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抓好品種選擇在肉鴨生產集中的地區常有這樣的情景:許多養鴨戶同時養鴨,雖然鴨齡相同,使用的飼料也相同,但鴨子的體重卻相差很多,料肉比也相差很大,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之壹就是雛鴨的質量有好有壞。如果雛鴨品種純、質量好,它耗料就少,長得就快,賺錢就多。反之,則吃料多,長得慢,賺錢少。因此,在購買鴨苗時應首選大型名牌企業生產的鴨苗。
(2)做好飼養管理 有的養鴨戶常說:"要想鴨子長得快,關鍵在飼養"。可見鴨子的飼養管理很重要,它包含了許多養鴨生產技術要素:溫度、濕度、飼養密度、通風、光照等飼養管理要點。筆者認為必須實行 "全進全出 "的飼養制度,規模化肉鴨生產集中區的養鴨戶都是將飼養到壹定日齡、體重達標的商品肉鴨壹次性全部出欄出售,供屠宰加工廠收購。然後對飼養場所和生產用具進行徹底消毒,為下壹批雛鴨的入欄做好準備,新壹批雛鴨的接收又全部選擇同壹日齡,為同壹時間再次入欄做好準備。這就是我們常說的 "全進全出 "飼養法。這樣做的好處是便於管理,鴨子的生長發育整齊劃壹,有效降低了不同日齡鴨子相互傳染疾病的幾率。如果養鴨戶的鴨舍、鴨棚較多,壹旦全進全出雛鴨有困難,就應分棚分舍實行 "全進全出 "飼養制,決不能將不同日齡的肉鴨在壹個棚內混養。
(三)抓好飼料質量 規模化肉鴨生產的壹個很重要的特點是富含蛋白質和能量的飼料專業化飼養肉用型鴨品種,使其迅速生長育肥,4~8周齡體重達2~4千克。可見,沒有優質飼料和不合理使用飼料是不能高效養殖肉鴨的。
1.壹定要購買優質全價飼料。在肉鴨集中生產區,養鴨戶都使用名牌廠家生產的全價顆粒飼料。但也有壹些養鴨戶貪圖便宜,到壹些小飼料加工廠或銷售處購買無商標、無批準文號、無檢驗合格證的飼料。由於飼料質量得不到保證,進而影響肉鴨的生長發育和肉鴨的經濟效益。為此,筆者建議養鴨戶壹定要購買正規飼料廠生產的飼料。
2、壹定要購買優質預混料。有的養鴨戶為了降低飼料成本,自己購買豆粕、玉米、麩皮等主料。然後購買預混料,用全價料自行調制鴨料,這種做法是可以的,但需要提醒養鴨戶註意的是:預混料的營養成分、結構十分復雜,沒有壹定專業技術實力的小型飼料生產單位很難研制出高標準、高質量的飼料配方。因此,使用這樣的預混料調制出來的飼料很難達到營養 "全價",勢必影響鴨子的生長發育和養鴨戶的經濟效益。因此,養鴨戶自己購買預混料壹定要選好廠家,選好品牌,註重質量。
3、要保證飼料營養全面。無論是購買飼料還是自制飼料都必須保證營養全面,符合肉鴨生長發育需要,這是搞好肉鴨規模化生產,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由於肉鴨飼料的營養成分指標多達幾十項,因此,養鴨戶很難通過感觀來判斷飼料中的營養成分是否全面。養鴨戶購買飼料時壹定要註意飼料產品是否有標簽,看上面標註的營養標準是否達到國家標準(見表1)。
在此基礎上,如果養鴨戶想進壹步準確了解飼料中的營養成分是否滿足肉鴨的需要,可以請專業部門進行檢測。
4.壹定要選購優質飼料原料。如果養鴨戶自己制作肉鴨全價飼料,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購飼料原料,不能購買發黴變質的原料,所購原料中的雜質、水分壹定要在規定的範圍內。各種飼料原料配比合理(見表2)。
5.必須註意飼料的飼餵方法。根據肉鴨的不同日齡和生長發育需要選用不同營養標準的飼料。育雛期要使用雛鴨飼料,生長期要根據實際情況使用中鴨飼料或成鴨飼料。此外,還要註意餵飼料的方法,有的養鴨戶圖省事壹次就往餵飼料的容器裏添加過多的飼料,壹天甚至幾天鴨子就吃不到飼料了。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根據鴨子的采食情況少餵勤添,最好定時定量添加飼料。這樣既可保持鴨的良好食欲,又可節省飼料,便於鴨的管理。定時定量投餵飼料對肉鴨的基本要求是育雛階段每隔3~4小時投餵1次,隨著鴨齡的增加逐漸延長投餵間隔時間,並適當增加每次投餵量。肉鴨達到25~30日齡時,每6~8小時餵1次飼料即可。飼餵時間最好安排在白天,以利於肉鴨夜間休息,減少體力消耗,促進生長發育。
