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關消除:某些藥物在腸黏膜和肝臟中,通過火代謝進入體循環的藥量減少,藥效減弱,這種首關消除的現象稱為首關消除。
穩態血藥濃度:當給藥速度與消除速度相等時,血藥濃度維持在壹個相對穩定的水平,稱為穩態血藥濃度。
不良反應:任何與用藥目的無關並給病人帶來不適或痛苦的反應。
半衰期(t1/2):通常指血漿半衰期,即血漿藥物濃度下降所需的時間。大多數藥物的消除率是恒定的,其 t1/2 也是恒定的。
副作用:用藥過多或用藥時間過長使藥物在體內蓄積過多而產生的對身體有害的反應。
生物利用度:非血管給藥,藥物制劑實際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的量占給藥總量的百分比,用表達式表示:f=a/d×100%。
藥物:指能改變或鑒定機體生理功能和病理狀態,可用於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的物質。
藥動學:簡稱藥效學,是研究機體細胞功能在藥物影響下如何變化的學科。
治療作用:凡符合用藥目的或能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效果的作用。
特異性反應:少數特殊體質的患者對某些藥物特別敏感,反應的性質也可能與常人不同,但與藥物固有的藥理作用基本相同,反應的輕重與用量成正比,藥理拮抗的藥物在搶救治療中可能有效。
藥效:是指藥物所能產生的最大作用。
依賴性:指長期應用某種藥物後,機體對藥物產生生理或精神上的依賴和需求,分為生理依賴和精神依賴。
PAE(抗生素後效應):細菌與藥物短暫接觸後,抗生素濃度降至 MIC 以下或消失,但細菌的生長仍持續受到抑制的效應。
最低抑菌濃度(MIC):細菌體外培養 18~24 小時後,培養基中能抑制病原菌生長的最低藥物濃度。
原動消除:藥物的消除率與血藥濃度成正比,即恒比消除原動消除
興奮作用:藥物增加或增強機體某壹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作用。
毒性反應:劑量過大或蓄積過多時出現的有害反應,壹般較為嚴重,但可預測,應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
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尤其是日常給予糖皮質激素的患者,當劑量減少過快或突然停藥時,由於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皮質激素反饋性抑制垂體前葉對ACTH的分泌,可導致腎上腺皮質萎縮和功能不全。
安全範圍:最低有效量與極限量之間的範圍。
後遺癥:停藥後血藥濃度降至閾值濃度以下時仍存在的藥理作用。
停藥反應:指突然停藥後原有疾病加重,又稱反跳反應。
肝腸循環:分泌到膽汁中的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經膽管和膽總管進入腸腔,然後隨糞便排出體外,經膽汁排入腸腔的部分藥物可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經肝臟進入血循環,這種肝-膽-小腸循環稱為肝腸循環。
藥物吸收:藥物從給藥部位進入血液循環的過程。
腎上腺素的逆轉效應:α受體阻滯藥選擇性地與α腎上腺素能受體結合,本身不激動或少激動腎上腺素能受體的逆轉效應,但阻止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遞質和腎上腺素能激動劑與α受體結合,從而產生抗腎上腺素能作用。它們能使腎上腺素的降壓作用逆轉為降壓作用,這種現象被稱為 "腎上腺素能作用逆轉"。
