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栽培管理在種植的時候我們要根據粳稻的生長階段來規劃不同的管理重點。在種植初期要註意促種早育苗,育苗後要加強管理,做好移栽和插秧工作。中期以粳稻株稈管理為重點,促進長壯穗、大穗。後期以根、葉為重點,提高根系的生長能力,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提高光合物質的積累。促進粳稻開花結實,增強粳稻生長能力,提高產量,擴大種植效益。
3、施肥管理我們在種植前要施足基肥,基肥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根據種植面積來控制用量。然後還要根據粳稻的生長期合理調整肥料用量。比如在分蘗期施基肥以氮肥為主,然後在抽穗後施粒肥,以滿足水稻生長的營養需求。施肥時要註意根據粳稻生長情況、天氣等靈活調整。當粳稻葉色暗淡、下垂無力和天氣較好時適當多施,反之可少施或不施。
4、水分管理水稻在種植時根系吸收能力相對較差,氣溫較高、大風會加速水分蒸發。因此,插秧後要保持田間水位在4厘米左右。水稻進入返青期後,以間接澆水為主。當水稻產生分蘗時,將田塊撥開,控制分蘗生長,提高土壤通透性。促進莖稈粗壯,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水分不宜過多,水多時要註意排水良好,以免漚根,降低水稻的呼吸作用,造成產量不足。
糯稻種植 糯米種植要點 1、選土整地 糯米是從糯米中提煉出來的,所以它的種植方法和水稻的種植方法類似,要選擇水田,進行整地,開始時先進行粗耕,把土深翻即可,在進行細耕時,要把體積較大的土塊打碎碾碎,最好在覆蓋整平後再進行細耕推土整平。
2、播種育苗播種前將種子放入清水中浸泡壹段時間,然後放入培養箱中培養至發芽,或將浸泡好的種子裝入塑料薄膜袋中,紮緊袋口,置於陰涼處,慢慢地種子就會被推散熱量而自行發芽。催芽後,將種子均勻地播撒在苗床上,然後覆土澆水,鋪上地膜,等待出苗。
3、移栽移栽就是插秧的意思,在秧苗長到8-10cm時就可以移栽了,將秧苗收成捆便於移栽,移栽時將秧苗小心翼翼地插在水田裏、要有序行距,行距要合理,不宜過寬過密,過寬浪費土地利用率,過密,不利於秧苗生長,也會導致糯稻減產。
4、田間管理當秧苗繼續生長到第壹莖節時,這叫分蘗期,此時為了保證其生長發育,都要經常施肥,使秧苗生長更健壯。當水稻秧苗開始抽穗時,此時要加強管理,可噴施壯穗靈,以提高其生理機能,提高授粉受精的機會,也可達到增產的目的。
小麥種植 小麥種植要點 1、首先選用優質小麥品種,播前拌種。
2、播種前要整理好土地,壹般采用機耕。
3、肥料要撒勻,播種時土地墑情要適中。
4、如果墑情適宜,壹般七天後就能看到小麥發芽。
玉米種植要點 1、種植玉米首先要選地,選擇地勢平坦、通透性好、土壤肥力高的地塊。
2、選好地塊後進行整地、施基肥。
3、然後選擇處理好的種子,種子處理好後即可播種,按壹個坑2粒種子進行播種,播種後澆適量的水。
4、後期管理需做好施肥、澆水、除草、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小米種植 小米種植要點 1、地塊選擇 小米在黏土、沙壤土中均可種植,要達到高產、穩產、優質的效果,必須以良好的土壤條件滿足其水、肥、氣、熱的要求。小米適宜在微酸性和中性土壤中生長,喜幹燥、怕澇,尤其在生育後期,土壤水分過多易發生爛根。因此,宜選擇地勢較高、排水方便、土層深厚、質地松軟的肥沃壤土或沙壤土。
2、合理輪作 合理輪作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土壤肥力,減少病蟲草害,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小米對前茬雖無嚴格要求,但不宜連作,以豆類-小米最佳,其次是紅薯-小米、小麥-小米、玉米-小米、油菜-小米等。
3、精細整地整地質量直接影響小米播種、出苗和整個生育期的生長。通過精細整地,為小米創造水、肥、氣、熱協調的土壤環境。
