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出口的中藥多為原料藥,價格低廉,附加值低,成藥比例不到30%。然而,占世界中藥材市場90%的日本和韓國,卻從中國進口80%的中藥原料。外國企業不僅在中國大量購買中藥材,還對中國的中藥材遺傳資源進行掠奪,影響了中藥材的知識產權保護。此外,許多外國商人利用各種民間交流、商務訪問甚至旅遊機會,加緊收集中國民間秘方和偏方。
中藥資源的保護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否則等到中藥終於可以走向世界的時候,就不會有“中藥”走向世界了。建議將中草藥資源保護納入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增強全民中草藥保護意識。嚴禁亂采濫挖、亂砍濫伐、過度放牧等破壞中藥材資源的行為。
問題二:低水平重復建設導致惡性循環。
我國中藥企業作為市場競爭的主體,大多是近十年發展起來的,資產規模小,創新能力差。雖然近年來中藥的生產技術有所提高,但離現代醫藥工業高質量、標準化的生產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它們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作坊式”的生產局面,缺乏統壹、嚴格的標準和規範。很多中藥生產企業都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問題,幾家企業生產同壹種中成藥。在低水平重復建設下,產品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廠商無奈打價格戰,低價又有資金不足投入新產品研發的問題,只好繼續低水平重復建設,惡性循環。多年的實踐證明,創新是醫藥企業的立足點。中醫藥現代化,走向世界,需要有中醫藥創新體系的主體作用,包括組織、人才、技術支撐。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醫藥市場,沒有創新就沒有自主知識產權,就沒有市場。隨著西醫和新藥研發難度越來越大,國際制藥巨頭紛紛將目光投向中醫,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世界各國對中醫的專項研究經費投入也越來越多。相比較而言,我國中藥企業在新藥研發上的投入只是杯水車薪。
問題三:專利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
目前美國人手中有8項關於薄荷這種江蘇正宗中藥材的專利。據悉,薄荷在中國申請專利16件,國內8件,國外8件。雖然國內外專利數量平分秋色,但國外公司的技術專利主要用於口香糖等高利潤市場,其中美國箭牌糖業公司壟斷了四項專利,而我國的專利只有薄荷蓮藕和薄荷茶,市場空間極其有限。
中藥的知識產權涉及面很廣,除了上面列舉的專利問題,還包括商標、商業秘密、行政保護等諸多方面。對於藥品來說,商標保護非常重要。藥品商標既是商品和企業的標誌,也是藥品是否合法經營的依據。藥品註冊商標對企業打造名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同仁堂、大仁堂等知名商標,在消費者和同行中有很好的口碑。而我國很多中藥企業對中藥商標註冊不重視,存在品牌流失嚴重、商標權與企業名稱權沖突、藥品通用名稱與商標混淆等諸多問題。
除了上述問題,中西醫學的文化差距,如中醫的“陰虛”不能被西方社會理解;中藥使用不當引發的誤解,如關等中藥使用不當引發的“中藥腎病”,讓很多國外輿論對中藥產生偏見,都說明中藥走向世界還面臨著各種內憂外患。中醫藥走向世界是壹個漫長的過程,但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有壹天中醫藥將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