表觀分布容積:是指藥物在體內達到平衡或穩態時的分布情況,按血藥濃度(C)推算體內藥物總量(A)理論中的表觀分布容積的效價藥效強度:是評價藥效強度的指標,其大小與當量劑量成反比。等效劑量是指引起等效效應所需的藥物量(等效效價強度應為)。
過敏性休克:壹類免疫反應。非肽類藥物作為半抗原與機體蛋白結合後作為抗原,經10天左右的致敏過程而發生的反應,又稱過敏反應。
耐藥性:細菌與藥物反復接觸後,對藥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
肝酶誘導劑:任何能增強肝酶活性或增加肝酶產量的藥物。
肝酶抑制劑:任何能削弱肝酶活性或減少肝酶產生的藥物。
拮抗劑:對受體有親和力,但無內在活性,結合後不產生生物學效應,也使激動劑不能與受體結合而發揮生物學作用。
受體調節:受體數量。在各種生理、病理或藥理因素的作用下,受體的親和力和效應力發生變化,稱為受體調節
閾劑量:最小有效量,即發生療效所需的最小劑量。
最大劑量:在不引起中毒的情況下產生最大效應的劑量,也稱為最大治療劑量。
常用量:在治療量中,大於最小有效量而小於極量,療效顯著且安全的劑量。
選擇性作用:指藥物只對某些組織器官發生明顯作用,而對其他組織作用很小或無作用。
原發性(直接)作用:指藥物直接作用於所接觸的器官和細胞。
次要(間接)作用:是指藥物通過機體的反射機制或因機體的整體性而產生的生理調節間接產生的作用。
競爭性拮抗劑:拮抗劑和激動劑競爭同壹受體,可逆,激動劑的聯合作用取決於兩者的濃度,親和力
非競爭性拮抗劑:不競爭同壹受體,但與受體結合可阻止激動劑與受體結合,不可逆。
灰嬰綜合征:早產兒和新生兒肝臟缺乏葡萄糖醛酸轉移酶,腎臟排泄功能不完善,對氯黴素解毒能力差,藥物劑量過大可導致中毒,表現為循環衰竭、呼吸窘迫、血壓進行性下降、皮膚蒼白發紺,故稱灰嬰綜合征。壹般發生在治療9天的第二天,癥狀出現2天內死亡率可高達40%。
雙重感染:又稱菌群失調,是指長期應用壹種廣譜抗生素,可使機體正常菌群平衡發生變化,敏感菌受到抑制,耐藥菌乘機繁殖,造成新的感染。
耐藥性:指病原體或腫瘤細胞對反復應用的化療藥物敏感性降低。
1.去甲腎上腺素的用法用量是什麽?主要不良反應有哪些?如何預防和治療?
臨床應用:休克、低血壓;上消化道出血
不良反應及防治:(1)局部組織缺血壞死:①改變註射部位;5mg酚妥拉明+去甲腎上腺素10ml或0.25%普魯卡因10ml局部浸潤;②避免藥液外溢;控制用量和滴註速度(4~8ug/min。)
(2)急性腎功能衰竭:尿量>25ml/小時;少尿、無尿患者禁用
(3)停藥反應:突然停藥可引起血壓驟降,應逐漸減藥。
2、嗎啡與阿托品合用的原因嗎啡與阿托品合用的原因?
阿托品是壹種M受體阻滯劑,能有效緩解平滑肌痙攣,嗎啡對各種疼痛都有很好的鎮痛作用,兩者合用能有效緩解內臟平滑肌痙攣引起的絞痛。
3.試述強心苷正性肌力作用的特點和作用機制
(1)特點:①加快心肌收縮速率;②降低衰竭心肌的耗氧量;③增加衰竭心臟的心輸出量
(2)作用機制:抑制心肌細胞膜上的Na+-K+-ATP酶:
①細胞內Na+增加,Na+-Ca2+交換增加,肌漿網釋放Ca2+。
①細胞內Na+增加,Na+-Ca2+交換增加,肌質網釋放Ca2+增加,使細胞內Ca2+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
②細胞內K+增加,心肌細胞的自律性增強,導致各種心律失常
4.長期大規模應用糖皮質激素有哪些不良反應?