(四)抓好鴨病防控 鴨病是規模化肉鴨生產的最大威脅,因此,養鴨戶朋友壹定要做好鴨病防控工作,確保肉鴨生產健康發展。
1.切實做好衛生消毒工作。(1)註意消毒範圍。鴨舍內外、所有養鴨生產用具、運動場、堆糞場都要徹底消毒,不留死角。(2)註意消毒方法。鴨舍、鴨棚墻壁和空間可用紫外線照射和化學熏蒸法消毒;鴨床和運動場可用2%~4%氫氧化鈉(俗稱燒堿)溶液等強消毒劑噴霧消毒;飼槽、飲水器等生產用具可用低毒強力藥液浸泡擦洗消毒;鴨糞可采用堆積發酵和噴灑消毒液的方法對糞堆表面進行消毒。(三)註意消毒時間。有的養鴨戶在肉鴨出欄後不及時清理糞便和打掃環境衛生,而是在新壹批肉鴨即將進欄前急於打掃環境衛生和實施消毒,這是壹種很不好的習慣,正確的做法是:肉鴨出欄後立即打掃環境衛生和做好消毒工作,空棚或空舍20天,再次消毒後方可接收新壹批雛鴨進欄。另外,要做好養鴨期間的消毒工作,養鴨用具經常清洗消毒,清除鴨床上的糞便、墊料後立即進行鴨床消毒。
2、做好免疫工作。規模化生產肉鴨數量大、密度高、出欄頻繁,極易發生傳染病。為確保肉鴨生產安全,必須有計劃、有目的地對未感染的鴨群進行免疫接種,又稱防疫註射。其中免疫接種,要根據當地和鄰近地區疫病發生情況來確定。凡當地或鄰近地區發生過鴨傳染病的,必須註射相應的疫苗。不能使用過期或保存不當的疫苗;要嚴格按照疫苗標簽上說明的劑量和方法註射疫苗。肉鴨飼養期間,若本鴨群或鄰近鴨群發生傳染病,應緊急接種疫苗或註射高免血清。通過這些措施迅速控制疫情。
3、切實做好病死鴨的處理工作。有的養鴨戶對病鴨不隔離飼養,死亡的鴨子隨意亂扔,這種做法既不利於自己養鴨生產,又可能殃及別人的鴨子,壹定要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發現病鴨應立即出群,隔離飼養,並經獸醫診斷或按要求進行治療;對死亡鴨必須做深埋、焚燒處理,不能自行處理出售食用。
4、做好科學用藥。這是做好鴨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在養鴨生產實踐中,用藥可分為預防用藥和治療用藥。預防用藥是指在鴨子發病前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某種藥物,提前有效地預防或減少鴨病的發生。例如:給鴨子飼餵慶大黴素可以控制大腸桿菌病的發生;飼餵抗球蟲藥物可以預防球蟲病的發生等。治療用藥是指對鴨群進行針對性飼餵藥物並已確診後,以達到治療和控制疾病的目的。例如:當肉鴨發生傳染性漿膜炎、大腸桿菌病時使用鹽酸林可黴素、磺胺二甲氧嘧啶、恩諾沙星等均可收到壹定的治療效果。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無論是預防用藥還是冶金用藥都應註意:(1)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藥品。(2)按照獸醫的要求購藥、用藥。(3)不要隨意增減藥量。有些養鴨戶錯誤地認為藥量越大越管用,這種做法不僅增加了不必要的藥費開支,還可能導致鴨群藥物中毒,特別是使用呋喃類、奎寧乙醇等藥物更應慎重。(四)掌握正確的用藥方法。由於規模化養鴨群體相對較大,多將藥物拌入飼料或溶於飲水的方式給藥,很少采用註射的方法給藥。因此,應註意三點:壹是給藥前要適當停料停水,保證鴨群能迅速采食拌有藥物的飼料或飲用溶有藥物的水;二是在飼料中添加藥物時,飲水次數不宜過多,以鴨群能壹次性采食、飲用為宜;三是將藥物拌入飼料或溶於水中後應立即使用。(5)不使用國家禁用藥物。為確保動物食品安全,農業部於2002年4月發布了《食用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他化合物清單》,凡列入清單的藥物,養鴨戶壹律不得使用。(六)註意休藥期。休藥期是指從停藥養鴨到商品鴨屠宰、上市的間隔期。大型肉鴨屠宰加工廠有明確要求,請廣大養鴨戶嚴格把握休藥期。否則,肉鴨屠宰加工廠可能因此拒收妳出售的商品或在宰後檢驗中獸藥殘留超標依法處理相關產品。