播前要達到 "早、深、松、碎、平 "的質量標準,以利於小米出苗和生根,使植株生長健壯,為提高產量奠定基礎。早",前茬作物收獲後,及早整地,改善土壤理化條件;"深",適當加深耕作層,深度在20cm左右;"松",表土疏松,不板結,達到上虛下實;"深",松、碎、平 "的質量標準,以利於小米出苗和生根,使植株生長健壯,為提高產量奠定基礎。表土疏松,不纏結,達到上虛下實;"碎",土塊小,無大的前茬稭稈、根袋;"平",廂平溝直,地面平整。
4、品種選擇不同的小米品種各有特點,生產上應根據自然條件、肥力水平、栽培技術、茬口以及生產目的等選擇品種。坡地梯田、兩頭梯田適宜選擇耐瘠抗旱品種;煮飯則要求選擇顆粒小、口感好、自然香味濃的品種。總之,高產、優質、商品化好、適口性好的品種最好。
5、種子處理在播種前對自留種子做精選和晾曬處理是提高種子質量,保證苗全、苗壯的重要措施之壹。首先是精選種子,通過風選或水選,剔除籽粒、雜質。二是晾曬,播種前將種子晾曬1 d,建議使用包衣種子,出苗率高,防治苗期病蟲害效果好。
6、早播應根據自然條件、品種特性和茬口確定。春播壹般在土層深10cm地溫達到10~12℃時即可播種;夏播在前茬收獲後及時播種。根據耕作制度、品種特性、茬口情況等確定播種量,以保證全苗為原則。小米播種過少易造成缺苗斷脊、基本苗不足;播種過多,幼苗密集,生長纖細,間苗費工費時。如果種子發芽率高,種子質量好,土壤水分充足,整地質量高,播種量可少些,反之則宜大些。壹般每公頃播種量為 15-22.5kg。播種深度以 4-5cm 左右為宜。
7、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就是通過采用適宜的播種和栽培管理技術,使單位面積上有足夠的秧苗(分蘗)和穗數,穗數、穗粒和千粒重三要素協調發展,從而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
8、科學施肥不同生育階段,對氮、磷、鉀的要求不同。以有機肥為主,種類很多,如人畜糞便、堆肥、沼渣等。中產田每公頃施15~30噸,高產田45~75噸,均勻撒施或集中施用。底肥,每公頃施尿素120~150kg,過磷酸鈣600~750kg,氯化鉀180~225kg。
黑稻種植 黑稻種植要點 1、播種育秧 黑稻不同於其他水稻品種,它是壹個對溫度比較敏感的品種,播種時對氣候要求比較嚴格,壹般播種時間在3月中旬,這樣可以延長其在高溫來臨前的生育期,及時抽穗揚花。高溫來臨前要及時抽穗揚花,否則高溫來臨前來不及抽穗,可能會導致產量和品質受到影響。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曬種處理和溫水浸種,提高發芽率,使幼苗整齊,生長良好。選擇背風向陽、排灌方便的沙壤土田塊播種,播種宜稀播,有利於培育壯苗,壹般每畝育苗大田播種量4-4.5kg,小田播種量1.5kg。
2、合理移栽待秧苗長到15cm左右即可移栽,移栽時要東西向、寬行窄株、大苗帶土移栽,還要註意移栽密度,每畝移栽秧苗數不宜超過30萬株。每畝移栽秧苗數不宜超過 30 萬株,使其不再分蘗。株行距為10厘米×22厘米,既能增加株間通風透光,又能合理利用田土誌願,有利於植株生長健壯,提高產量和品質。
3、增施磷鉀肥 黑水稻在生長的各個階段所需的肥力是不同的,要提高其產量,適時增施磷鉀肥是壹項重要措施。磷肥以基肥為主,鉀肥的施用可結合第壹次中耕除草,以後結合植株的生長狀況進行選擇性施用。而在孕穗期要少量補施,壹次不宜施用過量,在抽穗期可通過葉面噴肥的方法,將磷肥和鉀肥兌水調制成低濃度溶氧,葉面噴肥,效果極佳。另外,要註意鈣物質的施用,黑米吸收過多的鈣物質會使其米粒變得粗糙,影響口感,所以要少施或不施石灰。
4、盡量少用或不用農藥如今水稻種植中的病蟲害防治主要是通過農藥來進行的,但農藥會在水稻中留下殘毒,這些殘毒的量對人體的危害較小,但不斷積累也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還會降低黑米的品質。所以在黑米種植時盡量采用農業防治措施,不管是病蟲害,還是其他問題,都要達到消滅病蟲害,解決問題卻沒有農藥殘留的目的。另外,黑米要及時收割,壹旦收割晚了,就會影響黑米的品質,影響口感。
蕎麥種植蕎麥種植要點1、選擇蕎麥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高,很多土壤條件都能適應,但最好的還是疏松的沙壤土。雖然蕎麥具有很強的適應性,但是為了更好地種植蕎麥,實現高產穩產,還是應該選擇合適的土地,進行適當的整地,為蕎麥幼苗的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