①消化系統並發癥:可誘發或加重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或穿孔。誘發或加重感染:長期應用常可誘發感染或使體內潛在病竈擴散,尤其在原有疾病抵抗力已下降的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腎病綜合征等患者更易發生。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征:這是激素過多引起脂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的結果,表現為滿月臉、水牛背、皮膚變薄、多毛、水腫、低鉀血癥、糖尿病等,停藥後癥狀可自行消失。心血管系統並發癥:長期服用可引起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⑤骨質疏松、肌肉萎縮、傷口愈合延遲等:骨質疏松多見於兒童、老年人和更年期婦女,嚴重者可發生自發性骨折。(6)糖尿病:長期應用超生理劑量的糖皮質激素會引起糖代謝紊亂,約半數患者出現糖耐量受損或糖尿病。其他:有癲癇或精神病史者禁用或慎用。
5.青黴素 G 可用於治療哪些傳染病?其抗菌機制是什麽
①G+球菌感染: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敏感葡萄球菌;細菌性心內膜炎
②G+桿菌感染:氣性壞疽、炭疽、破傷風、白喉
③ G 型球菌感染:腦膜炎、淋病
④ 螺旋體感染:梅毒/鉤端螺旋體病
⑤ 放線菌病
5.放線菌病
作用機制:與敏感細菌質膜上的青黴素結合蛋白(PBPs)結合,抑制轉肽酶,幹擾細胞壁合成。
6.阿司匹林和嗎啡的鎮痛作用有何異同?
阿司匹林
嗎啡
機制
抑制PGE的合成
誘導阿片受體,抑制物質P的釋放
適應癥
慢性鈍痛
急性劇痛
主要不良反應
無成癮作用和呼吸抑制
。成癮性和呼吸抑制
強度和部位
弱,周圍性
強,中樞性
7、試述阿托品的臨床應用
(1)解除平滑肌痙攣:胃腸絞痛和膀胱刺激;膽絞痛和腎絞痛(與嗎啡鎮痛劑合用);遺尿。
(2)抑制腺體分泌:用於麻醉前給藥、治療嚴重盜汗、治療風濕病。
(3)眼科應用:虹膜睫狀體炎;②檢查眼底;③驗光配鏡;
(4)緩慢型心律失常:竇性心動過緩、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竇房結發育不全繼發的室性異位心律;
(5)抗休克:大劑量可治療多種感染性休克,能解除小血管痙攣,改善微循環。(6)搶救有機磷中毒、某些毒蕈堿中毒。
8.試述抗高血壓藥的分類及代表藥物試述抗高血壓藥的分類及代表藥物。
(1)利尿劑:氫氯噻嗪等。
(2)交感神經抑制劑
(1)中樞性降壓藥:可樂定、利眠寧等。
(2)神經節阻滯藥:樟腦磺胺甲噁唑等。
(3)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阻斷藥:
(4)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藥:如普萘洛爾等。
(3)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藥:如卡托普利。
(2)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藥:如氯沙坦等。
(3)腎素抑制劑:如雷米西林等。
(4)鈣拮抗劑:如硝苯地平等。
(5)血管擴張劑:如氫氯吡嗪、硝普鈉等。
9.試述糖皮質激素的藥理作用
(1)四抗:抗炎、抗免疫、抗內毒素、抗休克
(2)四代謝:(1)糖原異構↑、葡萄糖分解、利用↓;(2)脂肪分解↑、合成↓;(3)蛋白質代謝:蛋白質合成↓、分解↑;(4)水鹽代謝:Na+的保存,H2O的保存,K+、Ca2+、磷的排出
(3)四大系統:中樞神經興奮性增強;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小劑量血管收縮,大劑量血管擴張;紅細胞↑、血小板↑、中性粒細胞↑、血紅蛋白↑、纖維蛋白原↑ 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
(4)壹個腺體:腎上腺皮質萎縮。
10.試述青黴素 G 的不良反應及預防措施
(1)過敏反應:表現為皮疹、血清反應、休克。用藥前詢問過敏史,必須皮試陰性方可註射,凡3天內未使用青黴素類藥物者需重新進行皮試,換用不同批號重新進行皮試。如發生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註射後觀察30min,首選腎上腺素搶救過敏性休克。
(2)赫氏反應
(3)其他:局部紅、腫、痛、硬結等
11.嗎啡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有哪些?
