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不合格的實際或潛在原因,並持續采取質量改進措施,消除和防止不合格的再次發生,確保體系運行的有效性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提高。
2、適用範圍
適用於對不符合項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控制管理活動。
3、定義
3.1 不符合項:不符合規定的要求(包括壹個或多個質量特性或質量體系要素,偏離規定的要求或缺乏)。
3.2 糾正措施:為防止不符合項、缺陷或其他已出現的不期望情況的發生,消除其原因而采取的措施。
3.3 預防措施:為防止潛在的不符合項、缺陷或其他不希望出現的情況發生,消除其原因而采取的措施。
4.職責
4.1 質量保證部的質量控制室是糾正/預防措施管理的協調中心,負責對糾正/預防措施的實施過程進行跟蹤和驗證。
4.2 管理者代表負責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過程中的跨部門協調和監督。
4.3 由相關責任部門負責對不符合項的原因進行分析,並制定和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
5.工作程序
5.1 糾正措施
5.1.1 為防止不符合項的再次發生,應對下列不符合項信息采取糾正措施:
a.質量審核(系統、過程、產品);
b.產品/過程的質量記錄;
c.客戶投訴等。
5.1.2 分析不合格原因的方法:
a.因果圖;
b.排列圖;
c.能力調查;
d.控制圖;
e.FMEA;
f.數據調查;
g.4IME;
h.七 D、八 D 方法等。
5.1.3 故障原因分析的重點應包括:
a.設計或規格問題;
b.過程控制或檢查問題;
c.工藝設備或檢查設備問題;
d.環境條件或資源問題;
e.分包商提供的原材料、部件、分包加工問題;
f.人員技能和資格。
5.1.4 為消除不合格原因而采取的任何糾正措施均應與問題的嚴重性、所涉及的風險程度以及經濟性相適應,並應酌情使用防錯技術。
5.1.5 處理從外部輸入的質量信息的程序:
a. 質量信息應填寫在質量手冊中。質量信息由計劃供應部填寫《客戶質量信息反饋單》,並及時上報質保部質量管理辦公室。
b.質量管理辦公室根據質量信息反饋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責成責任部門進行原因分析,同時制定整改措施。
c.責任部門應采用相應的分析方法,圍繞不合格的根本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並實施。
d.質量管理辦公室對其實施效果必須進行驗證,並記錄結果。
5.1.6 廠內質量信息處理過程:
a.各部門、生產科室質量管理網絡成員及工廠員工有責任和義務將本區域發生的質量問題
以質量信息反饋單的形式及時上報質保部質量管理辦公室。
b.質量管理室負責對反饋的質量信息進行綜合分析。
c.工廠各部門、生產科室壹經收到質量管理室的糾正措施實施表或不符合項報告,應及時組織對不符合項的原因描述進行調查、分析,並制定糾正措施。各部門、生產科室在制定糾正措施的同時,必須充分考慮防止不合格重復發生的預防措施。
d.客戶對本部門實施的糾正措施,必須組織實施效果驗證,並記錄結果。
e.在驗證糾正措施的有效性時,應能舉壹反三,同時剔除其他同類工序和產品中存在的不符合項。
f.糾正措施引起的相關文件的更改,按文件控制規定執行。
5.2預防措施
5.2.1各職能部門對影響產品質量的工序、操作、審核結果、質量記錄、服務報告和顧客意見等。(可采用 FMEA、過程分析法)進行定期分析,以便發現和消除潛在的不合格原因,將已發生的不合格的經驗和情況定期補充到當前的 FMEA 風險分析中去,以便由此采用預防措施,並可作為優化和修改各種規格、工藝、檢測和加工設備、指令的依據。
5.2.2 根據本程序第 5.1.2 條對不合格的潛在原因進行分析,重點應放在產品檢驗和測試的分析、記錄的數據分析和統計技術的應用上,以監控過程的結果。
5.2.3對需要采取預防措施的潛在不合格原因,由質量管理辦公室負責編制改進計劃,並以下列《糾正(預防)措施實施表》的形式傳遞給相關部門。
5.2.4相關部門收到《糾正(預防)措施實施表》後,應著手調查、分析、制定預防措施。
5.2.5質量管理辦公室對預防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並提交管理評審。
5.2.6預防措施實施後,確認有效的,質量管理辦公室將其納入相關文件,使之規範化、制度化。
6.相關文件及記錄
QR/SH14.01-01《糾正(預防)措施實施表》
QR/SH13.01-01《不合格品通知單》
QR/SH19.01-02《顧客質量信息反饋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