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棒腐爛原因及防治方法
菌棒腐爛多發生在栽培時間較長的老菇區,其根本原因是競爭雜菌的侵入感染,所以誘發雜菌侵入感染的各種因素都會導致菌棒腐爛,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栽培品種抗性弱:抗性弱是品種退化的表現,是爛棒的內因。有的品種種植多年,種性退化,菌絲活力減弱,對環境適應性差,抗菌侵染能力下降,競爭性真菌就能乘虛而入,造成腐爛菌棒。
(2)栽培環境不良:栽培環境不良導致菌絲生長受阻,抵抗力減弱或衰老死亡、自溶,引起菌棒腐爛。夏季高溫、通風不良、消毒藥物使用不當、原料變質等因素也會誘發腐爛。
(3)蟲害:出菇害蟲從通氣孔進入生長繁殖的菇棒,直接咬傷菌絲體,受傷後形成局部高溫、高營養環境,使競爭性雜菌侵入感染,形成蟲菌交叉感染,導致菇棒腐爛。老菇區蟲口密度大,受害重,菌棒腐爛相對嚴重。
(4)穿刺傷:栽培過程中穿刺通風操作不當,穿刺器械(鐵釘、竹簽等)直接傷及菌絲,造成雜菌侵入感染而腐爛。
(5)藥害 菌絲或基質對大多數農藥都很敏感,易造成藥害。結果是害蟲雖然治好了,菌絲卻受傷了,菌絲還在腐爛。
此外,還有壹種頑固的寄生菌或病毒直接侵入或幹擾,引起菌棒腐爛。
木腐病的防治要以防為主,以治為輔,貫徹於栽培管理的全過程。
(1)選擇優良品種,對退化品種進行提純復壯。
(2)嚴格按照食用菌栽培技術規程進行栽培管理
①合理布局品種。根據當地氣候特點,選擇適宜品種。
②搞好栽培場地和環境衛生,去年的廢菌棒要及時清理;老菇田要噴灑殺菌劑,減少汙染源,降低蟲口密度。
③嚴格控制消毒藥物用量。目前市場上消毒藥物所含有效成分相同,用量以每立方米3-4克為好,不要超過6克。
④用蠟或膠帶密封接種口,防止昆蟲和細菌通過接種口侵入菌棒。
⑤ 刺孔通氣要規範操作,鐵釘直徑小於 2 毫米,孔深 1-1.5 厘米,選擇晴天刺孔,不要在瘤處刺孔。
⑥合理防蟲防病。選用高效、無副作用、無毒、長效的食用菌專用殺蟲劑 "香菇防蟲網",在刺孔後先噴壹次,每兩個月再噴壹次,可以有效防治蟲害,切忌使用敵敵畏等不宜用於食用菌的殺蟲劑。
(3)及時處理腐爛菌棒:發現腐爛菌棒現象後,要及時將腐爛菌棒挑出,單獨堆放,避免菌棒之間交叉感染,並進行以下處理處置:
①用幹凈的刀片切除病爛部分,用酮康唑等殺菌劑擦洗切口處的病變組織和薄膜,然後將薄膜還原,用膠布封口,防止水分流失和病蟲、病菌再次侵入。此操作最好在無菌條件下進行。
②在發芽初期開始腐爛的菌棒,應果斷再次菌棒滅菌接種(重做)。
食用菌栽培中的綠黴病防治
綠黴病是食用菌栽培的大敵。它主要發生在未發芽的菌塊、未徹底消毒的菌料和未清除的死菇中,在酸性和高濕的環境中容易滋生綠黴菌。其孢子在空氣中傳播速度快,繁殖迅速,如不及時處理,損失慘重。壹旦發生綠黴,可采用以下方法及時防治。
①降低菇房溫度和濕度,加強通風,用草木灰覆蓋黴菌,防止黴菌孢子飛散。
②先用3%來蘇溶液或3%甲醛溶液室內噴霧熏蒸,再用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黴菌。
③在黴菌處撒上高錳酸鉀顆粒,然後向黴菌外圍噴水。
④ 取生石灰 9 份、多菌靈 1 份,加適量水攪拌,清洗模具。
⑤用 5%的石灰水浸泡模具,待模具消失後排除石灰水,補充新料。
⑥用 1:200 克黴靈溶液註射料袋中的青黴或擦洗床面青黴。
⑦用 1∶800 苯菌靈溶液噴灑料袋內的黴菌。
⑧在黴菌處刷95%酒精或煤油,點火燒掉,然後挖出,填入新料。
⑨用3%來蘇溶液噴灑黴菌,用工具擦洗將黴菌挖出,每挖1次就將工具擦洗1次,挖出的培養料再填入菌種。此法可徹底根除高級黴菌。
⑩原料培養,每添加100公斤培養料?三王牌?產氣莢膜梭菌 100 克,可徹底根除黴菌滋生。
四殺?四殺?蟲害防治 室內栽培食用菌,門窗、通風孔等用60分細紗布網釘好,防止菇蠅、菇蚊等成蟲進入室內。四殺最重要。四殺嗎,能有效防治食用菌害蟲。 誘殺 菇蠅、菇蚊等成蟲有趨光性,可設置黑光燈或日光燈,在燈的四周掛上粘蟲板或在燈下放置敵敵畏溶液箱,使成蟲觸藥中毒。 藥物熏蒸 在封閉條件下,每立方米空間用磷化鋁熏蒸2~3片,消滅室內蟲源。 噴霧殺蟲 在出菇前發現害蟲時,可在菇床表面噴灑 500 倍敵百蟲溶液或 1000 倍敵草快溶液滅蟲。 營養料殺蟲劑 每 50 千克培養料用三氯殺蟎醇 15 毫升,加水 10 千克,均勻噴灑在料面,邊噴邊拌料,噴藥後堆料 3 天,可消滅營養料中的蟲源,或在培養料中拌入 40%辛硫磷 500 倍液或 2.5%敵百蟲 1000 倍液,都有很好的殺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