(1)鎮痛、鎮靜;(2)抑制呼吸;(3)鎮咳;(4)催吐;(5)瞳孔收縮
臨床應用:(1)各種劇烈疼痛;(2)心源性哮喘;(3)。急性和慢性腹瀉
12.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1)耳毒性:前庭損害、耳蝸損害;(2)腎毒性: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3)神經肌肉阻滯作用:可用鈣劑或新斯的明對抗。(4)過敏反應:皮疹、藥物熱等,嚴重者可發生過敏性休克。壹旦發生過敏性休克,應立即註射葡萄糖酸鈣和腎上腺素。
13試述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分類及代表性藥物藥物。
Ⅰ類:鈉通道阻滯劑
IA中度鈉阻滯劑;奎尼丁
IB輕度鈉阻滯劑;利多卡因
IC重度鈉阻滯劑普羅帕酮
Ⅱ類: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
Ⅲ類:延長APD的藥物;胺碘酮
Ⅳ類:鈣通道阻滯劑;藜蘆帕米
14.試描述糖皮質激素的抗炎作用機制。
①糖皮質激素通過增加脂皮質素的合成,抑制磷脂酶 A2(PLA2)的活性,從而減少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炎癥活性物質的產生。抑制細胞因子(如 IL-1)的產生;④誘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的產生,該酶降解緩激肽以產生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癥反應;⑤穩定溶酶體膜,減少蛋白水解酶的釋放,減輕細胞損傷。(6)抑制巨噬細胞 NO 合酶,減少 NO 合成,減輕 NO 對組織的損傷。(7)降低血管內皮細胞對緩激肽的敏感性,增加毛細血管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8)穩定肥大細胞膜,減少肥大細胞脫顆粒和組胺釋放。
15.阿司匹林和氯丙嗪的降溫作用有何異同?
氯丙嗪
阿司匹林
藥物類別
抗精神病藥
解熱鎮痛藥和抗炎藥
作用
抑制體溫調節
解熱
機制
直接抑制體溫調節中樞
抑制 PG 合成和釋放
特點
1.環境溫度低--降溫
1)環境溫度越低,降溫越明顯
2)可退熱,體溫正常
2.環境溫度高--升溫
只能降低發熱體溫
不能降低正常體溫
用途
人工冬眠療法(降溫)
發熱
16 簡述苯二氮卓類藥物和巴比妥類藥物催眠作用的異同
****相同點:都有鎮靜催眠作用
不同點:
①鎮靜發生快而肯定,可產生暫時性記憶缺失
②對REMS影響小,減少夢魘的發生,停藥後代償性反彈較輕
③治療指數高,安全範圍廣,呼吸和循環抑制輕,不引起麻醉
④持續應用依賴性輕。戒斷癥狀出現較晚、較輕
⑤對肝酶無誘導作用,與聯合用藥相互幹擾較小
17.簡述普萘洛爾和卡托普利的降壓機制。
普萘洛爾:阻斷β受體,降低心排出量,減少腎素分泌,抑制交感神經活動,增加前列環素合成;
卡托普利:抑制ACE,Ang1至Ang2減少,從而擴張血管;減少醛固酮分泌;抑制緩激肽水解
18.試述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相同的特點。
(1)抗菌譜相似且較廣,屬靜止期殺菌劑。主要對G-菌作用強,對G+菌包括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較好的抗菌活性。抗菌機理:(1)增加細菌外膜的通透性;(2)阻礙細菌蛋白質的合成
(2)體內過程:(1)水溶性和穩定性。在堿性環境中,抗菌效果增強。在堿性環境中,抗菌效果增強;②口服難以吸收,僅適用於腸道感染,全身感染必須註射。約90%以原形經腎排泄,可治療尿路感染。
(3)耐藥性:易產生,存在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藥性
(4)不良反應:耳毒性:前庭損害、耳蝸損害;②腎毒性: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神經肌肉阻滯作用:可用鈣劑或新斯的明抵消。過敏反應:皮疹、藥物熱等,嚴重者可發生過敏性休克。壹旦發生過敏性休克,應立即註射葡萄糖酸鈣和腎上腺素。
19.簡述甲硝唑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藥理作用:抗阿米巴、抗厭氧菌、抗滴蟲
臨床應用:阿米巴感染、厭氧菌感染、滴蟲感染
20.腎上腺素治療過敏性休克的機制。
①收縮血管,使血壓升高
②強心(+),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功能
③擴張支氣管,收縮支氣管粘膜的血管,減輕支氣管粘膜的水腫,緩解呼吸困難
21.腎上腺素治療過敏性休克的機理細菌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耐藥機制。
(1)水解酶的產生;(2)PBPs的改變;(3)細菌膜通透性的改變;(4)藥物外流的增強;(5)自溶酶的缺乏
22.與阿托品相比,東莨菪堿在麻醉前給藥方面有哪些優勢?