2、選種和播種 種子的質量直接決定了蕎麥的生長情況和最終產量。農業科技發展到今天,種子培育技術已經日臻完善,各種高產、抗性強的優質種子被培育出來。蕎麥種植要選擇合適的優質種子,然後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處理,處理後的種子可以提高發芽率,增強生命活性,提高抗病蟲害屬性,最終達到增產的目的。播種時應考慮土壤墑情和氣候條件,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蕎麥壹般播種時間都在 6 月中下旬。播種方式應根據具體品種和土地條件來決定,可以選擇條播、點播、撒播等方式,有條件的地區盡量采用機械化作業方式,以提高效率。
3、施肥蕎麥生長周期較短,生長速度快,對肥力要求高,是需要多施肥的作物。總的來說,蕎麥對鉀肥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磷肥和氨肥,不同生長階段對肥力和肥料種類側重不同,施肥時應根據具體生產階段施肥,以保證生長營養充足。
4、合理密植 合理的種植密度對保證蕎麥群體的通風透光,單株健壯,提高群體的光能利用率,促進物質積累和產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對寧夏地區不同栽培密度的研究發現,不同栽培密度對蕎麥植株的籽粒體積、飽滿度和產量均有較大影響。適宜的密度可增加蕎麥單株結粒數,使籽粒飽滿度、千粒重增加,產量提高。適宜的種植密度有利於蕎麥的生長,提高群體生長速度、葉面積指數和光合勢,有利於千粒重的增加和產量品質的提高。
五、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最重要的是除草、灌溉和病蟲害防治,精細的田間管理還包括苗期管理和花期管理。開展有效的保苗措施,保證出苗率;中耕除草,清除雜草,疏松土壤;蕎麥是需水較多的作物,尤其是開花灌漿期,要保證此期的灌溉條件;蕎麥是兩性異花授粉植物,結實率相對較低,做好花期管理,輔助授粉。
燕麥種植 燕麥種植要點 1、種子處理 燕麥播種前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將種子撒薄2~3厘米厚,曬種3~5天。曬種能促進種子早發芽,提高發芽率,提早出苗,而且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殺死種子表皮上的病菌,可減輕病害。拌種時用種子量0.2%的拌種雙或多菌靈拌種,以防燕麥絲穗病、銹病等,地下害蟲嚴重地區也可用辛硫磷或呋喃丹拌種。
2、播種時間早春土壤解凍10厘米左右時即可播種。燕麥適宜播種期為3月25日至4月15日,最佳播種期為清明節前後,最遲不超過雨後。根據降水情況,搶墑播種尤為關鍵,抓緊出苗是旱地燕麥高產的主要措施。
3、播種方法 燕麥最好采用機械播種或人工開溝條播,不宜條播。條播行距15~20厘米,深度3~5厘米為宜,防止重播、漏播,下種深度要壹致,播種均勻、播後耱地使土壤和種子緊密結合,防止漏風閃芽。 每畝播種10~15公斤,可減少種子的采集量。
4、松土除草 燕麥在雨雪天氣出苗前,應及時輕耱,打破壟結。全生育期除草2~3次,三葉期中耕松土除草,要早除、淺除,以提高地溫,減少水分蒸發,促進早生根、快生根,保護全苗。拔草前進行 2 次除草,中後期及時拔除雜草。種植面積不大時,可采用人工除草。種植面積較大時,可采用化學除草劑,三葉期用72%2,4-D丁酯乳油60毫升/畝,或75%超星幹懸浮劑1-2克/畝,選擇晴天、無風、無露水時均勻噴霧。
5、施肥灌水 燕麥分蘗拔節期結合灌水每畝施硫酸銨25公斤,旱地應在雨後上肥。燕麥開花灌漿期,可用0.2~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拌20%尿素溶液根外追肥,每畝噴施溶液70公斤,7天後再重噴促灌漿,及時施用葉面肥,提高粒重。有灌漿條件的,如遇春旱,在燕麥三棱麥至分蘗期灌水1次,灌漿期灌水1次。
