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新型冠狀病毒風波後,人們養生保健的意識越來越強,特別是中老年人,盲目跟風購買各種昂貴的保健品。但現在網絡上卻刮起了壹陣風,說買保健品就是交智商稅,難道在所有保健品中壹個有用的都沒有嗎,這讓人們持有懷疑態度。 買保健品就是交智商稅,難道壹個有用的都沒有? 客觀對待保健品,保健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為目的的產品,有適宜的特定人群,能調節機體功能,但不能治療疾病,對身體不會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既然國家允許生產保健食品,這就說明保健食品並不是完全無效的。對於正常健康的人,各種機能和指標正常,只要做到全面營養就能滿足身體對營養需求。 什麽時候需要額外補充保健品? 1、懷孕期或哺乳期 女性在懷孕期或哺乳期需要額外補充營養,特別是鐵、葉酸和鈣,能滿足胎兒對鐵需求,促進胎兒神經器官發育,避免發生畸形。 2、更年期女性 進入更年期後體內雌性激素有所減少,骨骼中的鈣質流失速度加快。為能防止出現骨質疏松,除了多吃含鈣豐富食物外,也可以適量地服用鈣補充劑。 3、減肥期間的人 肥胖者在減肥期間會嚴格控制飲食熱量攝入,可能導致體內所必須的微量元素攝入不足。另外長期素食主義者會因為不吃某種特定類別食物而導致體內缺乏鋅、鐵和維生素B12。當體內缺乏營養素時會導致視力和體力疲勞,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或睡眠質量變差等,此類人可以使用復合維生素微量元素。 4、新生兒和老年人 新生兒正處於生長發育快速階段,體內往往缺乏維生素D,因此需額外補充維生素AD。老年人以及很少暴露在陽光下的成年人需額外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影響著骨骼和牙齒健康,同時也能預防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高血壓。 5、營養吸收不良的人 患有肝病或消化系統疾病時可影響食欲,不能更好的吸收利用體內營養物質。另外手術可能會提高身體對某種營養素需求量,某些藥物如抗生素、抗酸劑和利尿劑以及化學劑等會幹擾對營養素吸收;以上幾類人需額外用保健品。 保健品和哪些藥物不能同服? 1、降壓藥和維生素C 正在服用降壓藥物的人群選擇保健品時壹定要警惕,譬如維生素c和降壓藥,維生素c屬於水溶性維生素,需飯後服用。降壓藥需長期用,建議晨起空腹用。因此這兩類藥不適合同時服用,對其他保健品和降壓藥來說也是如此。 2、抗生素和乳酸菌 抗生素能殺死體內有害病菌,乳酸菌是體內有益菌,能緩解腹瀉和便秘問題,有利於身體健康。乳酸菌和抗生素壹起用,抗生素會直接殺死乳酸菌,乳酸菌降低抗生素功效,這有悖於保健品對身體帶來的好處。 3、抗骨質疏松藥物和礦物質補充劑 因為骨密度下降而被確診骨質疏松的人,在服用抗骨質疏松藥物時,避免服用鎂鐵元素補充劑,因為此類補充劑中的成分可影響抗骨質疏松藥物的藥效。 溫馨提示 辯證對待保健品,保健品只是起到保健作用,根本不能治療疾病。另外也不能盲目追求昂貴的保健品,適合自己的是最好的。剛開始服用保健品時,需留意身體反應。
上一篇:雲南省楚雄彜族自治州彜醫藥條例(2022修正)下一篇:2019年吉林動畫學院大壹新生開學報到時間和新生入學手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