A、抑制腺體分泌;B、中樞抑制作用
23.普萘洛爾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和臨床療效如何?
藥理作用:(1)阻斷心血管系統β-受體,使心肌收縮力減弱,心率減慢,心輸出量減少,耗氧量降低
(2)阻斷支氣管平滑肌β-受體,發生支氣管痙攣
(3)使新陳代謝減弱
(4)抑制腎素分泌
臨床應用:高血壓、心律失常、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
24.說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的降壓作用機制和臨床適應證。
降壓作用機制: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使Ang1向Ang2的轉換減少,從而擴張血管;減少醛固酮分泌;抑制緩激肽水解
臨床適應證:所有類型的高血壓
25 TMP與磺胺甲噁唑(SMZ)合用的藥理基礎
SMZ抑制二氫葉酸合成酶,TMP抑制二氫葉酸合成酶,TMP抑制二氫葉酸合成酶,TMP抑制二氫葉酸合成酶,TMP抑制二氫葉酸合成酶。
TMP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從而雙重阻斷四氫葉酸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
26.嗎啡用於治療心源性哮喘的機理
(1)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減輕心臟前、後負荷,有利於肺水腫的消除;(2)鎮靜作用有利於消除病人的焦慮和恐懼心理;(3)降低呼吸中樞對CO2的敏感性,減弱過度的反射性呼吸喚醒,使快速淺呼吸得以緩解,也有利於心源性哮喘的治療。有利於心源性哮喘的治療。
27、腎上腺素與多巴胺有何異同。
相同點:都有激動α、β受體的作用
不同點:多巴胺在治療劑量下可激動腎臟多巴胺受體,能擴張腎血管,增加腎血流量,臨床上可用於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
28.青黴素過敏反應如何預防
要預防過敏性休克必須做到:
①詳細詢問過敏史:①詳細詢問過敏史,有青黴素過敏史者禁用,青黴素過敏反應如何預防對其他藥物過敏者應慎用;註射前做皮膚過敏試驗(包括首次使用、用藥期間停藥超過 72h 或更換批號者);③避免在患者饑餓時用藥,註射後觀察患者 30min;④準備急救藥品(腎上腺素、氫化可的松等。)和設備,以備不時之需。
29.硝酸甘油和普萘洛爾用於心絞痛、藥理依據是什麽
(1)二者能協同降低耗氧量
(2)普萘洛爾能對抗硝酸甘油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縮力增加
(3)硝酸甘油能縮小普萘洛爾引起的心室容積增大和心室射血時間延長
30.硝酸甘油和普萘洛爾在心絞痛中的作用是什麽?