薏米種植要點1、選地薏米對種植土地要求不十分嚴格,對於壹般土地而言都可以種植,但以向陽、肥沃的壤地及低窪澇地種植為宜。
播前種子處理用溫水浸種24h,以利發芽;撈出後,用70%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用量的0.5%拌種,防治黑穗病,兩者效果均可達100%。拌種後置於陰涼處攤開貯藏(不可裝袋),3~4d後可供播種。
2、施肥方法和用量與玉米大致相同,畝用復合肥20~25kg左右為宜。可壹次性施用,也可分2次施用(底肥+追肥,當植株長到40~80cm時追肥),使用2次施肥效果更好。
3、播種方法 播種期以五壹前後為宜,種植方法與玉米基本相同,大田直播。行距50~55cm左右,株距15~20cm,每穴留單;株距30~35cm,每穴留雙,播種深度3cm。每穴播種3~4粒,畝用種量2~3kg。如果出苗不齊,缺苗10%以下,對產量影響不大。
4、除草與玉米大致相同,可用乙草胺、2.4-D酊肥、莠去津等苗前封閉除草。田間除草可先用 "寬鋤 "等闊葉化學除草劑。
5、人工輔助授粉因薏米有雌雄之分,同壹穗上,分雌小花、雄小花,但株型不同,薏米雌小花先成熟,雄小花後成熟,壹般授粉是靠風力授粉,風不大時花粉飛的少,最好在上午9時至12時到薏米地去搖動薏米稈,使花粉能順利飛出。m,使花粉能飄散出去,使雌花小花得到花粉,這樣可以人工授粉,可以提高結實率和產量。這樣可以提高坐果率和產量。
病蟲防治 1、葉枯病危害葉片,發病初期用1:1:100倍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
2、玉米螟又稱鉆心蟲,發現後及時噴灑農藥防治,可用50%樂果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
高粱種植高粱種植要點1、選地整地選地:高粱根系發達吸水吸肥能力強,宜選擇地勢平坦疏松較肥沃的地塊種植。
整地:整地質量是抓全苗和決定產量的關鍵環節,播種前必須做到精細整地,將地耙平、耙細。
2、輪作茬口高粱忌諱輪作,合理輪作是高粱增產的關鍵。高粱的理想茬口是大豆茬,其次是玉米茬、馬鈴薯茬等。適宜的茬口最好是大豆茬,或與玉米、谷子輪作。
3、田間管理間苗、定苗:幼苗3-4片葉時定苗,5-6片葉時定苗。定苗時應做到苗距相等,留壯苗、中苗,不留雙苗、二茬苗,還應清除雜株,提高純度,充分發揮良種的增產效應。
中耕:高粱苗期壹般中耕2-3次,第壹次結合間苗進行;10-15d後進行第二次。
適時灌溉:高粱的需水特點是苗期約占總需水量的10%;拔節抽穗期約占總需水量的50%;抽穗至開花期約占15%;灌漿期約占20%;成熟期約占5%。為保證高粱高產穩產,應重點掌握在拔節期、開花期和灌漿期的適時適量用水。
4、施肥管理肥料特性:高粱喜肥,對肥料反應十分敏感,吸肥能力強,不同生長時期需肥不同。充足均衡的養分可促進籽粒大小和飽滿,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
病害防治 1、黑紡錘病的防治方法:此病通過病菌傳播,多以孢子在土壤或殘株中越冬,來年通過風雨傳播。在種植時選用抗病品種,然後清理田園,特別是病殘株,集中燒毀或深埋,再進行土壤深層消毒,合理輪作,精耕細作。如果是個別發病,先拔除病株,用石灰粉撒在病穴內消毒,如果是大面積發病,可用藥劑噴灑防治。
2、銹病的防治方法:同樣是病菌孢子在土壤或病株殘體中越冬或越夏,再經過壹遍又壹遍的傳播,孢子進入幼苗葉片,逐漸擴散成病斑。選用抗病品種,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理病葉和雜草,減少病原菌,發病初期用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
3、粘蟲防治方法:在成蟲始盛期進行誘殺,傍晚在田間擺放壹盆或多盆裝有誘殺器的盆,誘殺器可用糖醋酒自行調配。或在6月產卵盛期,在田間放置草把,引誘成蟲產卵,然後將草把燒毀,消滅蟲源。及時除草減少蟲卵,發病嚴重時用藥劑防治,但要註意藥劑的使用,粘蟲對農藥的抗藥性隨著蟲齡的增加而增強,如果藥劑使用過量,對高粱和環境也會造成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