下牛蒡片翻炒30秒,倒入五花肉翻炒均勻。

5.加入 1 湯匙米酒、1/2 湯匙海天特級生抽、1/3 湯匙雞粉、1/5 湯匙糖和 1/3 湯匙鹽。

山楂牛蒡湯

材料:山楂5錢、牛蒡1斤、山藥6兩、胡蘿蔔1根、鹽2茶匙。

做法:

1.牛蒡去皮洗凈,切塊,浸入淡鹽水中;胡蘿蔔去皮,切塊;山藥切塊。

2.山楂去水迅速沖洗透,與牛蒡、胡蘿蔔、山藥壹起放入鍋中,加5碗水燒開,轉文火煮至牛蒡軟爛,加鹽調味即可。

  • 上一篇:夏天需要準備的東西
  • 下一篇:壹些生物學問題...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