30.利尿劑治療高血壓的機制
(1)初次用藥:減少細胞外液容量和心輸出量
(2)長期用藥:Na+的減少使細胞內Ca2+減少,降低血管平滑肌對縮血管物質的敏感性。
31.抗哮喘藥物的分類、作用機制和特點。
(1)抗炎平喘藥:糖皮質激素
(2)支氣管擴張劑:
(1)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沙丁胺醇
(2)茶堿類:氨茶堿
(3)抗過敏平喘藥:色甘酸鈉
32.瑞芬太尼與利福平有何異同。
相同點:壹線抗結核藥
不同點:
異煙肼(雷門坦)
利福平
主要
機制
抑制結核分枝桿菌 DNA、細胞壁合成
導致結核分枝桿菌代謝紊亂
抑制結核分枝桿菌 mRNA 合成
作用
特點
對生長期的結核分枝桿菌有較強的殺滅作用、對靜止期作用較弱
對生長期和繁殖期的結核分枝桿菌有較強的殺滅作用,是壹種完全有效的殺菌藥物
適應癥
首選於各型結核病
合並應用於各型結核病、麻風病
33.喹諾酮類藥物有哪些****。
(1)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部分藥物(如:環丙沙星)有較強的抗綠膿桿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效;對結核桿菌、支原體、衣原體和厭氧菌也有效(例:莫西沙星)。 2)該類藥物與其他常用抗菌藥物交叉耐藥性小。(3)口服吸收好,藥物與血漿蛋白結合率低,體內分布廣,組織和體液中藥物濃度高,尿液中濃度高。(4)作用機制是抑制拓撲異構酶Ⅳ的解鏈活性,幹擾細菌DNA復制,導致細菌死亡。(5)臨床應用主要有:①敏感細菌的泌尿道和生殖道感染;②呼吸道感染,首選治療青黴素高度耐藥的肺炎鏈球菌感染;③腸道感染和傷寒;④骨、關節等感染。
34.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是什麽?
(1)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
(2).影響質膜通透性
(3).抑制蛋白質合成
(4)。影響葉酸和核酸代謝
35.克拉維酸和阿莫西林合用的藥理基礎是什麽?
(1)阿莫西林為廣譜青黴素,對酸和酶不耐受,易產生耐受性和嚴重不良反應
(2)克拉維酸抗菌譜廣、毒性小、活性低、抑酶譜廣
(3)二者聯合應用可增強抗菌作用,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36.克拉維酸與阿莫西林聯合應用的藥理基礎是什麽?
1) 糖尿病
① 1 型糖尿病
② 2 型糖尿病:經飲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藥治療無效者 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
③繼發性糖尿病
④有急性並發癥的糖尿病
(2)糾正細胞缺鉀
極化液:胰島素+葡萄糖+氯化鉀
37.抗消化性潰瘍藥物的分類、代表藥物及作用機理。
(1)抗酸劑:氫氧化鋁
(2)胃酸分泌抑制劑:
①H2 受體阻滯劑:雷尼替丁
(2)M 受體阻滯劑:哌侖西平
(3)胃泌素受體阻滯劑:丙谷肽
(4)H+-K+-ATP 酶抑制劑:奧美拉唑
(3)胃粘膜保護藥:硫糖鋁
(4)抗幽門螺旋桿菌藥:奧美拉唑或鉍劑+兩種抗生素
38.糖皮質激素有哪些生理作用。
糖皮質激素的作用①對物質代謝的影響:糖皮質激素對糖、蛋白質和脂肪代謝均有影響。糖代謝:促進糖元生成,升高血糖。蛋白質代謝:促進蛋白質分解,加速氨基酸向肝臟轉移,生成肝糖原。脂質代謝:促進脂肪分解,增強脂肪酸在肝臟的氧化過程,促進糖元生成。(2)對水鹽代謝的影響:皮質醇有微弱的儲鈉和排鉀作用,還能降低腎小球入球血管阻力,有利於水分的排出。(3)對血細胞的影響:可增加血液中紅細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同時減少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4)對循環系統的影響:糖皮質激素能增強血管平滑肌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放任效應),有利於增強血管張力和維持血壓。(5) 在應激反應中的作用:以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和糖皮質激素的分泌增加為主,在其他多種激素的參與下,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大劑量的糖皮質激素及其類似物具有抗炎、抗過敏、抗中毒和抗休克作用。
樓主采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